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文字解讀】《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信息來源: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 發布日期:2022-05-20 分享:

  政策文件:關于印發《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打造以翠亨新區和岐江新城為主的核心支撐區;推進大型商場轉型升級,做旺夜間經濟集聚區;打造孫中山故里、岐澳古道、環鐵城三大文化遺產旅游圈……

  5月20日,中山市發布《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了構建“2+3+4”服務業體系、構建“雙核支撐、多區聯動”空間格局和實施五大工程等發展目標和具體實施路徑。

  按照規劃,到2025年,中山服務業增加值將達到22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約7.5%,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0%。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3%,基本建成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面向灣區的高端公共服務體系和一流公共服務中心。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西翼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


  作為制造業大市,以制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一直是中山發展的重要動力。“十三五”期間,中山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角色進一步凸顯,發展規模逐年擴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1135.2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523.3億元,年均增速達5.5%,高出GDP年均增速2.5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41.9%提升到2020年的48.3%。

  發達的服務業是現代城市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處于產業和城市提速發展階段的中山而言,加快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勢在必行。

  為此,《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西翼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中山計劃推動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0%,基本建成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面向灣區的高端公共服務體系和一流公共服務中心,并形成一批現代服務業總部企業和示范龍頭企業,建成一批關聯度高、根植性強、影響力大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通過實現上述目標,中山服務業發展有望邁上新臺階。

  構建“2+3+4”行業體系


  按照《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山將構建“2+3+4”的服務業行業體系架構,即做強做優現代金融業和商貿流通業兩大支柱行業,突出發展商務會展業、文化旅游業、現代物流業三大重點行業,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健康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四大成長性行業。

  現代金融業被放在了突出位置。《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末,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將達380億元,占GDP比重8.8%以上;本外幣存款余額突破1萬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達到9200億元。

  商貿流通業發展也有較多亮點。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中山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目標為5%左右,建成面向全國的功能齊全、輻射能力強、年成交額超過100億元的專業市場集聚區,打造一批特色商業中心、綜合商業功能區、特色商業街區、夜間消費場景和集聚區。

  商務會展業方面,中山將建設翠亨國際會展中心,做強游博會、家博會、燈博會、家電展、菊花會、花木會等區域精品會展品牌。支持會展業對外開放,打造“1+2+N”會展鏈條,形成以翠亨新區國際會展中心為核心,市博覽中心、火炬區會展中心為承接,各鎮街會展展館為輻射的會展業態。

  文化旅游業方面,中山計劃重點打造孫中山故里、岐澳古道、環鐵城三大文化遺產旅游圈,以及孫中山、岐澳古道、紅色文化、華人華僑等四大主題精品文化遺產游徑,打造一批文旅綜合體,推動中山翠亨歷史文化小鎮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小鎮。

  現代物流業方面,中山將推進交通物流、供應鏈物流與制造業、電子商務、數字經濟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冷鏈物流、生物醫藥物流、跨境電商物流,爭取打造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其中,中山將以設立藥品進口口岸契機,建設大灣區生物醫藥流通中心。

  四大成長性行業方面,科技服務業被放在了首位,“十四五”期間,中山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基本形成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此外,中山將大力發展信息服務業,推動傳統企業“互聯網化”,培育發展大灣區范圍內領先的行業云應用平臺;發展健康服務業,培育引進高端醫療服務,拓展與穗港澳臺醫療合作,以婦產、兒科、眼科、口腔科、呼吸專科、腫瘤、心血管、生育服務、整形美容服務等領域為重點,建設共享醫療支持中心;發展商務服務業,培育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商務領域數字經濟,培育發展專業人力資源服務業等。

  打造翠亨新區、岐江新城兩大核心支撐區

  空間布局方面,《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打造以翠亨新區和岐江新城為主的核心支撐區。同時,圍繞各片區鎮街發展定位、發展基礎和產業優勢,打造“東部兩業融合創新示范區”“西北部生產性服務業標桿區”“南部產城融合優先發展區”“中部科技創新深度合作區”等四個試點示范產業園區,從而形成“雙核支撐、多區聯動”的服務業發展空間格局。

  按照規劃,翠亨新區將以東片區(馬鞍島)為核心打造中央智慧區,重點聚集科創資源與商務資源,建設新區現代商務集聚發展示范區與產業科創資源集聚發展示范區,打造成為中山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

  岐江新城將建設國際型服務中樞,推進中山站、中山北站兩個TOD商務圈建設,打造世紀大道金融商務發展帶。

  四個試點示范產業園區方面,東部兩業融合創新示范區范圍包括火炬開發區全域,重點發展服務先進裝備制造、健康醫藥、光電、超高清視頻、智能終端和信創等產業的生產性服務業。

  西北部生產性服務業標桿區范圍包括小欖鎮、東鳳鎮、古鎮鎮、黃圃鎮、三角鎮、南頭鎮、橫欄鎮、阜沙鎮街域,重點發展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檢驗監測、創意設計、現代物流、工業互聯網等生產性服務業。

  南部產城融合優先發展區范圍包括坦洲鎮、三鄉鎮、神灣鎮街域,重點依托規劃的中山南站推進站產城一體化開發,建設為集產業、服務、生活于一體的產城融合發展區。

  中部科技創新深度合作區范圍包括南區街道、大涌鎮與板芙鎮街域。該區域將以中山科技創新園為核心,建成集“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高新技術產業集聚”于一體的城市功能區,打造“激光、超低溫等領域原始創新和未來產業發展策源地”和“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區”。

  復制推廣自貿區改革創新經驗

  為推動服務業發展目標實現,《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企業培優育強、數字經濟賦能、兩業融合發展、服務消費升級、擴大開放協同五大工程,這成為中山實現未來五年服務業發展目標的路徑。

  中山將加強服務業骨干企業培育力度,培育一批成長性高、爆發力強、潛力大的優質服務企業,并重點圍繞信息技術服務、科技服務、數字貿易、現代物流、現代金融、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規劃建設一批產性服務業集聚區。

  中山將加快推動服務業數字化升級,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建設一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和工業設計中心,打造一批兩業深度融合的優勢產業鏈條、新型產業集群、融合示范載體和產業生態圈。

  推動服務消費升級和區域合作也是未來五年中山服務業工作的重點。中山計劃推動市內傳統大型商場轉型升級,做旺步行街、商業街等夜間經濟集聚區,打造一批旅游名鎮、名村和休閑示范農莊等消費品牌。在區域互動方面,中山計劃加強與前海、橫琴合作區以及珠海、江門、廣州、佛山等地的跨區域服務業合作,推動與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復制推廣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帶動全市服務業能級壯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南城县| 陕西省| 德钦县| 永川市| 巴东县| 乳源| 玛纳斯县| 菏泽市| 杨浦区| 宁陵县| 周宁县| 蕉岭县| 南安市| 五家渠市| 共和县| 潍坊市| 澜沧| 高尔夫| 高阳县| 栾川县| 当阳市| 吴旗县| 南昌县| 乐平市| 麦盖提县| 哈密市| 松滋市| 崇文区| 南安市| 丘北县| 淮北市| 甘孜| 滦南县| 阳山县| 上栗县| 伊吾县| 弥勒县| 陕西省| 梅州市|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