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所在位置: 政務公開 > 規范性文件

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意見

信息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05年05月04日

火炬區管委會,各鎮政府、區辦事處,市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國發[2004]10號,以下簡稱《綱要》)、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意見》(粵府[2004]83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職責分工的通知》(粵府辦[2004]102號)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快我市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進程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各級、各部門依法行政的意識明顯增強,執法水平不斷提高,政府法制建設有效推進,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依法行政工作尚未完全適應新形勢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與建設法治社會、法治政府及和諧社會的目標仍有差距?!毒V要》確定的未來十年建設法治政府的宏偉目標,是指導各級政府依法行政的綱領性文件,貫徹落實《綱要》,推進依法行政,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戰略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對建設“和諧中山”、“誠信中山”、“法治社會”的重要意義,把落實《綱要》,推進依法行政作為政府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全局性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  ?。ㄒ唬┲笇枷?。   堅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維護法制統一,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把推進依法行政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有機結合起來,依法履行職責,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建設法治型、服務型政府。  ?。ǘ┕ぷ髂繕?。   依法履行職責,切實把政府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建設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和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的行政決策機制,健全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和防范、化解社會矛盾的機制,增強應對突發事件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力爭到2007年全市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實現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標。   三、主要任務、措施和職責分工   (一)轉變政府管理職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1、深化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投資環境,搞好城市經營。按照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改革政府對企業投資管理制度,合理界定政府投資職能,改進城市經營管理方式,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享有收益和誰承擔風險”的原則,實行城市公共資源市場化、產業化經營(特許經營),實現投資、建設、監管、運營四分離,為各類投資主體創造平等、公平的市場投資發展環境和市場準入環境(由市國資委會同財政局、法制局、發展和改革局、建設局、經貿局、規劃局、交通局等部門實施)。   2、完善各類市場監管制度,強化市場監管職能。打破行業壟斷,保證市場監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重點加強市場流通領域重點商品質量安全、知識產權市場、中介服務市場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行業的監管,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和市場秩序(由市經貿局會同工商局、國稅局、物價局、地稅局、交通局、質監局、衛生局、農業局、文化局、科技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建設局、規劃局、供電、電信、金融辦等部門實施)。   3、加快對行業組織和中介機構的引導和規范,強化行業自律監管職能。各部門應與所屬的檢驗、檢疫機構以及經濟類行業組織、中介機構徹底脫鉤,將市場機制能夠自我調節的事項或行業組織能夠自律解決的事項,逐步轉移給行業中介組織承擔,加強對行業中介機構的監管(由市發展和改革局會同民政局、市編辦、財政局、審計局、司法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建設局、工商局、科技局、經貿局、外經貿局、教育局、統計局等部門實施)。   4、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全面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加快建設和整合電子政務網絡,推進政府網上并聯審批,實現政務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方便人民群眾。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事項外,都應依法予以公開,并為公眾查閱提供便利條件(由市監察局、發展和改革局、信息產業局等有關部門實施)。   5、完善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落實“民心”工程。建立健全農村基本養老、醫療保障救助、住房解困、教育救助、法律援助和生活困難救助等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和勞動保障體系。落實全民安居、促進就業、農民減負增收、教育扶貧、全民安康、濟困助殘、治污保潔等“民心工程”。加強對拖欠工資、工傷賠付及勞動用工合同的監管(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教育局、衛生局、司法局、環保局、民政局等部門實施)。   6、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預警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確保社會穩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領導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把抓社會治安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能力和實績列入干部實績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由市府辦組織有關部門實施)。   7、完善依法行政的財政保障機制。完善集中統一的公共財政體制,逐步實現規范的部門預算,統籌安排和規范使用財政資金,提高使用效益。清理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政府非稅收入。行政機關不得設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庫”。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必須全部上繳財政,嚴禁以各種形式返還。行政經費統一由財政納入預算予以保障,并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由市財政局、審計局、監察局組織實施)。   8、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實現行政管理目標和方式從傳統的行政強制型向服務型、指導型、合作型的多元化管理方式轉變,運用間接管理、動態管理和事后監督管理等手段對經濟和社會事務實施管理。充分發揮行政規劃、行政指導、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由市發展和改革局會同市編辦、法制局等部門實施)。  ?。ǘ┙⒔∪茖W民主決策機制。   1、依法界定各級政府、各部門的行政決策權,完善政府內部決策規則、決策程序以及監督制度和機制,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由市府辦組織市發展和改革局、市編辦、法制局等部門實施)。   2、完善行政決策程序。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決策事項、依據和結果要公開,公眾有權查閱。