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原文:關于印發《中山市西區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8—2030年)》的通知
根據《中山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西區重大行政決策咨詢論證制度實施細則》(西辦〔2017〕26號)等相關文件規定,現就文件解讀如下:
一、編制背景說明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精神及中共中央、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中山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省改革試點方案的實施意見》(中山委辦〔2014〕25 號),要求推進中山市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西區位于中山市中西部,是中山市重要的城市功能核心區,隨著中山市對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推進,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西區抓住當前自身水利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深化水利體制機制改革,建設水生態文明社會。
通過水安全、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修復、水監管、水節約、水文化等建設現狀與相關規劃資料的收集、調查、分析,開展中山市西區水生態文明現狀評估;深入剖析西區水生態城市建設的現狀,根據《水利部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水資源〔2013〕145 號)中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與主要工作內容,結合中山市生態文明規劃、水資源規劃、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生態環境規劃、水利規劃、城市規劃等相關規劃成果,融合“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監管、水節約、水文化”,形成“六點一面”的水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編制中山市西區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二、法規規章政策依據
《水利部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水資源〔2013〕1 號)、《中山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中山市2016-2020年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實施細則》(中水函〔2016〕15 號)、《中山市西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 年)》等。
三、規劃主要內容解讀
(一)規劃內容和總體目標。摸清西區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體系現狀,針對現存問題,提出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進而提出總體布局及重點示范工程項目,以實現西區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目標?;拘纬伞八踩行ПU稀⑺h境總體改善、河流生態自然、水資源配置合理高效、水節約集約高效、水文化優美傳承”的嶺南水鄉生態體系,水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一核、三區、十廓道”水生態文明格局為指引,將西區建設成中山市中心組團生態宜居之鎮。
(二)西區水生態文明建設指標現狀評價。1分及以下的指標有降雨滯蓄率、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率、河湖生態護岸比例、水域面積率、建成區透水面積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率、水文化傳承載體數量等指標,主要薄弱建設環節為水環境和水生態兩大指標,應重點加強建設。
?。ㄈ┮巹澲攸c工程項目投資。根據水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和西區的實際發展,規劃西區2020年、2025年與2030年水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程總投資342498萬元,近、中、遠期重點工程投資分別為253878萬元、54450萬元、34200萬元。非工程措施包括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宣傳與教育。
?。ㄋ模┙Y論。規劃2020年初步達成水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初步完成內澇治理工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污水工程、河涌水道濱岸景觀帶建設、定期監測入河排污口、工業節水工程、生活節水工程、水土保持教育基地建設工程等工程建設。規劃2025年基本達成水生態文明建設,基本完成降雨滯蓄工程、內澇治理工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河涌水道濱岸景觀帶建設、生態護岸工程、定期監測入河排污口、工業節水工程、雨水利用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生態旅游休閑建設工程、水利風景區等工程建設。規劃2030年完成水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完成降雨滯蓄工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生態護岸工程、工業節水工程、雨水利用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生態旅游休閑建設工程、濕地工程等工程建設。
四、規劃實施后帶來的社會效益
本次規劃立足西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眼流域整體協調發展和布局,依據西區不同區域的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條件,優化生態功能區空間布局,充分發揮水生態文明重點項目帶頭作用,全面提升水生態文化建設,建設功能完善、協調統一、健康和諧的水生態系統總體格局,打造具有嶺南水鄉特色、香山名人文化傳承、生態環境良好、充滿活力的新型生態城區。打造依水生態而居的水生態文明鎮區,實現“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水美西區”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