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鄉古村眾多,茅灣村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吸引著游客的目光。這里不僅有百年古榕樹的蔭涼,還有石板街的古樸韻味,我們走進茅灣村,跟隨青年干部、本地青年創業者,一起感受茅灣村新舊交融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悠悠石板街 歷史的見證者 漫步在石板街上,目光所及之處,古跡斑斑,皆為風景。這條貫穿茅灣益壽街和多條小巷的街道,建于清代,全長約1200米,由花崗巖條石鋪砌而成,沿街分布有茅灣驛站、中和里古牌坊、南寧里古牌坊、柳汝昌故居、柳家祠等古建筑。漫步石板街上,每一步都踏著歷史的沉淀,每一個轉角都藏著時光的秘密。 如今,茅灣村在保留石板街歷史風貌的同時,對石板街兩旁的道路、建筑、交通、環境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改善,傳統與現代交融,石板街的面貌煥然一新。 “四小園”與“黃皮科普園” 點綴美麗鄉村 茅灣村積極響應“綠美中山”生態建設要求,通過開展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開展“美麗庭院”活動,用“繡花”功夫裝點村內環境,打造綠色宜居的美麗村莊,不斷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在這里,您可以參觀“四小園”,體驗鄉村的寧靜與和諧。 “黃皮科普園”則是茅灣村改造閑置用地的“四小園”典型,您可以在這里學習到黃皮的種植、采摘和制作果脯的知識。在茅灣村,幾乎家家戶戶原居民的庭院里都種有黃皮樹,據不完全統計,茅灣村種植黃皮樹不少于300棵。 果實成熟時,一串串金黃的黃皮果雀躍在墻頭外,黃皮果清香醉人,果肉飽滿,鮮甜多汁。來到茅灣村,黃皮一定不能錯過。 “多榆私廚” 庭院經濟的典范 發展庭院經濟是激活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近年來,茅灣村因地制宜,把發展庭院經濟與美麗鄉村建設、促進村民增收結合起來,積極盤活房前屋后“沉睡”的閑置資源,打造適宜的庭院“小經濟”,讓小庭院成為村民增收的“聚寶盆”。 由當地青年小榆主理的“多榆私廚”,便是茅灣村青年回鄉發展“庭院經濟”創業的典范。 作為一名00后茅灣村青年,小榆親眼見證了家鄉的日新月異,也看到了鄉村發展的機遇。在三鄉鎮和茅灣村對庭院經濟的大力支持下,小榆利用自己的特長,對家中庭院進行一番美化,庭院內種上了花草,鋪設上草坪,在這里享受新鮮食材烹飪的美味佳肴,感受鄉村的寧靜與舒適,氛圍感直接拉滿。 如今的茅灣村,基礎配套不斷完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鞍偾f工程”的實施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動力,迸發出新的活力。 接下來茅灣村將從發展集體經濟、整治人居環境、傳承優秀文化、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全方位發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勾勒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采 寫:鄭麗萍 林慶源
美 編:曾嘉豪
編 輯:楊韶艷
責 編:鄧菲 羅越衡
編 審:艾立強
素材來源:茅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