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奮(1944——),中山市沙溪人。1944年1月出生于一個很有文學淵源的家庭。他的父親劉逸生是著名的報人、詩人和文藝評論家。他本人1967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后,長期擔任廣東省宣傳文化行政領導工作,歷任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東省文聯主席、省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廣東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
劉斯奮是一位優秀的文藝理論家,他所提出的朝陽文化理論,對廣東地區的文化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在小說創作、學術研究、美術、書法等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的長篇歷史小說《白門柳》榮獲全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第四屆茅盾文學獎,這是迄今為止,廣東第一位也是唯一的獲得此項殊榮的作家。
他還從事過古典文學研究,出版了學術著作《嶺南三家詩選》、《黃節詩選》、《蘇曼殊詩箋注》、《陳寅恪晚年詩文及其他》等共八種。
劉斯奮近年的興趣主要集中到繪畫方面。他的人物畫曾在家鄉中山和省內各地展出,被譽為新文人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