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君里(1911—1969),三鄉平嵐村人,是著名的戲劇電影藝術家,被稱為“導與演雙絕”的人,成就豐碩。于1928年進入南國藝術劇院戲劇科學習,后加入南國社。1932年任聯華影業公司演員,在《新女性》、《野玫瑰》、《大路》、《迷途的羔羊》等20多部影片及一批著名話劇的演出中飾演重要角色。1937年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三隊,后任抗敵劇團副團長。抗戰期間任中國電影制片廠新聞部主任,拍攝長紀錄片《民族萬歲》。1946年后任上海昆侖影業公司導演,與蔡楚生合導《一江春水向東流》,最為出色的便是獨立執導影片《烏鴉與麻雀》。鄭君里在五十年代又導演了《枯木逢春》、《林則徐》、《聶耳》。他的《枯木逢春》有著中華民族水墨畫般的意蘊,而《林則徐》、《聶耳》這兩部人物傳記片,既真實地表現了過去年代中的歷史人物,又不完全囿于歷史的局限,達到了當時傳記片人物創作藝術質量的高峰。
其中《聶耳》獲得第12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傳記片獎。1995年獲得為“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導演獎”。鄭君里有大量電影著述存世,著有《論抗戰戲劇運動》、《畫外音》、《角色的誕生》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