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讓世界多國陷入“停擺”狀態。同一片天空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應當成為全人類的共識。
2020年3月以來,在世界多個國家,涌現中國僑胞、僑團無私助力海外疫情防控工作的暖心故事。比如,在英國利茲大學,有中國留學生自制每日疫情數據圖,讓當地人直觀地關注疫情;在意大利那不斯勒,有華人團體向當地居民免費派發6000只口罩;在日本東京街頭,有華人女孩抱著寫有“來自武漢的報恩”的紙箱,為行人免費發放愛心口罩;在美國紐約,有川籍同鄉會發動會員募捐購買2萬多個口罩,捐贈給當地的醫院和警察局……
海外的中山僑胞也加入到這些行列中,他們或以僑團為依托,或盡一己之力,在馳援祖國、幫助同胞防控疫情后,又義無反顧地支持住在國的防疫工作,展現了一種跨越國界與種族的博愛精神。
僑胞牽線,兩地互助齊抗“疫”
利馬時間4月8日,一則秘魯2號電視臺Canal Latino TV 播發的新聞報道,引起秘魯民眾的廣泛關注:由中國廣東中山市政府捐贈的數以萬計的口罩和體溫計運抵并交付衛生部,用于支持秘魯抗擊疫情,畫面一直反復播出中山準備物資的場景。促成這次“跨國支援行動”的正是秘魯中山會館的僑胞們,他們曾為自己的家鄉“三連發”捐贈防疫物品。
在秘魯暴發疫情時,會館永遠名譽主席蕭孝權寫信向家鄉政府說明情況,希望得到包括協助采購物資、提供渠道對接等幫助。這封信觸發了“海外中山人疫情防控關懷支持行動”的“加速鍵”,3月29日,秘魯僑胞成為中山市委、市政府開展“反向捐贈海外”的第一批幫扶對象,同時還增加了捐給秘魯衛生部門的物資。在運輸、通關、檢驗等環節,這批物資得到了中國相關部門、秘魯駐北京大使館、秘魯國際合作署和秘魯外交部的大力支持。秘魯駐廣州領事館第一時間向中山市政府發來感謝信:此舉再次印證了秘魯人民同廣東省特別是中山人民之間的由來已久的深切友誼。時刻關注每一個環節的僑胞們,看著一箱箱帶著家鄉情誼的防疫物資落地驗收后運往各地,奔走相告。蕭孝權則有感而發寫道:多夜難眠得善果,攜手抗疫飆凱歌。感恩家鄉重情義,共克時艱莫蹉跎!
主動出擊,力所能及送“罩”應
就在秘魯中山僑胞期盼捐贈物資運抵之前,遠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中山同鄉會已于當地時間4月6日,向蒙特利爾的滿可地中華醫院捐贈1500個口罩,緩解了院方物資緊缺的燃眉之急。在接收貼著“情自中山來,中加友誼深”標語的兩大箱口罩時,院長Sandra Lavoie女士連聲致謝,并向會長黃善康、名譽顧問詹鉅輝遞上了一紙感謝信。此前,為響應滿地可華人聯合總會提出“讓我們居家不分離,共同搭建蒙特利爾華僑華人的抗疫平臺”的倡議,同鄉會捐出了200加元,外加500只口罩。此外,同鄉會還向蒙特利爾的猶太醫院捐贈了2000個口罩。這些主動聯系院方捐贈物資的做法被當地多家媒體報道。
這些捐助行為在同鄉會“線上”開會審議時,迅速獲得理監事的表決通過。“我們向會員免費派發2000個口罩,同時也捐助當地,抗擊病毒,大家有責。”黃善康解釋道。從滿可地中華醫院捐完口罩,回到家的黃善康收獲了一個驚喜——來自中山市政府捐贈的4000個口罩,被嚴實的包裝成2個大紙箱擺放在家門口。這讓魁北克省中山同鄉會的會員們既感動,又開心,感動的是“飄洋過海送防護”的桑梓情,開心的是大家又多了防疫的“武器”。他們把感激之情融入到寫給家鄉政府的書信里:“同氣連枝,守望相助,重疫無情,家鄉有愛”“浮云游子意、明月故鄉情,中山永遠是我們最溫暖最踏實的懷抱。”
