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所在位置: 政務公開 > 政策法規 > 市政府文件

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中山市科技創新強市十五條的通知

文號:中府〔2024〕1號
信息來源:中山市人民政府 發布日期:2024年02月08日

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翠亨新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各有關單位:

  現將《中山市科技創新強市十五條》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組織落實,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引領全市高質量發展。

  

中山市人民政府

2024年2月8日

  

中山市科技創新強市十五條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市R&D投入強度達3.5%,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3200家,省市級創新科研團隊累計超100家,制定如下措施。

  一、著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一)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上年度研發投入超過300萬元的企業,按研發費稅前加計扣除額最高3%比例給予研發費后補助,每家企業最高補助300萬元;對研發投入超過1000萬元且同比增速超過15%的企業,最高補助500萬元。鼓勵企業將補助資金按不超過10%比例獎勵相關研發人員。對年度研發投入5000萬元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人才安居保障和子女入學服務:對符合我市市級人才房政策保障范圍的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提供最長3年,最高100%比例的市級人才房租金補貼,每家企業不超20人;對企業人才子女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入學需求,由市教育部門每年協調安排2個市內優質學校(幼兒園)學位。(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各鎮街)

  (二)培育壯大科技企業群體。強化“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標桿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工作體系。對在我市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給予最高10萬元認定補助。其中,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且年度研發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另給予最高5萬元補助。對遷入我市的高新技術企業復審通過,按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標準予以扶持。對高新技術企業項目在用電、用地、用水、環保審批等方面予以優先協調解決。(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各鎮街)

  (三)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鎮街開展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專項工作,推動企業建設有研發投入、有研發人員、有研發設備、有研發機構的“四有”科技企業。鼓勵建設市級重點實驗室,給予最高10萬元認定補助。擇優推薦申報國家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給予最高1000萬元配套補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鎮街)

  二、著力推進科技產業載體建設

  (四)建設高品質科技產業園。鼓勵“工改”園區、主題產業園導入科技產業項目,對近3年內新建、企業年度研發總投入超5000萬元的科技產業園,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支持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岐江新城等重大平臺發展,推動小欖鎮創建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推進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擴園提質,高標準建設和運營中山科技創新園。優先保障科技產業空間需求,對屬于省、市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項目可按不低于對應用途基準地價級別價的70%確定土地出讓起始價,承租國有過渡性廠房給予最長3年租金優惠。(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國資委、各鎮街)

  (五)推動孵化育成載體提質增效。建設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大學科技園等全鏈條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支持孵化載體申報國家和省級認定,給予最高200萬元認定補助。各級孵化載體運營評價獲A級的,給予最高30萬元補助。支持有條件的鎮街孵化載體面向廣深港澳等地招引初創企業,大力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鎮街)

  三、著力增強科研機構賦能產業能力

  (六)提升科研機構創新能級。推動我市科研機構提升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創建國家級、省級重大創新平臺。對新認定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推動中科中山藥物創新研究院原創新藥研發,開展全鏈條藥物研發外包服務。推動中山先進低溫技術研究院以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為導向,開展液氫液氦技術裝備研發和工程示范。推動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強化光電光學產業導向,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南區街道)

  (七)推動新型研發機構改革。推進分類管理改革,強化新型研發機構體制機制創新和產業化導向,增強自我造血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組織開展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評價,圍繞科研投入、創新產出質量、成果轉化、原創價值、實際貢獻、人才集聚和培養等方面進行評估。評價結果作為機構經費支持、調整和終止的重要依據。(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鎮街)

  四、著力推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八)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技術攻關產業化導向,圍繞新時代中山現代產業集群“十大艦隊”技術創新需求,支持重點產業開展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攻關與產業化,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優化重大項目組織實施,以“揭榜掛帥”方式面向廣深港澳等地發榜公布研發需求,共同攻關產業共性技術難題。強化市鎮聯動機制,支持重點鎮街自主推薦優質項目開展技術攻關。支持企業承擔國家和省重大科技任務,給予最高500萬元配套資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鎮街)

