為貫徹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求,結合商務工作實際,中山市商務局制定并印發了《中山市商務局家政服務業分級分類信用監管制度(試行)》(以下簡稱《制度》)。該《制度》旨在進一步規范我市家政服務業市場信用管理,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推動家政服務業市場高質量發展。現將《制度》的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制度》制定背景
(一)響應國家和省信用管理政策要求
近年來,國家和省級層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信用管理政策文件,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國辦發〔2015〕58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以及《廣東省市場監管條例》《廣東省行政檢查辦法》等。這些文件明確要求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依據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行業信用評價結果等,對監管對象進行分級分類,并根據信用等級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為此,中山市商務局將信用監管模式引入家政服務業市場監管工作,以適應當前信用管理的新要求。
(二)鞏固前期工作探索成果
目前,中山市商務局已將家政服務業監管事項納入《中山市商務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自2021年起,我局積極探索包容審慎行政執法和分級分類信用監管,在全省商務系統及全市行業監管領域率先推出“免予行政檢查和減少行政檢查頻次兩清單(試行)”,并于當年12月1日起實施,期限為3年。今年11月底,“兩清單”實施期限屆滿。本《制度》在總結前期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了包容審慎行政執法和分級分類信用監管的改革實踐。
(三)推動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國內其他省市在家政服務業信用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廣東省廣州市出臺了《家政服務信用等級評價規范》,浙江省杭州市和溫州市也分別制定了《家政服務機構信用評價規范》和《家政服務機構信用等級評價規范》。這些地方的經驗為中山市提供了有益借鑒。因此,建立并優化我市家政服務業信用等級管理制度,有助于推動我市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二、《制度》主要內容
《制度》共六條,主要內容包括制定依據、適用范圍、適用方法、認定標準、差異化監管措施以及有效時間等。
(一)家政服務機構信用等級分類
為明確家政服務機構的信用等級層次,中山市商務局將納入執法檢查對象庫的家政服務機構分為A、B、C、D四個信用監管類別:
A類為“誠實守信”;
B類為“信用較好”;
C類為“一般失信”;
D類為“嚴重失信”。
(二)信用類別認定標準
信用類別的認定標準如下:
A類(誠實守信):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為“優”或“優-”,或行業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為“AAAAA”或“AAAA”;
B類(信用較好):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為“良+”“良”或“良-”,或行業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為“AAA”或“AA”;
C類(一般失信):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為“中+”“中”或“中-”,或行業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為“A”;
D類(嚴重失信):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為“差”。
在評定信用監管類別時,遵循“就高原則”。即若某市場主體同時符合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和行業信用等級評價結果中的任一條件,則按較高等級認定其信用監管類別。例如,某市場主體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為“優”或“優-”,但行業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為“AAA”以下,則其信用監管類別認定為A類。
(三)信用等級適用方式
《制度》規定,信用監管類別僅作為本年度對家政服務市場主體實施精準監管和差異化監管的依據,不作為對企業的信用評價,且不對外發布。對不同信用等級的主體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
對A類市場主體,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
對B類市場主體,按照常規比例和頻次抽查;
對C類市場主體,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
對D類市場主體,列入重點監管對象清單,依法依規加大抽查比例和頻次,并在專項治理中列為重點整治對象。
通過差異化監管措施,既保證對重點問題的持續關注,又有效減少行政檢查對家政服務業的干擾。
三、結語
《制度》的出臺,標志著我市家政服務業信用監管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中山市將進一步規范家政服務業市場秩序,提升監管效能,推動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可靠的家政服務。
(中山市商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