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 >

三角鎮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三角鎮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方案的通知

信息來源:本網 發布日期:2020-04-29 分享:

 

鎮屬有關部門、單位,各村(社區):

《三角鎮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方案》業經鎮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中山市三角鎮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4月26日        

三角鎮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方案

為助力中山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18〕號)、廣東省文旅廳印發的《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指引》,以及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中山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府辦〔2017〕32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全域旅游的總體要求,積極適應大眾旅游時代,加速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的觀念轉變,創新旅游發展戰略,構建新型旅游發展格局,打造全域旅游發展典范。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統領,推進“城市旅游化、全域景區化、生活休閑化、發展生態化、設施體驗化”,把促進全域旅游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我鎮地理位置和文化優勢,打造大灣區西部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深度挖掘和弘揚文化資源,共建人文灣區。

二、工作目標

2020年4月至9月,以“從無到有,有則做優,優則做強”為要求,完善基本達標項,保證不失分,對照差距,攻克薄弱項和缺失項,爭取得分,實現旅游產品豐富度高、覆蓋度廣,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實現旅游發展全域化、旅游供給品質化、旅游治理規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力爭2020年11月前通過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驗收,達到國家驗收標準。

三、工作任務

(一)完善領導統籌機制。

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文化旅游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全域旅游創建工作領導體制。成立領導小組,統籌全域旅游創建各項工作。成立專項任務工作組。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強化資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給,做好協同配合。健全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重大事項和戰略部署。依托人大和政協形成督辦機制,有效解決重大問題。(責任單位:黨政辦、各成員單位)

(二)健全綜合協調機制。

建立由鎮政府牽頭的由涉旅部門、各村(社區)、主要旅游企業組成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及時解決跨部門協調問題,統籌產業融合發展事宜,形成工作合力。各單位要把全域旅游發展作為事關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抓緊抓好,落實專人專項負責。各單位負責人要全心投入、全程參與、全力支持。(責任單位:黨政辦、宣傳辦、經信局、各村、中心社區居委會)

(三)政策保障。

1.旅游發展獎勵或補助政策。探索設立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作為旅游發展及旅游創新創業的資金保障,支持符合條件的重大旅游項目建設。針對旅游項目,特別是鄉村旅游以及旅游公共類項目給予專項資金支持。(責任單位:財政分局)

2.旅游用地政策。強化旅游用地保障,在年度用地計劃和指標中優先向市申請支持旅游用地,針對不同的用地性質采用招拍掛、協議出讓、行政劃撥等多方式供地,為旅游新業態用地流轉、農用地綜合利用等提供有力保障。(責任單位:住建局、農業農村局)

3.人才引進。將旅游人才隊伍建設納入鎮重點人才支持計劃;制定引進旅游人才的相關政策。通過柔性用人制度引進專業人才或專家短期工作3人次/年;開展人才交流、交換、掛職等交流活動2人次/年,或直接引進旅游碩士以上人才1人次/年。(責任單位:組辦、人社分局、教辦、宣傳辦)

4.旅游培訓。成立鎮旅游人才教育培訓部,構建三角旅游產學研一體化智力平臺,豐富旅游人才智庫。外出參觀培訓、舉行經驗交流和研討會、開展校企人才聯合培養。(責任單位:經信局、人社分局、組辦)

(四)完善社會綜合治理。

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實現社區、居民、游客參與三角鎮旅游發展,通過鎮政府官方網站、“三角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開通線上旅游投訴建議功能并進行旅游宣傳。(責任單位:宣傳辦)

(五)推動廁所革命。

圍繞旅游公路、景區景點、主要鄉村旅游點、城市游憩街區、重點公共文化活動場所等游客集中場所設置旅游廁所或市政公廁,廁所設備須無毀損、無污垢、無堵塞、無異味、無穢物。廁所內須有愛護設施、文明如廁的宣傳。努力實現“數量充足、布局合理、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標識規范”的創建目標。(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住建局、宣傳辦)