涉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事項以及專業性較強的決策事項,應事先組織專家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社會涉及面廣,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事項,應向社會公布,或通過舉行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重大行政決策在決策過程中要進行合法性論證。(由市府辦組織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府研究室、法制局等部門實施)。   3、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決策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制度。行政機關應確定機構和人員,定期對決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與反饋,并適時調整和完善有關決策。加強對決策行為的監督,完善行政決策監督制度和機制,明確監督主體、監督內容、監督對象、監督程序和監督方式,實現決策權和決策責任相統一(由市府辦組織發展和改革局、市府研究室、法制局等部門實施)。  ?。ㄈ┨岣咧贫冉ㄔO質量。   1、擴大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公眾參與程度,建立健全專家咨詢論證制度。建立規范性文件專家咨詢論證制度和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制度,重大政府規范性文件草案應先由草擬單位組織各有關部門、各鎮區和行政相對人,召開意見征詢會、聽證會或座談會,法制局參與論證,經聽取各有關方面意見后再依法定程序報送市法制局審核。起草作為行政管理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草案,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意見(由市法制局會同有關部門實施)。   2、建立規范性文件科學審查監督機制,提高規范性文件質量。 依照國務院《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和《廣東省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建立規范性文件民主、科學審查程序制度,統一審查發布制度。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制定政府規范性文件,市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經市政府法制機構審查后由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部門規范性文件須經政府法制機構進行前置審查;各鎮政府(區辦事處)、經授權行使執法權的組織應將本單位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報政府法制機構備案,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審;規范性文件須通過新聞媒體、中山市人民政府政報和政府網站公布后才能實施(由市法制局會同有關部門實施)。   3、建立健全規范性文件修改和廢止的工作制度以及定期清理和定期評價制度。規范性文件頒布實施后,制定機關、實施機關要實行定期全面清理與不定期個別清理相結合,規范性文件與國家新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明顯抵觸的,須在6個月內進行修改或清理。實施機關應將評估意見報告制定機關,制定機關要定期對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由市法制局組織相關部門實施)。  ?。ㄋ模├眄樞姓谭w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1、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按照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原則,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試點工作,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重新調整、綜合部門管理職能,抓好對各部門行政職能特別是行政許可、行政登記、行政征收、行政收費、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政執法權的依法核準、界定和公告工作(由市編辦會同發展和改革局、法制局、國土資源局、公安局、物價局等部門實施)。   2、規范執法程序,確保行政機關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作出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不利的行政決定前,應告知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并給予其陳述和申辯的機會;作出行政決定后,應告知行政管理相對人依法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對重大事項,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依法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組織聽證。行政機關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應在行政決定中說明理由(由市監察局、法制局會同有關部門實施)。   3、建立健全有關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有關監督檢查記錄、證據材料和執法文書進行立卷歸檔(由市法制局會同有關部門實施)。   4、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主體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制度。清理、確認并向社會公布行政執法主體,依法界定執法職責。行政機關設立的臨時機構不得對外行使執法權,非行政機關組織未經法律法規授權,不得行使行政執法權。實行行政執法人員上崗資格制度,沒有取得執法資格的不得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由市編辦會同監察局、法制局等部門實施)。   5、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依法界定執法職責,科學設定執法崗位,規范執法程序。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和執法過錯或者錯案責任追究制。探索建立行政執法績效評估、獎懲機制和辦法,把依法行政情況作為考核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重要內容(由市考核辦、糾風辦會同編辦、人事局、法制局、監察局等部門實施)。   (五)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會矛盾的機制。   1、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落實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責任制。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等方法,積極探索解決民事糾紛和勞動爭議的新機制,完善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調解、行政機關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保障監察等制度,建立信訪、行政復議、行政執法監督和行政訴訟銜接機制及社會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分析、通報、歸口辦理、掛牌督辦等制度,及時發現和化解各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努力把矛盾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由市司法局會同信訪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實施)。   2、完善信訪工作機制和制度。按照“定期排查,基層化解;領導包案、干部下訪;面對面做群眾工作,直接調處社會矛盾”的思路,建立信訪工作長效機制,健全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信訪工作考核制、信訪機構與查處機構聯合調查制、行政機關負責人或人大代表接待人民群眾來訪、下訪和約訪人民群眾及重大信訪案件督辦制度,依法、合理解決信訪反映的實際問題。對可以通過復議、訴訟等法律程序解決的信訪事項,行政機關應當告知信訪人、舉報人申請復議、提起訴訟的權利,引導當事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由市信訪局、監察局組織實施)。  ?。┩晟菩姓O督長效機制,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   1、完善并嚴格執行行政賠償和補償制度。探索建立行政賠償聽證協商和解制、行政補償制和行政賠償個人追償制,健全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制、行政賠償由政府法制機構先行審查制、行政復議監督制和行政復議案卷當事人查閱制(由市法制局、財政局組織實施)。   2、創新層級監督新機制,強化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上級行政機關要建立經常性的監督制度,政府法制機構代表本級政府行使行政執法監督權,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監督。