細心捐助,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些口罩就像及時雨,除了繼續滿足同胞需要,我們也酌情捐助當地防控疫情。大家安全,才是真的安全。”位于巴黎的法國中山同鄉聯誼會,于當地時間4月9日收到了家鄉政府捐贈的“厚禮”。如何讓這些口罩及時發揮最大作用?成了會長彭溢威重點思考的事情,在他看來最重要的前提是合乎實際需求與遵循法律要求。3月初,聯誼會打算捐回中國的防疫物品由于交貨延遲,轉而為當地僑胞、留學生提供了較為充足的個人防護物品,因為做足“功課”,所以先后2次順利地向300多位中國留學生派發了免費口罩、一次性手套,積累了不少經驗。因此,在決定把家鄉政府寄來的口罩捐一部分給當地老人院、醫院、社區時,聯誼會首先向當地有關部門報備了捐贈口罩的計劃;其次,為了減少聚集,彭溢威沒有打擾“宅家防疫”的同鄉親友,選擇上陣“父子兵”,帶著兒子奔走送口罩;最后,則是優先響應當地政府倡議,有針對性的開展捐贈,早在3月27日,彭溢威父子已經根據大巴黎依伕市政府的倡議,定向捐贈了一些口罩。
“目前,法國有些城市已經要求出街必須戴口罩,比如尼斯。巴黎有間老人院負責人曾向我訴苦說一個口罩用了1星期,我們希望,在疫情嚴峻的時候,用捐口罩的行動告訴外界:華僑華人也在積極支持疫情防控……”彭溢威父子在捐給社區居民的口罩上,細心貼上了紅底黃字的“愛心口罩”紙條,甚至言傳身教如何正確佩戴口罩;捐贈給依伕市市長辦公室的一箱口罩,由市長親自接收,彭溢威不忘耐心說明最適合使用口罩的對象。“疫情造成了一些分歧、偏見,我們希望用行動,表達中法人民手牽手、心連心一起抗疫的信念。比較感動的是,一位社區義工站站長接受捐贈后說了句:中國人就是友善……”
醫者大愛,風雨同舟戰疫情
這幾天,同樣奔走忙碌的,還有美國洛杉磯僑胞、中山市榮譽市民、麻醉和疼痛醫學專家林永健博士。4月12日的洛杉磯街頭,陰冷潮濕,在事先約定的地點,林永健與中大、中山醫南加州校友會的6位校友當起了義工,他們打開各自的車尾箱,里面放著從中國、當地的校友組織捐贈來的各類防疫物品。本著醫護優先、一視同仁的原則,他們按照事先統計的名單,首先為工作在抗“疫”前線的醫生、護士校友,及其家屬分發。同時,也向當地有需要的中大、中山醫校友派發口罩。
“工作在醫院的校友們,都是抗擊病毒的戰士,不能他們裸奔上戰場。保障他們的安全,等于是保障了更多人的安全。”林永健表示,各方捐贈的防疫物資很快派上了用場,有認識的紐約校友Henry Chen,穿著捐贈的防護服、護目鏡自愿參加一線“不停車”檢測新冠病毒的工作,學醫的夫婦倆在“熱區”為超過550個人做了鼻拭子檢查,兩個兒子則在“冷區”做登記工作,全家人度過了一個不尋常的復活節。
連日來,在Cedars-Sinai醫院忙碌的林永健,已經接收了多批海內外校友組織、華人團體捐贈的防疫物品。其中,有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二院)同學二話不說主動捐贈的2500個口罩;有廣州中山醫85級和94級校友捐贈的防護面罩和防護衣;還有中大、中山醫南加州校友會、南加州高校聯盟、美國華人麻醉醫學會,以及海外中國兒童救助基金會,向其就職的Cedars-Sinai醫院捐贈的各類防護衣、護目鏡、N95口罩、手/鞋套等,這些捐贈的物資除了滿足校友需求,還酌情提供給了當地的8間醫院。“因為專業崗位的原因,我暫時還不需要去支援醫療一線,但我也做好準備了。”接收、分發捐贈物資雖然操了不少心,出了不少力,但林永健沒有絲毫抱怨。來自同胞、鄉親的無私幫助,以及校友、同行的努力付出,讓他感受到醫者仁心、大愛無邊,用自己的話說,就是風雨同舟,We Are All in This Together。
……
類似這樣的海外抗“疫”故事,還有許多許多,或許我們無法一一知曉,但是,足以讓我們明白,抗擊新冠病毒,不分彼此,也沒有國界,我們需要團結,需要合作抗“疫”。在此,也希望身在海外,用各種方式支持防疫工作的僑胞們,務必做好個人防護。答應我們:保重,一起加油!
文:文果
2022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