(六)城市與特色鄉鎮。

1.引導壹加壹商圈建設成為功能完善、業態豐富的特色文化街區。把三角山公園、鯉魚山生態公園、金鯉灣生態濕地公園、兒童公園、三角鎮圖書館、迪茵湖自助圖書館建設為鄉村旅游點,加大投入,配套主客共享的旅游設施。(責任單位:宣傳辦、經信局)

2.鄉村旅游業態。謀劃建設一批綜合性強、帶動力大、輻射面廣的旅游綜合體項目。支持民森田家舍農場擴建,打造A級旅游景點,鼓勵各行政村積極發展有田園綜合體、田園藝術景觀、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定制農業、會展農業、眾籌農業、現代農業莊園、家庭農場等多種業態的鄉村旅游產品。(責任單位:經信局、農業農村局)

3.鄉村旅游質量。建立政府、企業、協會多元化推動機制,產業鏈條完整,在建設特色化、管理規范化、服務精細化上有成效。(責任單位:經信局、農業農村局)

(七)旅游餐飲。

1.建設特色餐飲街區。在壹加壹商圈、大信商圈建設地方美食街區、特色美食基地,形成我鎮系列就餐環境整潔衛生的特色餐飲街區、休閑夜市。(責任單位:市場監管分局)

2.創建地方餐飲品牌。創建“荔枝柴燒鵝”、“蕉蕾雞絲粥”等三角系列地方特色餐飲產品品牌。鼓勵各餐飲店創建國家級或省級地方特色餐飲品牌稱號。(責任單位:市場監管分局)

3.發展旅游特色餐飲。在主要旅游點周邊合理規劃主題化旅游美食基地,為游客提供便捷而豐富的快餐和小吃。(責任單位:市場監管分局、綜合執法)

(八)旅游住宿。

完善星級酒店體系。加快希爾頓度假酒店和萬領酒店建設,引導開發三角文化特色精品酒店和三角特色民宿產品,構建以迪茵湖小木屋為特色示范的民宿類產品體系,不斷提供多層次多風格旅游住宿產品。(責任單位:經信局)

(九)旅游娛樂與購物。

1.引導開發三角非遺文化麒麟舞,咸水歌、粵曲等民間娛樂活動、娛樂性表演或民間戲曲小劇場。不斷提升三角特色娛樂演藝品牌知名度。定期舉行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規模滿足市場需求的旅游演藝活動,包括室內劇場、巡回演出、實景演出等,形成品牌影響的節事節慶活動。(責任單位:宣傳文體)

2.通過創意設計、深加工、特色包裝,打造富有三角地域特色農副土特產品、文創產品、實用產品等旅游商品。通過專業運營管理,形成具有品牌影響力的三角旅游商品體系,爭獲省級、國家級旅游商品大賽獎項。在游客主要聚集場所,如車站、景區、旅游街區等有經營規范的旅游商品精品店、特色店等。(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經信局、市場監管分局)

(十)產業融合。

以三角特色文化、農業、林業、水利、交通、環保、國土、氣象、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為基礎,通過“旅游+”及“+旅游”,積極打造產業融合園區項目。創建三角鎮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以迪茵湖生態旅游度假區為示范的旅游特色小鎮產品。(責任單位:經信局、農業農村局、文體教育局、經信局、衛計)

(十一)文明旅游。

至少開展5次國內旅游文明公約和出境旅游文明指南宣傳教育活動。常態化開展旅游志愿者公益活動,形成良好的社會文明環境和熱情友好的旅游氛圍。(責任單位:經信局、宣傳辦)

(十二)資源與環境。

1.自然生態保護。制定對山林水田湖的具體保護和修復方案,開展山林水田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責任單位:住建局、生態環境分局)

2.文化資源保護。對地方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等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和方案。(責任單位:宣傳辦、住建局)

