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區街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省委“1310”具體部署,搶抓深中通道通車歷史機遇期,為跑出西區街道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加速度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2024年,街道“大綜治、大信訪、大維穩”工作體系建設成效獲市委主要領導肯定批示,基層綜合執法改革經驗入選中山改革典型案例,推動彩虹社區通過“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復核工作。
一、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取得的成效
(一)持續強化組織領導,高位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是強化法治理論武裝。聚焦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論述、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中央和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等主題,加強法治理論政策學習,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實。圍繞“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舉行“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暨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舉行新晉升部門正(副)職以及新入職公務員憲法宣誓儀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地生根。二是強化法治機制建設。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凡是市委、市政府決定的工作部署和關系全街道的中心工作,始終堅持集體討論決定,決策后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堅持重要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提交黨工委會議集體決策。在黨工委會議表決重大議題時,堅持一把手末位發言,少數服從多數,充分保證決策的民主科學。狠抓制度完善和落實,2024年共梳理更新制度15項,編入制度匯編內相關制度共30項。建立健全法治建設工作領導機制,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報送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并在黨工委會議匯報上一年度法治工作情況。黨工委書記主持召開2024年依法治街工作部署會議,謀劃、推動重點任務,撰寫并按時提交《關于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報告》。制定《西區街道2024年全面依法治街工作要點》,明確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建立專題調度機制,全年召開維穩月例會12次,統籌調度街道法治工作。三是強化法治素養提升。將法治培訓納入干部培訓計劃,提高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通過組織干部職工學法用法考試、舉辦“爭先創優”干部學堂、開展“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等,持續提升工作人員法治素養。著力完善強化教育、從嚴執紀、養成自覺的黨紀學習教育鏈條,推動各部門、社區將黨紀學習教育融入日常,2024年共依托“三會一課”組織黨紀學習1600余次,組織線上線下解讀《條例》學習超1.4萬人次。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強化干部依法履職意識。
(二)持續強化規范管理,穩步提升政府依法履職能力。一是加強文件及決策管理。2024年,依法依規依程序制發規范性文件7份并進行政策解讀,為依法履職提供堅實支撐。堅持科學決策,嚴格落實《西區街道辦事處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2024年西區街道共召開黨工委會議48次,審議議題482項,其中三重一大議題60項,必聽取司法意見,確保依法行政。西區街道辦事處法律顧問室審核政府合同及對涉法事項出具法律意見近200份,確保決策合規高效。二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度融合線上線下,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措施。深化“一照通行”平臺應用,加強政務服務事項標準規范建設,縱深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2024年辦件量超2600宗,累計全市第一;以數字賦能創優舉措,在全市首推“免證領”服務,首創西區特色“云政務”服務品牌,被市級媒體平臺宣傳報道。三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及時在西區街道辦事處網站公開民生領域政務信息,并定期對已公開的信息進行風險排查。2024年主動公開信息631條,撤回過期信息18條,及時處理依申請公開16件,協助市府辦提供政府信息公開征詢意見5件。辦理市委市政府轉辦網友留言工單95件。
(三)持續強化改革創新,著力增強行政執法質效
一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落實街道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工作部署,推進經濟影響評估試點工作,印發《中山市西區街道涉企行政執法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實施辦法》,全年共評估案件10宗,均通過首違不罰、違法行為輕微方式不予行政處罰。二是創新行政執法方式。廣泛應用“西區211模式”執法系統優化城市管理,提升簡易執法程序執法效能,運用簡易執法程序查處亂倒垃圾、生活污水,占道經營等案件183宗。大力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方式,推行涉企“綜合查一次”行政執法和減免責清單制度,2024年辦理免予處罰案件19宗,從輕處罰案件201宗。三是強化行政執法隊伍培訓。組織開展2場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業務培訓,組織177人次參加行政執法網上培訓,申領、換領執法證共55人次,確保行政執法主體合法有效。開展綜合行政執法委員會議3次,召集相關執法部門、平安法治辦、政府顧問律師、社區等對街道11宗疑難復雜執法案件進行評議。
(四)持續強化共建共治,加快構建社會治理法治化格局。一是加強普法宣傳。聚焦普法“小切口”,以民法典宣傳月、憲法宣傳周、西區街道健康夜市等活動為契機,舉辦憲法、民法典、中醫藥法等各類普法宣傳活動81場次;聚焦普法多元化,舉辦“趣味游園會”1次、在各社區、部門的LED顯示屏播放法治宣傳標語106條、在微信公眾號推送法律知識文章12篇,深入社區開展普法講座36場;聚集品牌效應,針對未成年人普法工作打造“醉龍護‘未’,法治共‘盈’”的普法品牌,入選 2023-2024 年中山市“八五”普法創新創先工作項目。2024年開展各類未成年人普法宣傳活動共25場,普及學生3000余名。二是升級改造綜治中心。依據鎮街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加大財政投入,完善綜治中心的場室建設,確保滿足“五室一廳”的建設要求。完善“首問負責制”“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等配套機制,致力于將街道綜治中心打造為縱橫貫通的“治理中樞”,全面支撐“1+6+N”體系的有效運作。2024年街道綜治中心共接待來人、來信、來電及上級交辦等各類信訪案件421宗,涉及543人次,一次性申訴求決類化解率達96.18%。三是整合多元解紛力量。堅持縱深推進“1+6+N”工作體系,積極探索與完善多元解紛機制,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全力提升西區基層法治水平。與市第一人民法院簽署《合作訴前調解工作共建共治協議》,設立“中山市行政爭議調解中心西區工作站”,西區街道成為全市首個與市法院簽署訴前調解合作協議的鎮街。選聘4名“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和7名人大代表擔任“特邀人民調解員”,助力多元調解再升級。選派10名社區調解員入駐沙溪法庭進行實戰培訓。2024年街道共處理調解案件647宗,為轄區群眾挽回經濟損失累計697.05萬元。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一)注重按要求履職述職。嚴格按照《中山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述職工作實施意見(試行)》《中山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述職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等文件要求,撰寫述法工作報告,確保黨中央和省、市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在街道部署落到實處。
(二)注重帶頭學法用法。發揮主要負責人帶頭學法用法的示范作用。全年通過黨工委會議“第一議題”、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及重要批示指示7次。組織街道全體干部職工共600人參加街道學法用法考試,參考率、優秀率均為100%,不斷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注重抓實統籌調度。建立健全法治建設工作領導機制,街道黨工委書記每周組織召開書記研判會,定期研究推動法治工作,主持召開依法治街工作部署會議,確保依法治街各項工作落細落實。
三、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街道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與上級要求和人民群眾對法治政府的期待還存在差距,在政務公開效能、行政執法水平、普法宣傳力度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5年,西區街道將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繼續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廣東省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推動西區街道法治政府建設再上新臺階。
(一)著力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繼續在權力運行上做“減法”、法治服務上做“加法”,完善落實營商環境建設制度建設,持續優化營商“軟環境”,做強支撐發展“硬實力”。
(二)著力滿足群眾法治服務需求。構建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整合律師、法律援助等資源,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規范律師管理,探索搭建統一管理平臺,推動法治精神深入基層。
(三)著力推進法治領域改革。把著力解決制約法治領域高質量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切入點和關鍵點,切實壓緊壓實改革責任,強化政治擔當,確保重大改革任務落實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