  (九)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持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和示范應用場景,績效評估優秀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對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到我市開展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研發費最高補助500萬元。鼓勵我市高校、科研機構支持科研人員開展橫向課題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活躍技術市場交易,對在我市登記的技術合同給予最高30萬元補助。支持開展賦予高校和科研事業單位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教育體育局、各鎮街)

  五、著力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融通發展

  (十)引導發展創新創業投資。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作用,發起設立新能源、生物醫藥、光電光學等產業天使投資基金或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國有出資比例可超過50%,引導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建立健全國有創業投資機構盡職合規免責和監督考核機制,鼓勵實施管理層和核心團隊持股、跟投、項目超額收益獎勵等激勵約束機制。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在我市依法登記、依法納稅的股權投資基金,年度投資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市金融局、市科技局)

  (十一)擴大科技金融政策惠及面。改革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費用資助,單個企業每年資助最高45萬元。支持本市科技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最高給予600萬元獎勵;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投資中山項目的,按募投金額另行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組織創新創業賽事,促進科技創新創業項目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機構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對獲獎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局、各鎮街)

  六、著力打造科技創新人才高地

  (十二)加快集聚高端創新人才。用好10億元規模的人才創新創業基金,為科技創新人才發起的初創企業、種子項目提供股權和融資支持。對留學歸國創業人才提供起步支持,最高給予200萬元的創業扶持資金和最長4年500平方米的免費場地。對引進創新科研團隊試行補投聯動,最高資助3000萬元。對科技人員實施分類評價,評定特聘人才最高給予200萬元補貼。對博士博士后直接給予獎補,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最高可獲72萬元的研發經費和補貼。(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資委、各鎮街)

  (十三)優化科技人才發展環境。全面實施人才安居保障及其子女入學優待,五年內市、鎮兩級籌集5000套各類戶型人才房,高層次人才和優秀企業家子女優先安排到市內公辦學校(含幼兒園)就讀。高層次人才在中山購買首套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可上浮5倍達300萬元貸款額度。探索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周轉事業編制保障,爭取省下放新型研發機構高級職稱自主評審權,推動高層次人才在中山落地生根。支持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加強科技人才儲備。(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公積金中心、各鎮街)

  七、著力推動區域科技創新協同發展

  (十四)深入推進深中創新一體化。借力深圳“科創+”“數字+”“設計+”優勢,賦能我市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通過“揭榜制”“懸賞攻堅”等方式,支持我市企業與深圳等地高校院所開展研發攻關合作,單個項目最高資助500萬元。支持深圳等外市科技計劃項目到我市開展成果轉化,享受國家、省級項目成果轉化同等政策待遇。支持在深圳設立孵化器、科創中心,構建“反向飛地”合作模式,利用深圳創新資源開展項目孵化,給予異地孵化器最高200萬元建設補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鎮街)

  (十五)深化港澳科技創新合作。支持我市科技企業聯合港澳高校院所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共建聯合實驗室,對獲國家和省立項的給予最高1 : 1配套資助。對接香港100億港元“產學研1+計劃”,對落戶我市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配套資助。吸引港澳臺青年到中山創新創業,對經省批準建設的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對在中山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中山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給予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稅務局、各鎮街)

  八、附則

  本政策措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此前政策與本政策不一致的,按照“從新、從優、不重復”的原則執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峪关市| 安岳县| 库伦旗| 松滋市| 乐安县| 松潘县| 天祝| 固原市| 鲜城| 开江县| 连南| 安泽县| 剑川县| 永和县| 随州市| 裕民县| 喀喇| 永清县| 博客| 平定县| 库伦旗| 灵丘县| 黄龙县| 延寿县| 上虞市| 定兴县| 五华县| 内乡县| 海林市| 蒲江县| 吉木萨尔县| 吉安县| 屏东市| 德惠市| 松阳县| 公安县| 武鸣县| 水城县| 古交市| 靖边县|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