(十三)城鄉建設水平。

以“金三角、綠三角、福三角”為標準,建設美麗三角形象,村鎮建筑需富有地方特點和鄉土特色。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等傳統村鎮有針對性保護措施和方案。(責任單位:住建局)

(十四)全域環境整治。

落實“三邊三化”—旅游區、旅游廊道、旅游村周邊實現潔化綠化美化;“三改一整”—旅游接待戶全面實現“改廚、改廁、改客房、整理院落”;污水處理—旅游景區、旅游示范村實現雨污分流全覆蓋;垃圾處理—旅游景區、旅游示范村實現垃圾分類回收、轉運和無害化、生態化處理全覆蓋等環境整治工作。(責任單位:住建局、市場監管分局、綜合執法、生態環境分局)

(十五)旅游扶貧。

以景區帶村、能人帶戶、“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直接就業、定點采購、幫扶銷售農副土特產品、輸送客源、培訓指導、資產收益等各類靈活多樣的方式,促進受益脫貧致富。旅游富民成效顯著,近2年主要旅游村(社區)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或年增幅不低于15%。(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

(十六)政策供給與創新。

1.旅游發展模式創新

2.融合業態創新

3.旅游經營模式創新

4.“廁所革命”創新

5.環境衛生整治創新

6.非標準化旅游服務創新

7.旅游環境保護創新

8.旅游扶貧富民方式創新

9.旅游創業就業方式創新

10.營銷方式創新

四、推進步驟

(一)統籌推進階段(2020年4-5月)。

1.4月,由領導小組召開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會議,由鎮政府主要領導部署創建工作任務,開展創建沖刺總動員。組織各成員單位認真學習“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有關要求標準和《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指引》,統籌部署申報前創建工作計劃,啟動要建設及完善的創建工作任務。

2.5月,按照國家及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申報條件和要求,收集整理相應的佐證材料。

(二)創建沖刺階段(2020年6-8月)。

1.針對未完成的創建工作任務和創建重點,按照驗收標準要求,按時按量逐一完成創建工作任務。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對各部門、各單位創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抽查,查漏補缺,解決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2.根據已收集的佐證材料,完成申報材料(自查得分表、創建方案、專題匯報文字材料、全域旅游產業運行表、創建工作視頻、申報說明材料<佐證材料>);

3.8月底,根據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指標要求,展開自我評估。

(三)迎檢驗收階段(2020年9月)。

迎檢驗收階段需要做好以下準備,一是準備好相應申報材料等創建佐證資料,安排專人負責迎檢工作。二是準備好專家迎檢期間所需的接待、迎檢點、會議等相應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副書記、鎮長任常務副組長,分管文化、旅游的鎮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責任單位負責人為成員,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溝通協作,扎實推進各項創建工作。

(二)強化工作協調。

依據創建工作計劃,實行“周督導、月通報”,扎實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各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強化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強經費保障。

財政要加大投入,保障創建工作專項經費及完成創建任務必需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經費。

(四)強化政策支持。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及相關部門出臺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積極爭取有利于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政策扶持。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建設,順應旅游業發展規劃需要。鼓勵引進省、市重點旅游項目,政府出臺優先保障重點旅游項目用地政策。鼓勵校企合作進行旅游項目開發、運營、管理。加強政策引導和旅游專業培訓,鼓勵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新鄉賢”等創業就業。

附件:三角鎮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相關任務表

 

附件

三角鎮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相關任務表

序號

對標

內容

評分標準

分值

驗收方法與說明

責任單位

計劃時間

1

1.1.1

建立黨政統籌的全域旅游組織領導機制

成立黨政統籌的全域旅游發展領導小組或類似領導組織(2分);成立創建辦公室或類似機構,有固定辦公場所、專人和專項經費(2分);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重大事項和戰略部署,形成決議(附會議紀要)(2分);成立專項任務工作組(2分);依托人大和政協形成督辦機制,有效解決重大問題,領導效果良好(2分)。每有1項2分,最高不超過10分。

