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 >

關于南區201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1年預算計劃的報告

信息來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區辦事處 發布日期:2010-12-31 分享: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我區財政工作緊緊圍繞區黨工委、辦事處確定的工作重點和改革目標,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舉措,堅持“生財有道、聚財有方、用財有規”的原則,積極應對“后危機”時期復雜嚴峻的財政經濟形勢,不斷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全區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進步提供了有力保障。下面就南區201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1年預算草案匯報如下:
    一、2010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0年,我區完成財政預算收入64142萬元,完成預算的101.29%。其中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5450萬元,完成預算的102.1%;上級補助收入2875萬元,完成預算的130.92%;基金預算收入完成45812萬元,完成預算的99.59%。
    2010年完成財政支出47069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支出15719萬元,為預算的85.31%;完成基金支出31350萬元,為預算的78.38%。收支相抵,當年結余17073萬元,實現了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2010年,我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構建“宜業宜居宜游”的現代化山水新南區和新型城市的總體要求,堅持“工業強區、三產興區、文化盛區”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經濟建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平安建設取得長足進展,社會綜合治理成效明顯;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我區著重抓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按照“保民生、保運轉、保重點項目”優先支出原則,科學合理安排支出。把財政支出重點放在關注民生和構建和諧社會上,優先扶持涉及民生的社會事業發展項目,保證各項惠民政策和資金落實。確保重點項目的支出得到有力保障。2010年,我區公共財政支出8654萬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比例為55.05%。其中,教育支出2877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75萬元,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1690萬元,醫療衛生支出103萬元,農林水支出1484萬元,環境保護支出55萬元,科學技術支出326萬元,社區公共事務支出1944萬元。
    1、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按照“三個增長”的要求,全年本級教育支出達2877萬元,同比增長12.2%,重點用于全面落實農村九年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義務教育學校在職教師績效工資、退休教師生活補貼,“兩免一補”政策,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公辦中小學“小班化”教育改革取得實效,為人本教育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完成市下達的社會養老保險城鄉一體化任務,10個社區(居委會)、19經聯社(村)實現過渡城保對象約計1.66萬人(含18歲以下),區財政支付7524名中老年人一次性參保補貼1128.6萬元,為386名困難老人提供借款共計399.2萬元。現有3438名老人可享受到較高標準城鎮居民基本養老待遇600元/月,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的愿望。
    3、推進社會工作服務試點工作。竹秀園、環城、城南社區及頤老院作為市社會工作服務試點單位。按照“政府推動、社會事務辦牽頭、部門聯動、資源整合、社會化運作”總體思路,投入資金30多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進社區服務、老人服務、低保家庭服務、社區心理支援服務、老人院社工服務等,探索新時期社區服務的新舉措,為建設全面小康新南區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區社工服務中心開辦11個月以來,共為服務區服務對象建立檔案465個,建案跟進57個;有針對性地開展青年就業、心理健康、增值學習、親子等小組及工作坊共45次;開展社區活動73次。為建設全面小康新南區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
    4、城鄉規劃編制不斷完善。認真貫徹國家和省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部署,以規劃為抓手,重點推進新市鎮建設,突出城鄉規劃前瞻性與高品位。2010年共投入資金750萬元,進行《新農村建設規劃》、《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南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南區生態農業規劃》、《南區近期交通改善規劃》等編制工作,積極探索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路子。
    5、穩步推進惠民工程建設。共投入資金4900多萬元推進民生和市政工程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民生、美化環境。目前已完成非中心區道路瀝青路面維修工程、竹秀園南大街道路維修改造工程、良都小學教學樓加固補強工程、竹秀園小學西校區教學樓自來水管維修改造工程、茶亭路交通設施維護工程、信用社夜景燈光照明安裝工程等。
     6、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共投入農業資金200多萬元,修建硬底化農路2.5公里、砂石農路約5公里、農橋1座、泵站3座、竇閘多座,同時疏河1.5公里,河岸單邊砌石500米、完成低產魚塘整治550畝。投入水利建設資金480多萬元,完成北臺溪樹涌村段岸墻整治、沙田橫涌岸墻整治、沙田新涌岸墻整治、金溪直坑岸墻整治、樹涌大圍內河、正溝坑、黃邊坑、紅旗小河等河涌的清淤整治工程,改善了河堤容易受潮水沖擊損毀、排洪能力差等問題。
     (二)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實現財政收支平衡。認真貫徹執行穩健財政政策,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量財辦事”原則,壓縮一般、保證重點,嚴格控制支出口子,努力實現財政收支平衡。為加強財政資金監管,提高資金運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對納入區財政預算安排的經費、上級專項資金、政府性基金、預算外資金等各類財政資金實行不同撥款程序。通過完善撥付管理辦法,實行收支聯動,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確保各項建設事業正常開展。
    (三)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為加強公共服務的能力,有效制止浪費,提高財政支出決策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促進財政資金結構優化,制定了《南區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南區宣傳經費管理使用辦法》,《南區財政支農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等制度,要求各使用財政專項資金的單位定期向區財政報告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及其效益。屬于區直接支付或轉移支付使用的專項資金,使用單位必須填報《南區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信息反饋表》,當年終決算后,區審計辦依照有關規定對專項資金使用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專項審計,以確保專項資金有效、安全、規范運行。
    二、2011年財政預算草案
    2011年,我區財政工作面臨經濟發展的不確定、不可預見因素較多,我們將穩中求發展,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積極貫徹執行區黨工委、辦事處總體工作思路,以促進經濟持續穩健發展為總目標,以確保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質量為主抓手,全面履行財政服務職責;強化預算執行的嚴肅性和均衡性;切實加強預算管理和財政監督,強化專項資金使用績效。提高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民主理財的水平,努力推動本區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的發展。根據對當前形勢的分析,制定我區2011年預算草案如下:
