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山召開傳達貫徹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精神會議,繼26日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貫徹之后,進一步傳達學習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李希書記講話精神,動員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奮力推動省黨代會各項決策部署在中山落地落實、結出碩果。
“波瀾壯歲欣回首,敢在人先又續征。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筑牢忠誠之基,篤定爭先之志,凝聚前行之力,為中山高質量發展貢獻西區最大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5月30日下午,在西區街道傳達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會議上,黨工委書記郭衛華向全街道廣大干部群眾發出強力號召,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動我街道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要準確把握省黨代會精神,特別是李希書記講話精神,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刻領會省黨代會報告的精髓,要切實做到“三個把握好”。
一要把握好省委對廣東過去五年工作的科學總結。務必準確把握省委的客觀總結和科學判斷,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增強做好當前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二要把握好省委對廣東未來五年工作的科學指導。務必搶抓機遇,努力在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社會治理、城市規劃等“六個一體化”方面下足功夫,為全市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三要把握好省委、市委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省黨代會精神的要求。各級黨組織要精心部署、深入學習,把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與落實市第十五次黨代會的工作部署結合起來,迅速掀起學習熱潮,確保省黨代會精神在西區街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入腦入心。
“省委賦予中山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的任務,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郭衛華強調,要緊扣省委、市委部署,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圍繞以城促產、以產強區的發展思路以及“一軸一帶三區”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在推進“六個一體化”上奮發作為,助力全市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
一要積極融入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堅持“強中心”,樹立大城區的發展理念,積極迎合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軸,主動融合岐江新城、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三核”,主動銜接西部優勢產業升級帶和東部環灣創新發展帶“兩帶”。
二要大力推動產業提質增效。高標準打造先進制造業智造區,做大做強先進智能家居、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三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高質量建設現代服務業創新區,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跨境電商、人工智能交易平臺等產業。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健全工作機制,配強招商引資隊伍,開展精準招商。推動消費提質擴容,加大投入開展促消費系列活動,打造新型消費空間,豐富夜間經濟業態。
三要奮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打好馬山項目征拆攻堅戰。全面鋪開拆遷工作,招引高端綜合商業體運營商參與馬山項目二級開發,加快土地出讓。打好低效工業園區升級改造攻堅戰。打造金昌工業路工改項目示范點,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并將其作為沙朗西連片改造“騰挪區”。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堅戰。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科學治理,充分發揮指揮部中樞作用,統籌好街道資源和力量強化整改攻堅。嚴格落實好“河長制”,全面打贏水污染治理攻堅戰。
四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高效服務好市場主體,健全“馬上辦”工作機制。創新服務機制,開展“服企全鏈”“上門秒批”“無介直辦”三大行動。促進金融機構深度對接馬山項目攻堅、“工改”攻堅、治水攻堅等工程項目。
五要全力書寫“文化興城”篇章。培育一批惠及群眾的優質文化公益實踐項目。堅決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和不可移動文物,活化利用古建筑等歷史文化遺存。加強對鄉土樹種、古樹名木保護力度。活化醉龍舞等非遺文化,推動文化資源與旅游融合發展,開發紅色旅游線路。
六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推動交通設施持續優化,解決裕福南路等“瓶頸路”問題。進一步加大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學位供給,改擴建西區中心小學、西區中學。完善以中醫院為龍頭、西區醫院為樞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基礎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七要持續推動鄉村振興。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重點建設隆昌、隆平、沙朗三個美麗宜居示范村。打造“一村一特色”,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工程項目。
八要大力抓黨建強隊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從嚴從實加強自身建設。全力抓好干部作風轉變工作,打造一支攻堅克難的干部鐵軍。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決“糾四風”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九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從嚴從緊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網格化”的工作部署,堅定不移地堅持“動態清零”。扎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屬地責任、監管責任、主體責任,持續完善巡查檢查、監測預警、聯合執法、應急處置等機制。
街道留家的領導班子成員,機關中層干部,社區正副書記和宣傳業務骨干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