10

文檔檢查

黨政辦、各成員單位

6月底

2

1.2.1

建立健全旅游綜合協調機制

能夠及時解決跨部門間問題,統籌產業融合發展事宜,部門間協調順暢、形成工作合力的,最高得10分,效果一般得6分。

建立會議制度,有固定的工作小組和會議召集人(3分);建立規劃、營銷專項工作聯席會議制度(3分);成員單位涵蓋主要涉旅部門、鄉鎮街道、主要旅游企業或景區,部門間協調順暢、形成工作合力(3分);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明晰,責任明確,能夠解決跨部門間問題,統籌產業融合發展事宜(3分);1個季度召開1次以上(附會議紀要)(3分)。聯席會議決議的落實情況良好(3分)。每有1項得3分,累計不超過10分,部分未完全達標項或落實情況不好的,可酌情打分。

10

文檔檢查

黨政辦、宣傳辦、經信局、各村(社區)

6月底

序號

對標

內容

評分標準

分值

驗收方法與說明

責任單位

計劃時間

3

2.2.3

完善專項規劃體系

制定旅游產品開發、公共服務、營銷推廣、市場治理、鄉村旅游等旅游專項規劃、實施計劃或行動方案。每有1個專項得2分,最高得6分。

6

文檔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4

2.4.4

旅游發展獎勵或補助

政策

列入國家、省市重點的項目和對重大項目年度完成率較高的制定獎勵政策并付諸實施。制定重點項目建設獎勵辦法(2分);對列入國家、省市重點項目進行獎勵(2分);對重大項目年度完成率60%以上的進行獎勵(2分)。每有1項得2分,最高得5分。

5

文檔檢查

財政分局

6月底

5

2.5.2

旅游用地政策

地方根據具體情況出臺旅游用地支持政策或意見(3分);有效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3分);景觀用地按照原地類管理(3分);針對不同的用地性質采用招拍掛、協議出讓、行政劃撥等多方式供地(3分);為旅游新業態用地流轉、農用地綜合利用等提供有力保障(3分);盤活工礦企業存量用地、農村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或將低效地進行旅游利用(3分);對其它產業用地進行旅游化綜合利用(3分)等。每有1項得3分,最高得18分。現場檢查發現落實情況不好酌情扣分。

18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住建局、農業農村局

6月底

6

2.6.2

人才引進

引進專業人才或專家短期工作,或開展人才交流、交換、掛職等交流活動。通過柔性用人制度引進專業人才或專家短期工作3人次/年(2分);開展人才交流、交換、掛職等交流活動2人次/年(2分),或直接引進旅游碩士以上人才1人次/年(2分)。最高得5分。

5

文檔檢查

組辦、人社分局、宣傳辦、教辦

6月底

序號

對標

內容

評分標準

分值

驗收方法與說明

責任單位

計劃時間

7

2.6.3

旅游培訓

開展校企人才聯合培養或建立旅游人才培訓基地的,得2分;經常性開展旅游培訓活動,輪訓鄉村旅游骨干的,每50人次得1分;外出參觀培訓、經驗交流和研討會的,每30人次得1分。最高得7分。

7

文檔檢查

經信局、人社分局、組辦

6月底

8

3.9.1

分布合理

主要游客集中場所步行10分鐘,或旅游公路沿線車程30分鐘內須設置旅游廁所或市政公廁。每發現1處不達標扣2分,最多扣10分。

備注:游客集中場所主要指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區、主要鄉村旅游區(點)、城市游憩街區、城市重點公共文化活動場所等。

10

現場檢查

農業農村局、住建局

6月底

3.9.2

管理規范

主要游客集中場所廁所設備須無損毀、無污垢、無堵塞;廁所無異味、無穢物。每發現1處不達標扣2分,最多扣10分。

10

現場檢查

住建局、各村(社區)