    (一)2011年全區一般預算草案
    2011年全區財政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按照依法建設、科學理財、民主理財的要求,堅持開源節流、量入為出、突出重點、惠澤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事權明確、結構優化、績效明顯的財政支出管理體制,以及構建嚴格規范的財政監督體系;繼續深化財政改革,以規模績效預算、精細預算為抓手,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和基層建設,促進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有機結合,推進預算公開,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嚴格預算的約束力,提升理財水平,使財政管理逐步走向科學化和精細化。
2011年部門預算的編制重點是:1、明確預算編制的責任主體。2、突出財力分配的公共性。3、細化預算編制,減少預算調整追加。4、實施規模預算,推行項目預算滾動管理。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我區2011年一般預算收支安排如下:
    一般預算收入安排18997萬元,較2010年預算增長9.63%。根據2011年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我區一般預算支出安排18459萬元,較2010年預算增長0.17%,結轉下年538萬元。
    (二)2011年基金預算安排
    2011年基金預算收入17370萬元,其中安排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收入預算170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預算17200萬元。安排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支出30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19160萬元,其中:征地拆遷補償支出5000萬元,土地開發支出1433萬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12502萬元,補助被征地農民支出25萬元,其他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200萬元。動用上年結余1820萬元。
    財政支出的主要項目有:
    1、繼續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著力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推進平安南區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人口管理、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提升廣大群眾的生活素質。2011年,我區安排公共財政支出21085萬元:其中教育3036萬元,科學技術607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183萬元,社會保障與就業1497萬元,醫療衛生216萬元,社區公共事務14033萬元,農林水事務1167萬元,節能環保84萬元,計生262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56%。
    2、著力解決基本民生問題,保障衛生社保支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全區、社區兩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安排基本公共衛生經費216萬元;全面保障弱勢群體最低生活需要,安排社會救濟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等353萬元;安排城鄉居民基本醫療、門診醫療補貼310萬元、促進就業專項資金70萬元。
    3、進一步鼓勵科技創新,鼓勵企業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目標增強自主創新能力。2011年安排科技三項經費600萬元、招商引資經費880萬元,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推進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加快建設創新型產業技術進步體系。積極推進電梯產業基地的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逐步完善電梯產業基地工業園內的基礎配套設施,努力把基地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梯制造基地、檢測基地、研發基地和貿易基地。
    4、推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安排建設資金3000萬元,推進北京積水潭中山骨科醫院建設,力爭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以先進的醫療服務造福于民生,以品牌的核心技術推動同領域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向建黨9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獻禮。
    5、完善城鄉基礎建設。安排資金8000多萬元,投資建設茶亭路道路改造、梅坪至北臺隧道口道路、河埔向西延伸至西環路等道路工程;努力推進太澳高速、中環路、大南路等道路建設以及農田水利建設、內河涌整治、水環境綜合治理等,營造良好的城鄉發展環境。
    三、堅持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財政預算任務。
    為確保完成2011年的預算任務,我們將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確保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質量。確保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質量。這不僅是各級財政的要求,也是我市人大對財政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要求。在編制部門預算過程中,繼續完善規模預算、績效預算、細化預算等三大措施,用科學的理財手段有效控制行政運營成本,合理安排項目預算。通過實行規模預算,合理控制單位用款申報額度,同時做好項目的評估、可行性論證及排序,確保列入年度預算的項目切實可行,另外對跨年度項目要根據項目進度分年安排,減少財政資金沉淀;努力完善績效預算,細化預算,將一些基礎工作做細做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增強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二)強化預算執行的嚴肅性和均衡性。根據全市2011年預算布置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嚴格按照“量入為出,厲行節約”的原則,切實落實各項節約措施,控制預算調整和追加。在執行支出過程中,每月按計劃指標申報經費請撥和報銷,實行專項資金總量控制,全力確保財政運行正常和收支平衡。進一步規范預算調整和預算追加行為,經批復的部門預算,原則上預算項目間不得相互調劑。嚴格執行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規定以及各專項資金使用細則,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安全、有效。我們將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全力以赴組織、統籌、安排好各項資金,為我區的建設和發展做好財力保障,促進經濟社會的良性循環發展。
    (三)強化收支聯動。認真做好各項收入的組織分析工作,及時關注收入變化,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加強收入運行動態監測,完善收入通報制度,確保執收任務指標的完成,確保一般預算收入增長目標順利實現。支出管理方面,繼續通過預算指標和非稅收入雙管控制核撥支出,提高收支進度的合理性和均衡性,達到收支平衡的目標。
    (四)強化專項資金使用績效。繼續實行資金效益情況季度反饋制度,資金使用單位每季度以書面形式報告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和使用效益,實時了解資金的使用情況和使用績效,確保資金發揮最大效用。對資金使用缺乏時效性和績效性的單位將采取通報方式。計劃成立區資金績效評估工作組,定期檢查資金的使用情況,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常務委員會的監督和指導下,我區將不斷提升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民主理財能力,全面提高財政執行效率,確保圓滿完成全區財政收支預算和各項工作任務,為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度作出貢獻。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區辦事處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太仓市| 新丰县| 大竹县| 韩城市| 沙湾县| 清丰县| 衡东县| 静宁县| 晋州市| 乃东县| 新昌县| 宁津县| 日照市| 民和| 将乐县| 离岛区| 黄平县| 东丰县| 呈贡县| 无为县| 梓潼县| 民乐县| 张家川| 呼和浩特市| 松江区| 洞头县| 阳泉市| 咸阳市| 德江县| 西昌市| 南城县| 阳高县| 青神县| 南安市| 江油市| 仲巴县| 台北县| 昌图县| 青田县|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