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西區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東工作批示精神為統攬,緊緊圍繞中心大局,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財政工作新要求,穩步推進財政改革新舉措,繼續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突出增收控支,突出規范管理,突出效能服務,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現將西區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區財政收支完成情況
(一)財政收入執行情況。2017年,全區總收入142,179萬元,具體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979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100.9%,同比增幅 1,921萬元,增幅3.4%。其中:稅收分成收入38,177萬元,非稅收入20,802萬元。
2.上級部門補助收入16,895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434%,同比增加32萬元,增幅0.2%,主要是按要求將稅收基數返還調整至上級補助收入。
3.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含上級補助基金收入)23,408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164.1%,同比增加17,032萬元,增幅267.1%,主要是增容補繳土地價款收入。
4.按有關規定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2,897萬元,主要是進一步盤活存量資金,建設鐵城中學和奧園小學兩所學校,加大民生投入,保障社會民生福祉。調入后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余額為55,825萬元。
5.調入資金10,000萬元,根據政策要求,政府性基金結轉規模一般不超過該項資金當年收入的30%。因此需將超出部分的政府性基金結余10,000萬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
(二)財政支出完成情況。2017年,全區總支出212,58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8,771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96.3%,同比增加47,516萬元,增幅77.6%;基金預算支出8,652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84.2%,同比增加1,285萬元,增幅17.4%,主要是加大道路建設和村道改造修繕等;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85,159萬元、調出資金10,00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具體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410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152%,同比增加5,203萬元,增幅56.5%,主要是處置工商大樓物業資產。
2.公共安全支出10,552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97.1%,同比增加271萬元,增幅2.6%。
3.教育支出22,746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85.2%,同比增加8,273萬元,增幅57.2%,主要是鐵城中學、廣豐小學裝修工程和設施設備購置。
4.科學技術支出2,382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86.2%,同比減少2,815萬元,降幅54.2%,主要是2016年收到市撥好來化工、瑞德紙品、深寶電器和恒生藥業四家企業技術改造一次性補助抬高了基數。
5.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190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95.1%,同比增加91萬元,增幅8.3%。
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445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102.2%,同比增加2,719萬元,增幅57.5%,主要是各機關事業單位增設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在本科目統一核算。
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6,553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94.8%,同比增加3,130萬元,增幅91.4%,主要是加大衛生強區建設專項經費投入。
8.節能環保支出714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67.5%,同比減少400萬元,降幅35.9%。主要是2016年已完成淘汰黃標車補貼。
9.城鄉社區支出15,643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92.3%,同比增加9,435萬元,增幅152%,主要是解決土地歷史遺留征地補償等問題及推進“四看”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專項工作。
10.農林水支出2,065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131.2%,同比減少393萬元,降幅16%,主要是2017年將去年同期安排的農路及河涌的改造和疏浚清淤改由基金預算支出。
11.交通運輸支出65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87.8%,同比減少15萬元,降幅18.8%。
1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697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82.6%,同比增加914萬元,增幅116.7%,主要用于中醫健康養生基地項目扶持及促消費專項經費。
13.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2萬元,同比增長2萬元,主要是收到基本農田保護經濟補償省級補助資金。
14.住房保障支出139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114.9%,同比減少811萬元,降幅85.4%,主要是2017年未收到去年同期安排的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支出。
15.糧油物資儲備支出168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100%,同比增加112萬元,增幅200%。主要是根據文件要求上繳糧食儲備任務專項經費。
16.其他支出23,000萬元,完成調整后預算100%,同比增加21,800萬元,增幅1,816.7%,主要是清理以前年度發生的抵押貸款。
2017年匯總全區各單位(部門)及社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總額316萬元,同比減少45萬元,減幅12.4%;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11萬元、公務接待費53萬元、公務用車費252萬元,其中包括公務用車購置費36萬元和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216萬元。因公出國(境)費用同比增加5萬元,增幅74.21%;公務接待費同比減少57萬元,減幅51.9%;公務用車購置費同比減少7萬元,減幅16.4%;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同比增加15萬元,增幅7.3%。公務接待費同比減少主要是各單位和部門規范公務接待管理,厲行勤儉節約;因公出國(境)費用同比增加原因是我區根據相關文件精神派員參加該項投資促進活動;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用增加主要是受西區工商分局劃轉我區管理新增公務用車運行費用以及公安分局新購置車輛因素影響。
我區嚴格遵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機關事務管理條例》、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相關辦法及規定,在開展公務活動中,堅持勤儉節約原則,嚴格預算管理。主動在西區政府網站公開財政總決算、“三公”經費總決算信息,構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責任明確、措施有力的規范和控制“三公”經費管理長效機制。
(三)政府債務情況。截至2017年底,我區無政府債務。
二、預算平衡和結余情況