6月底

3.9.3

比例適當

主要游客集中場所已建的A級、AA級旅游廁所男女廁位至少有8個以上比例達到1:2或2:3。每少1個扣1分,最多扣3分。

3

現場檢查

經信局、農業農村局

6月底

3.9.4

文明宣傳

主要游客集中場所廁所內須有愛護設施、文明如廁的宣傳。每發現1處未達標扣1分,最多扣3分。

3

現場檢查

宣傳辦

6月底

3.9.5

免費開放

主要游客集中場所對外服務臨街單位廁所至少有3處免費向游客開放。每少1處或者標志標識不清晰不規范扣2分,最多扣4分。

4

現場檢查

經信局、農業農村局

6月底

序號

對標

內容

評分標準

分值

驗收方法與說明

責任單位

計劃時間

9

4.1.2.1

城市旅游功能區

有功能完善、業態豐富的旅游主題功能區、休閑游憩區、特色文化街區等。每有1處得2分,最高得4分。現場檢查發現功能不完善、業態不豐富則酌情扣分。

4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宣傳辦、經信局

6月底

10

4.1.2.2

城市旅游業態

城市公園、主題樂園、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科技館、規劃館、展覽館、紀念館、動物園、植物園等配套有主客共享的旅游設施。每有1處得1分,最高得6分。現場檢查發現業態不豐富則酌情扣分。

6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宣傳辦、經信局

6月底

11

4.1.2.3

鄉村旅游布局

有自然環境優美、接待設施配套、資源有機整合的鄉村旅游集聚帶(區),有吃、住、游、娛等要素集聚、設施完善的旅游接待村落或特色小鎮。每有一處得2分,最高得6分。現場檢查根據品質酌情扣分。

6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12

4.1.2.4

鄉村旅游業態

有田園綜合體、田園藝術景觀、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定制農業、會展農業、眾籌農業、現代農業莊園、家庭農場等多種業態的鄉村旅游產品。每有一處得1分,最高得6分。現場檢查發現業態不豐富則酌情扣分。

6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農業農村局

6月底

13

4.1.2.5

鄉村旅游質量

有政府、企業、協會多元化推動機制,產業鏈條完整,在建設特色化、管理規范化、服務精細化上有成效,最高得4分。現場檢查根據建設情況酌情扣分。

4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農業農村局

6月底

14

4.2.1

特色餐飲街區

在中心城區、旅游城鎮(街道)有集中提供地方美食的特色餐飲街區、休閑夜市等。每有1處得 3分,最高得12分。現場檢查發現特色餐飲街區特色不足、服務不好則酌情扣分。

12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市場監管分局

6月底

序號

對標

內容

評分標準

分值

驗收方法與說明

責任單位

計劃時間

15

4.2.2

地方餐飲(店)品牌

每獲得1個國家級特色餐飲(店)品牌稱號得3分,1個省級特色餐飲(店)品牌稱號得1分,最高得8分。

8

文檔檢查

市場監管分局

6月底

16

4.2.3

快餐和特色小吃

在游客主要集散區域能夠為游客提供便捷、豐富的快餐和小吃。不能夠提供的,最多扣8分。

8

現場檢查

市場監管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

6月底

17

4.3.2

文化主題旅游飯店

每有1家金鼎級文化旅游飯店得3分,每有1家銀鼎級文化旅游飯店或地方特色的精品酒店得1分,最高得6分。現場檢查發現飯店文化主題或特色不足則酌情扣分。

6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18

4.3.4

非標住宿

每有1家5星級旅游民宿得3分,每有1家4星級旅游民宿或非標住宿業態,如特色民宿、共享住宿、旅居車營地、帳篷酒店、森林木屋、沙漠旅館、水上船塢等得2分,最高得10分。

10

文檔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19

4.4.1

演藝活動

常規性舉行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規模滿足市場需求的旅游演藝活動,包括室內劇場、巡回演出、實景演出等。每有1項得5分,最高得15分。現場檢查發現演藝活動品質不好則酌情扣分。

