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謀劃“十二五”發展的關鍵一年。面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和問題,又要充滿信心;既要看到我區經濟總量還不夠大、產業發展還不夠協調、城市建設還不夠完善、社區集體經濟發展還不夠平衡的現狀,又要看到我區良好的區位優勢,把握珠三角以及珠中江一體化發展的歷史機遇,為實現廣大群眾富裕安康的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2010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的“著力調整結構、保增長、促發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增進市民福祉,構建和諧中山;著力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強化政治保障,奮力開創‘三個適宜’新型城市建設新局面”的總體要求,堅持“工業強區、三產興區、文化盛區”發展戰略,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主動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繼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推進“宜業宜居宜游”的現代化山水新區和新型城市板塊建設。
2010年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和調控目標是:全區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10%。全社會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比增10%。國地兩稅收入6.2億元,比增13%,其中國稅3.9億元,比增15%;地稅2.3億元,比增10%。固定資產投資12.3億元,比增20%。實際利用外資2894萬美元,比增3%。一般預算收入1.67億元,比增5.7%。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必須重點抓好以下八項工作。
一、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強化工業基礎
在推動包裝印刷、電子信息和食品等傳統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繼續把工業發展的重心放在裝備制造業,尤其是電梯產業上。一要加快推進電梯產業園區及配套設施建設,力促已簽約項目廠房盡快建成投入使用。二要繼續加強招商引資,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三要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創建品牌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學研相結合,高標準建設產業平臺,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發展壯大。通過電梯這一特色支柱產業的迅速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優化工業結構。
二、加快建設城市商貿區,推動三產提速
按計劃完成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研究,穩步推進第三產業發展。按照“優二進三”戰略,中心片區著力發展餐飲、商貿、物流、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建設以永安酒店為中心的商業核心區。力促并支持永安酒店、永安商城、特色風味食街、御洋商務酒店等建成投入使用;切實解決文筆山大風車、汽貿城、家居建材采購中心及家居賣場、北京積水潭中山骨科醫院等重點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盡早動工建設。此外,要積極引進農業生產大戶,加強農業新機械、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力度,促進我區農業生產向規?;?、集約化方向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高標準建設沙田農業示范小區。
三、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城鄉環境
一要抓緊落實已納入市政府市政工程建設的項目,專人跟蹤落實各項工程的進展情況,力爭盡早開工建設一批、建成投入使用一批,切實改善我區城市基礎環境和投資環境。二要科學制定“三舊”改造規劃,加快舊城鎮、舊村莊、舊廠房改造,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三要加快垃圾中轉站建設速度,對居民生活垃圾實行綜合處理。四要加強現有市政基礎設施的維護管養,加大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投入,向公眾提供良好的市政基礎服務。五要搞好農田水利建設和內河整治工作,按計劃完成北臺溪樹涌段岸墻整治、沙田橫涌護岸砌石等一系列內河整治工程。通過大力推進市政設施的建設,以點帶面推動我區城鄉面貌的整體改觀。
四、大力改善民生保障,保持社會穩定
提高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在全體居民中的覆蓋率,爭取早日實現向“城?!钡倪^渡。繼續大力推進居民就業創業,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進一步營造濃厚的就業創業氛圍,提高全區就業率和創業水平。完成村級統一核算驗收工作,大力促進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引入第三方參與公共服務機制,探索和總結城南、環城和竹秀園三個社區社工服務的試點經驗,為全市全面鋪開社會工作樹立典型。保持狠抓安全生產、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疾病疫病防控的工作態勢,營造安全有序的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提高人口計生服務水平,讓廣大居民安居樂業。武裝及民兵營“四個基本建設”全面達標,征兵工作向連續20年全優單位邁進。繼續推進應急體制機制建設,及時總結示范點經驗,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好綜治信訪維穩中心的作用,堅持利益下移,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抓手,充分尊重歷史,依法、合理、及時解決廣大居民提出的合理訴求,化解社會矛盾,減少社會不和諧因素,保持社會穩定。
五、繼續繁榮社會事業,建設文化南區
在市委、市政府及有關單位的支持下,2010年我區將舉辦中山市華僑文化節。要緊緊抓住這一重要契機,配合市有關部門完成將馬應彪故居改建為華僑歷史文化博物館的相關工作;注重發揮現有文化資源在傳播文化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歷史人文古跡、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做到開發與保護并重;大力支持和培養本土文化人才,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提高全民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落實教師工資“兩相當”,推進“四名工程”、“一鎮(區)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點”和“優質化學校工程”建設,繼續落實“振興初中行動計劃”,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流動人口管理從管理服務向服務管理轉變,全面做好暫住證改為居住證工作,實施好流動人口積分制管理制度,為流動人口服務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精心組織開展好我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配置好檔案硬件設施,按規范做好部門和社區檔案收集、整理、歸檔等工作,建設好區檔案館。確保修志工作進度,力爭2010年完成《南區志》編修工作并出版。
六、堅持節約能源資源,加強生態建設
大力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模式,繼續開展節能減排和節能降耗工作,推廣節能建筑、綠色照明、節約用水、循環利用等重點節能工程,提高能源使用率。落實完成文強洗水、聚和化學、美怡樂食品有限公司3項技改項目,爭做污染減排排頭兵,實現“十一五”總量減排目標。跟蹤落實好生活污水截污收集工程建設,加強水環境綜合治理,改善內河涌水體質量。推進區域規劃環評工作,引導更多的企業入園入區。
七、堅持狠抓基層黨建,促進科學發展
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組織建設,促進黨員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知識素養不斷提高、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責任意識教育,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責任感和大局意識。加強廉潔從政教育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加大干部監督力度,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進一步營造清正廉明的工作氛圍。鞏固兩新組織黨建成果,促進兩新組織發展及其作用的充分發揮,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組織建設。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務黨員長效機制。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堅持走群眾路線,完善聯系群眾制度,創新聯系群眾方式,多辦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好事。
八、切實加強機關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通過不同層次的干部培訓,提高干部員工隊伍素質和機關行政效能。通過完善工作激勵機制,改革員工年終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進一步激發干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完善機關人力資源制度和部門設置,進一步理順各部門及相互之間的職責。通過搭建成長平臺,進一步加強村級后備干部培養。通過大力開展機關節能降耗工作,在全社會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多措并舉提高全體干部員工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提升為公眾提供高效優質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服務型機關。
同志們,做好2010年工作,任務十分艱巨,責任十分重大。讓我們緊緊團結在一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為建設“宜業宜居宜游”的現代化山水新區,實現南區跨越式發展和廣大群眾的富裕安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