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979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及調入資金等59,792萬元,再加上年結余 84,859萬元,合計203,630萬元;減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8,771萬元,并按有關要求計提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85,159萬元后,年終結轉9,700萬元。
2017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含上級補助收入)23,408萬元,加上年結余5萬元,減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8,652萬元、調出資金10,000萬元后,年終結余4,761萬元。
三、預備費使用及預算調整情況
(一)預備費使用情況。2017年區本級安排預備費2,700萬元,由于在全年預算執行中未出現自然災害救災及其他特殊支出,沒有使用預備費。
(二)預算調整情況。2017年我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調增21,711萬元。主要安排用于:對以前年度發生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抵押貸款進行清理、購買學位及新建兩所學校教師經費、解決土地歷史遺留征地補償等問題及推進“四看”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專項工作等。
今后,我區將進一步細化和規范預算編制,努力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探索建立預算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創新財政監督方式和手段,加強對財政資金使用的全過程監督,提高財政運行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
四、重點收支完成情況及效益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的第二年,是我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示范區的關鍵之年。我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增強機遇意識、進取意識和責任意識,深化財政體制改革,著力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努力為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供給側、補短板上發力,力促財政支出科學合理
以“深改革、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總基調為落腳點,積極發揮財稅對經濟發展的調節支撐作用,主動對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產業扶持政策,貫徹落實降本減負穩增促調相關政策,繼續安排4,00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引導企業自主創新、扶持小微企業成長和產業轉型升級。按照補短板、兜底線、可持續的思路,進一步優化民生保障重點,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障體系,穩步推進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重點加大對城鄉環境大整治等基礎建設的財政保障力度。
(二)營造宜商環境,培育壯大財源基礎
產業發展方面。2017年投入3,350萬元,用于扎實推進項目建設,牢固樹立“項目為王,落地為要”的意識,重點抓好卓梅尼、智杰食品、利德豐、東興包裝等10個“已動工、已供地、正審批”項目順利推進。創新開展招商引資,圍繞重點產業定向招商、委托招商,扎實推進中醫養生小鎮及中聯創示范園建設,中聯創示范園新增金嘉創新港園區,中醫養生小鎮成功引進御喜匯運營公司、國雅沉香等10多家企業,總投資100億元的中山以嶺健康城項目已達成初步意向。今年西區招商引資大幅超額完成下達的任務,境外項目投資額、境內市外項目投資額、出口貿易額和國內貿易成交額分別完成任務量的106%、180%、122%、200%。
行政提效方面。2017年投入275萬元,加大力度推進政府服務綜合改革,率先在全市開通綜合服務窗口,率先在全市使用“市統一申辦受理平臺一體化系統”辦理綜合業務,率先開展“三個一”服務模式。探索建設政務服務信息化系統和大數據平臺,以信息化手段形成對政府決策和公共服務的有力支撐,政務服務“西區模式”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17年投入504萬元,創新開展“四看”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打造戶外廣告招牌示范街及特色公益墻,努力提升市容環境質量。投入3,500萬元,重點做好隆平路延長段連接線、麥德龍北面15米規劃路等道路建設,以及9條、3.5公里農路硬底化和村道改造修繕,完成沙朗片區陳舊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投入227萬元,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完成獅山森林公園綠化提升等6個綠化工程。
(三)優化支出結構,全力保障社會民生福祉
公共教育方面。2017年投入22,746萬元,落實我區各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的運作及教學發展,與市教體局合作共建中山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按現代化學校標準建成鐵城中學、廣豐小學,新增2,880個公辦學位,初步滿足人民群眾讓孩子“能上學、上好學”的需求。
公共文化體育方面。2017年投入1,190萬元,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及推進區、社區兩級數字書屋建設,建成1個智能化圖書館。以傳統節日為契機,舉辦文藝晚會、展覽等送文化進社區活動,成功舉辦第七屆醉龍文化節,傳承民俗精粹弘揚非遺。
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2017年投入7,445萬元,完善“一中心多站點”式居家養老服務,擴大服務覆蓋面,為轄區老人提供康復、生活照料等服務。加強保障性住房管理和危房改造,投入437萬元對173戶危房進行拆遷補貼。推進新時期精準扶貧,投入653萬元認真做好對肇慶市懷集縣、潮州等扶貧工作。進一步優化就業創業服務,就業創業投入458萬元。
醫療衛生方面。2017年投入6,553萬元,全力創建國家健康促進示范區,在23個創建單位中完善健康元素硬件建設,推進西區醫院升級改造,建成新康體中心。開展社區衛生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與重點人群對象家庭簽訂服務契約。
社會管理方面。2017年投入10,552萬元,認真抓好全民創建平安西區各項活動,提升打擊犯罪工作效能,維護公共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建設“服務型勞關”,有效解決綜合計時、社保補繳等矛盾糾紛問題。妥善調處穩控多宗重點難點信訪案件,實現各重點防護期“兩零一降”工作目標。
(四)深化財政管理,提升財政工作效能
一是落實新預算法規定,增強預算法治意識,規范政府收支行為,繼續嚴控“三公”經費等行政經費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二是繼續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進一步優化支付流程,規范收支程序,完善支付手續,強化管理措施,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高效支出。三是研究探索新的區級財政體制,積極應對“營改增”的全面實施,提高區財政保障運行的能力。四是健全完善區屬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完整,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五是探索建立預算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創新財政監督方式和手段,加強對財政資金使用的全過程監督,提高財政運行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
五、本區預算超收安排支出情況
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上級補助收入預算安排 62,330萬元,實際完成75,874萬元,超收收入13,544萬元,全部用于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含上級補助基金收入)預算14,267萬元,實際完成23,408萬元,超收收入9,141萬元;上級補助收入按照下達資金的用途及有關規定使用。
2017年我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依法監督的結果,也是我區各部門共同努力和支持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財政增收存在不穩定性;二是隨著行政改革,事權下放,行政運行成本不斷增加,民生以及與公共基礎建設相關的投入成本越來越高;三是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和精細性以及預算執行的剛性約束有待提高。對此,我們高度重視,將在新的財政年度內認真探索和研究,通過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加強績效監督等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附件:《西區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