15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宣傳辦

6月底

20

4.4.3

品牌節事

至少連續三年舉辦具有地方特色、形成品牌影響的節事節慶活動。每有1項得2分,最高得6分。

6

文檔檢查

宣傳辦

6月底

21

4.5.1

品牌影響

旅游商品每獲得1個國家級旅游商品大賽一等獎得4分、二等獎得2分、三等獎得1分;

每獲得1個省級旅游商品大賽一等獎得2分,二等獎得1分。最高得10分。

10

文檔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序號

對標

內容

評分標準

分值

驗收方法與說明

責任單位

計劃時間

22

4.5.2

特色與質量

形成系列農副土特產品、文創產品、實用產品等,設計精細,包裝時尚,銷售專業。每有一個系列得3分,最高得15分。現場檢查發現商品特色不足、質量不好則酌情扣分。

15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農業農村局、經信局、市場監管分局

6月底

23

4.5.3

購物場所

在游客主要聚集場所,如游客服務中心、車站、景區、旅游街區等有經營規范的旅游商品精品店、特色店等。每發現1處不符合條件扣1分,最多扣10分。

10

現場檢查

市場監管分局

6月底

24

4.6.1

融合面廣

形成以文化、工業、交通、環保、國土、氣象、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為基礎功能的旅游產業融合業態,每有1項得5分,最高得20分。

20

文檔檢查

經信局、農業農村局、教辦、衛計

6月底

4.6.2

成長性好

旅游融合業態具有較好的市場成長性和可持續性,近三年年均接待游客增速達20%以上得10分,15%以上得6分,10%以上得3分,10%以下不得分。

10

文檔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4.6.3

示范性強

旅游融合業態每得到1個國家級稱號,如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國家中醫藥旅游示范區(基地)、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等得10分;每得到1個省級稱號得5分。最高得20分。

20

文檔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25

5.4.1

文明公約和指南

開展旅游文明公約和出境旅游文明指南宣傳教育活動,推行旅游文明公約。每開展1次得2分,最高得10分。

10

文檔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序號

對標

內容

評分標準

分值

驗收方法與說明

責任單位

計劃時間

26

5.5.2

志愿公益行動

有常態化旅游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的最高得3分,形成服務品牌的最高得3分。兩者最高得6分。現場檢查發現公益活動效果不好則酌情扣分。

6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27

6.1.1

自然生態保護

對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有針對性措施和方案的,得8分。發現1處生態資源明顯破壞或盲目過度開發,或違反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有關規定的扣8分。

8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綜合行政執法局

6月底

28

6.1.2

文化資源保護

對地方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等有針對性保護措施和方案的,得8分。發現1處文化資源明顯被破壞或掠奪式開發的扣8分。

8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住建局

6月底

29

6.2.2

村鎮建設

旅游村鎮建筑富有地方特點和鄉土特色。村鎮風貌特色一般,但沒有明顯不協調,扣2分;村鎮風貌無特色、不協調的扣5分。

5

現場檢查

住建局、各村(社區)

6月底

30

6.2.3

村鎮保護

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等傳統村鎮有針對性保護措施和方案。每發現1處破壞扣2分,最多扣5分。

5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住建局、經信局、自然資源局第三分局第三辦事點、各村(社區)

6月底

31

6.3.1

環境美化

主要旅游區、旅游廊道、旅游村鎮周邊實現潔化綠化美化。每發現1處不合格扣2分,最多扣8分。

8

現場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32

6.3.2

“三改一整”

旅游接待戶全面實現“改廚、改廁、改客房、整理院落”。每發現1處不合格扣2分,最多扣4分。

4

現場檢查

住建局、市場監管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

6月底

序號

對標

內容

評分標準

分值

驗收方法與說明

責任單位

計劃時間

33

6.3.3

污水處理

旅游景區、旅游村鎮實現污水處理全覆蓋。每發現1處不合格扣1分,最多扣4分。

4

現場檢查

住建局、綜合行政執法局

6月底

34

6.3.4

垃圾處理

旅游景區、旅游村鎮實現垃圾分類回收、轉運和無害化處理全覆蓋。每發現1處不合格扣1分,最多扣4分。

4

現場檢查

經信局、綜合行政執法局

6月底

35

6.4.4

旅游扶貧富民成效

貧困地區近2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旅游就業等形式脫貧占地方脫貧人口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5%得20分,不低于10%得10分,不低于5%得5分;非貧困地區旅游富民成效顯著,近2年主要旅游鄉鎮(街道)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或年增幅不低于15%得20分,不低于10%得10分,不低于5%得5分。最高得20分。

