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所在位置: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字解讀

《關于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的意見(2021-2025年)》解讀

信息來源:本網 中山市人民政府 發布日期:2021年12月30日

政策文件: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意見(2021-2025年)的通知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近年來,國務院、省政府先后出臺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廣東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方案》等系列標準化政策文件,特別是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推進標準化改革創新,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助力高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此前,我市已于2011年出臺、又于2016年修訂了《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中山市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意見》等文件,科學謀劃、全面部署了十二五、十三五時期全市農業、工業、服務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家、省、市“十四五”規劃部署,制定并出臺《關于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的意見(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全市標準化戰略工作目標,并分解落實到市實施標準化戰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關于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的意見(2021-2025年)》是我市系列標準化戰略政策的延續和提升,是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標準化綜合改革建設的具體措施,對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意見》總體思路

  《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雙區”建設戰略布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建立完善政府主導制定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有機結合、協同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推進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三、《意見》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具有中山特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更加健全,標準供給和保障能力明顯提升,標準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質量效益充分顯現,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主要包括4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萬企千行百業”標準化工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有效實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全市自我聲明公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累計不少于10000項;在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現代輕工紡織等行業領域搶占標準話語權,推動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累計不少于1000項,發布產業標準體系和制定地方標準累計不少于100項。

  二是做大做強市場類標準,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新增研制融入自主專利技術的企業先進標準不少于200項,發布團體(聯盟)標準不少于200項,獲評企業標準“領跑者”和對標達標不少于50項,雙隨機抽查團體標準、企業標準不少于2000項。

  三是推進標準化深度發展,提升現代農業和服務業標準化水平。新增制定中山特色菜品標準、家政服務標準不少于20項。強化標準引領,推進鄉村振興、社會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加快社會建設標準化進程。開展標準化示范(試點)建設,打造標準化示范樣板,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累計建設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不少于40項。

  四是搭建技術平臺,增強標準化支撐和服務能力。累計開展TBT專題研究和標準化科研項目不少于30項,每年免費為企業提供標準文本不少于3000項。新增開展標準化培訓不少于3000人次,進一步發展壯大支撐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標準化技術隊伍。

  四、《意見》重點任務

  (一)完善先進制造業產業標準體系。加快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的技術攻關和標準研制應用,鼓勵和扶持全市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制修訂。開展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示范,推動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市場化、產業化。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鼓勵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將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納入共同的標準體系管理,提升上下游產業標準的協同性和配套性。

  (二)推動標準與知識產權融合發展。建立重大科技項目與標準化工作聯動機制,推動產業創新成果、專利技術向標準轉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的評價機制和服務體系,加強標準制定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在電子信息、智能家電、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推動科學技術研究與標準研究、科技成果轉化與標準制定、科技成果產業化與標準實施“三同步”。

  (三)培育發展市場先進標準。對標行業先進水平,制定一批市場化程度高、技術創新活躍的團體標準,引領產業發展。推進國家級消費品標準化試點建設及應用推廣,提升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水平。推動標準轉化升級,推進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鼓勵企業研制實施關鍵技術嚴于各類標準同類指標的企業先進標準。加強企業標準“事中事后”監管。

  (四)發揮示范標桿帶動效應。開展標準化試點建設,建立健全風電裝備、智能家電等標準體系,帶動行業和產業實施標準化生產管理,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水平。探索“互聯網+”標準化應用,在智慧政務、互聯網+養老、可溯源智慧農貿、互聯網+生態環境治理、科技安防等領域開展標準化試點建設。

  (五)提升服務業標準水平。完善服務業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服務標準供給。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推廣實施公共文化服務地方標準,貫徹落實“粵菜師傅”工程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推動制定“粵菜師傅”標準。在粵菜、家政、養老等共性度高、融合度強、貼近民生的領域先行先試,探索制定灣區標準。

  (六)推動社會治理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推進行政許可和政務服務標準化,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制定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標準。做好建筑節能、工程質量管理、學校教室照明國家標準監督實施工作。

  (七)推進現代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快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將先進種養經驗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完善農產品品種標準、生產技術標準和產地環境標準,健全現代農業標準體系。建立地理標志產品培育與標準研制同步推進機制,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試點建設,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

  (八)推動標準支撐“一帶一路”建設。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TBT)通報評議、技術法規宣貫和標準咨詢等標準化服務,鼓勵企業在海外工程中應用中國標準,以標準支撐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支持我市企業帶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九)強化標準技術平臺支撐建設。推動設立中山標準化技術機構,加大標準化人才引進和培養,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組織開展標準化宣貫活動。健全我市標準信息服務平臺和TBT預警防控平臺,拓展重點產業專題標準數據庫,開展技術標準文獻資源的收集、整合、分析,以及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研究,為全市提供標準信息查詢、標準查新和跟蹤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原平市| 安龙县| 白城市| 奇台县| 丰县| 廉江市| 连云港市| 南乐县| 乌拉特中旗| 泰州市| 黔江区| 监利县| 桃园市| 朔州市| 天全县| 抚顺市| 沙田区| 瑞安市| 纳雍县| 改则县| 重庆市| 黔南| 高台县| 临沭县| 灌云县| 柳河县| 金门县| 麻阳| 若尔盖县| 新安县| 大连市| 宣城市| 广南县| 调兵山市| 罗田县| 奉化市| 贵南县| 山阳县| 宜昌市|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