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鄉鎮位于中山市南部,毗鄰珠海澳門,面積93平方公里,是中山改革開放重要展示窗口,留下了鄧小平同志“不走回頭路”的改革開放世紀強音。三鄉鎮轄12個村委會和5個居委會,常住人口約25.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9.1萬人,港澳臺同胞、旅外僑胞6萬,擁有國家衛生鎮、國家生態文明示范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中國最美村鎮、新時代中國最美休閑旅游小鎮、新時代中國文旅融合創新示范鎮等多個榮譽稱號,入選“百千萬工程”首批省級典型鎮。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1.13億元,同比增長3.1%。
地理區位優越。三鄉位居珠三角東西岸城市交匯中心點,屬于珠中江城市“半小時生活圈”和珠三角“1小時生活圈”,距離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直徑不超過20公里,20分鐘可通達中山市區、珠海,40分鐘可通達澳門,50分鐘可通達深圳,同廣州、香港往來也十分便捷。
人文底蘊深厚。三鄉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嶺南名鎮,擁有52處不可移動文物、3個市級非遺項目,孕育了近現代改良主義思想家鄭觀應等歷史文化名人,當代鄭耀宗、鄭健超、鄭守儀等兩院院士。大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探索形成休閑生態游、歷史古村游、紅色文化游、名人故居文化游等多個業態,成功培育國家級和省級文旅品牌15個,高標準建成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正加力提速推動中山溫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推進雍陌和古鶴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產業基礎扎實。三鄉擁有市場主體超3.4萬家、規上工業企業262家、高新技術企業12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家、省創新型中小企業75家。以“1+4+N”土地整備模式建強產業平臺,中山三鄉產業園區被認定為省級產業園,已引進半導體產業項目8個,投產后預計新增工業總產值超90億元。依托低效工業園改造累計整備土地超2043畝,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等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改革勢頭強勁。三鄉擁有3個國家級試點和4個省級試點,其中,按照小城市標準規劃建設中心鎮,新增7個城鄉融合發展項目,政務服務“五個一”經驗做法入選廣東省縣城新型城鎮化典型案例。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建設加速提質,720畝首期墾造水田項目通過市級驗收,三鄉鎮永久基本農田調整補劃方案在全省率先獲批,是全國首批成功上報部級審批的永久基本農田調整方案。深中“六個一體化”深入推進,283項政務服務“深中通辦”。融通港澳有聲有色,在鎮行政服務中心、振華社區開通“粵澳社保一窗通”,是全國首個地級市與澳門兩地聯合設立在基層社區的社保公共服務專窗。
生態環境優美。三鄉四面環山、舉目見綠,空氣質量位居全市前列,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累計種植苗木超3.3萬株,森林覆蓋率近40%。深入推進城鄉風貌環境改造提升,與建筑業央企合作實現三鄉大道等城市門戶節點煥新出彩,以“繡花功夫”完成農房風貌改造提升7800多戶,黨群合力打造“美麗庭院”1006戶,入選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香山古韻”鄉村振興示范帶(三鄉段)獲評“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15個行政村全部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形成“入則世外桃源、出則繁華都市”的城鎮IP。
功能配套完善。三鄉致力于以小城市標準來規劃、建設、管理和運營,全面提升城鎮功能品質,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保障水平穩步提高,與廣州中醫藥大學高水平合作共建新三鄉醫院,茅灣涌防洪排澇整治工程成效顯現,18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全面鋪開。鎮內擁有繽紛匯等重點商貿項目,中山溫泉賓館等2800多家賓館飯店鱗次櫛比,美食購物之都、生態宜居福地等美譽遠近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