對重大事項的處理結果應報同級人民政府(由市監察局、法制局組織實施)。   3、健全專門監督和社會監督機制,形成監督合力。各級行政機關要積極配合監察、法制、檢察、法院、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接受專門機關依法監督和人大的法律監督以及政協的民主監督,自覺接受人大及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向其報告工作,接受執法檢查和工作質詢,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或建議,虛心聽取人大及政協的批評、意見和建議。健全群眾舉報、投訴、新聞媒體監督制度,對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調查核實,及時處理(由市府辦、監察局、審計局、信訪局等部門組織實施)。   (七)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和能力。   1、建立領導干部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領導干部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依法行政知識培訓,強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通用法律知識及專門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探索對領導干部任職前實行法律知識考試制度(由市人事局會同法制局、普法辦、行政學院等部門實施)。 2、加強普法和法制宣傳,增強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觀念和意識,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培育與建設法治政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由市司法局會同有關部門實施)。   四、今年我市依法行政的重點 (一)認真抓好憲法、行政許可法和《綱要》、《信訪條例》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工作,使各級行政機關和廣大干部群眾牢固樹立憲法意識,強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觀念(由市普法辦、人事局、法制局、信訪局組織實施)。 (二)建立健全有關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有關監督檢查記錄、證據材料和執法文書進行立卷歸檔,市人民政府每年開展一次行政執法案卷評查(由市法制局組織實施)。 (三)貫徹落實《廣東省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規定》,建立和推行政府對其所屬部門規范性文件前置審查和統一發布制度,切實加強對抽象行政行為的監督(由市法制局組織實施)。 (四)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主體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制度,清理、確認并向社會公布行政執法主體(由市編辦、人事局、法制局組織實施)。 (五)建立健全行政許可法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制度。落實行政許可公示制度、聽證制度、監督檢查,規范行政許可行為,落實行政許可責任追究制度(由市府辦組織監察局、法制局、人事局、發展和改革局、財政局、物價局等部門實施)。   五、采取有力措施,確保依法行政目標、任務的完成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市政府成立貫徹落實《綱要》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市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市長、秘書長擔任,成員由市政府辦公室、監察局、法制局、發展和改革局、信訪局、考核辦、糾風辦、國資委、金融辦、人事局、財政局、物價局、公安局、交通局、司法局、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質監局、民政局、環保局、城管執法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衛生局、教育局、科技局、安監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計局、經貿局、外經貿局、公安消防局、建設局、規劃局、國土資源局等部門的主要領導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法制局,辦公室主任由市法制局局長擔任。各鎮區、各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本地區、本部門貫徹落實《綱要》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制定措施,分步推進。各鎮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落實《意見》的具體辦法,并按要求及時形成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確定不同階段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依法行政,確?!毒V要》和《意見》全面貫徹落實。各鎮區、各部門依法行政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要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查備案,由市法制局匯總、充實、完善后報市政府批準,形成我市的依法行政五年規劃。 (三)強化宣傳,搞好培訓。各鎮區、各部門要抓緊制定宣傳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大眾傳媒向社會廣泛宣傳《綱要》和《意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以及依法行政的典型經驗,把思想統一到《綱要》和《意見》的精神上來。要將《綱要》宣傳納入“四五”普法工作,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廣泛宣傳。要帶頭學習和掌握《綱要》,深刻領會《綱要》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繼續完善領導干部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市人事局在組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培訓時,要增加學習《綱要》內容;市法制局在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培訓時,也要增加《綱要》內容;各級行政機關要組織好本機關內部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有關部門要做好相應的組織和考核工作。  ?。ㄋ模┞鋵嵷熑?,務求實效。各鎮區、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作為本地區、本部門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增強貫徹實施《綱要》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對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領導。市監察局、法制局要認真做好監督檢查、協調服務、政策指導和情況交流工作,充分發揮專門監督和參謀助手作用。各鎮政府(區辦事處)應于每年11月中旬向市政府和本級人大報告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情況;市政府各部門應于每年11月中旬向市政府報告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情況;市政府于每年11月底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省政府報告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情況。建立《綱要》貫徹落實情況的督查制度,市政府定期對下級行政機關貫徹落實《綱要》和《意見》的情況進行督查,定期考察相關責任單位及其責任人,并將《綱要》和《意見》的貫徹落實情況納入市直機關和鎮區黨政領導班子工作實績和行政執法人員行政執法責任制考評體系。市政府適時召開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會議,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推動我市依法行政工作深入開展。對貫徹落實《綱要》不力的,要嚴肅紀律,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對有效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市政府將給予通報表彰。    二○○五年五月四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河县| 洛扎县| 聊城市| 新乡县| 政和县| 马龙县| 博野县| 依安县| 夏津县| 两当县| 阿坝县| 白银市| 武鸣县| 长乐市| 资源县| 寿光市| 博客| 郓城县| 商都县| 高唐县| 玉屏| 定兴县| 汤阴县| 松原市| 杂多县| 固原市| 肇源县| 连城县| 三原县| 潞城市| 满城县| 南丹县| 房产| 灵璧县| 隆尧县| 贵州省| 玉门市| 余江县| 谷城县| 平泉县|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