20

文檔檢查

農業農村局

6月底

36

6.4.5

旅游扶貧富民方式多樣

通過景區帶村、能人帶戶、“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直接就業、定點采購、幫扶銷售農副土特產品、輸送客源、培訓指導、資產收益等各類靈活多樣的方式,促進脫貧、就業和增收致富。每有1種旅游扶貧富民方式得1分,最高得5分。現場檢查發現扶貧富民方式效果不好則酌情扣分。

5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農業農村局

6月底

37

8.3.1

旅游發展模式創新

“旅游+”城鎮化形成創新發展模式的,最多加10分。現場檢查發現示范意義和影響程度不高則酌情扣分。

10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38

8.3.2

融合業態創新

融合業態特色鮮明、科技感強、生態性好的,最多加10分,現場檢查發現創新程度和影響程度不高則酌情扣分。

10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序號

對標

內容

評分標準

分值

驗收方法與說明

責任單位

計劃時間

39

8.3.3

旅游經營模式創新

有旅游經營模式創新的最多加10分,現場檢查發現創新程度和示范意義不高則酌情扣分。

10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40

8.4.4

“廁所革命”創新

“廁所革命”推進力度大、效果好、管理優的最多加8分,現場檢查發現實施效果和服務品質不高則酌情扣分。

8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農業農村局

6月底

41

8.4.5

環境衛生整治創新

解決長期制約當地旅游環境的問題,如搬遷垃圾場、清理污水池塘、河流徹底整治、節能減排技術廣泛應用等最多加3分。現場檢查發現影響程度和示范意義不高酌情扣分。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文明城市等稱號的最多加3分,獲得省級類似稱號加1分。兩者最多加8分。

8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住建局、綜合行政執法局

6月底

42

8.5.2

非標準化旅游服務創新

有社區主導的旅游經營模式創新或其他非標準化特色旅游服務創新最多加10分。現場檢查發現創新程度不高則酌情扣分。

10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創建辦

6月底

43

8.6

旅游環境保護創新

有旅游環境保護創新最多加8分。現場檢查發現創新程度不高則酌情扣分。

8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綜合行政執法局

6月底

44

8.7.1

旅游扶貧富民方式創新

旅游扶貧富民經驗得到全國層面認可和推廣的加8分,得到省級層面認可和推廣的加6分。最多加8分。

8

文檔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45

8.7.2

旅游創業就業方式創新

有旅游創業就業方式創新的,最多加4分。現場檢查發現創新程度不高則酌情扣分。

4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46

8.8

營銷方式創新

創新營銷方式,取得突出效果,并具有示范意義的最多加10分。現場檢查發現其創新不高則酌情扣分。

10

文檔、現場綜合檢查

經信局

6月底

合計

440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

三角鎮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4月26日印發

 

政策解讀:關于《三角鎮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方案》政策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文成县| 巨野县| 丰顺县| 清镇市| 兴文县| 周口市| 永善县| 栖霞市| 洛隆县| 五河县| 慈溪市| 滨州市| 兰坪| 竹山县| 安乡县| 八宿县| 玛多县| 西藏| 比如县| 大石桥市| 丰城市| 新宁县| 防城港市| 曲麻莱县| 合水县| 松潘县| 嘉义县| 敦煌市| 泗阳县| 朝阳市| 治县。| 榕江县| 交口县| 阿克陶县| 鄂托克旗| 宽甸| 视频| 饶河县| 玛纳斯县|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