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所在位置: 政務公開 > 規范性文件

中山市墻體材料革新管理規定

信息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03年04月28日

中府[2003]59號,2003年4月28日頒布

  第一條 為推進新型墻體材料革新工作,鼓勵發展新型墻體材料,限制生產和使用實心粘土磚,保護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節約能源,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新型墻體材料,系指除粘土實心磚以外的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和產品質量標準的建筑墻體材料。孔洞率或廢渣摻入量達到國家和省規定比例的粘土墻體材料視為新型墻體材料。
第三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從事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以及墻體材料生產、經銷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四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主管新型墻體材料革新工作的職能部門,負責對本市建設工程墻體材料革新進行監督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墻體材料革新有關政策、法規;
(二)組織制定和實施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發展規劃和計劃;
(三)組織查處違規生產、經營、使用粘土墻體材料的行為;
(四)征收、返還、統籌安排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以下簡稱專項基金);
(五)組織推廣使用新型墻體材料;
(六)參與新型墻體材料產品的認定;
(七)查處違反墻體材料革新有關政策、法規的行為。
市發展計劃、財政、經貿、規劃、國土、科技、農業、林業、環保、質監、工商、稅務等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做好新型墻體材料革新工作。
第五條 市建設、科技和經貿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和安排新型墻體材料產品的開發研究,支持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提供更多的替代粘土實心磚的產品。
第六條 市發展計劃、科技、經貿、國土等行政主管部門和金融部門對新型墻體材料的生產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應當從立項、貸款、用地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對生產新型墻體材料的企業,可按照國家規定減免有關稅費。
第七條 生產和使用新型墻體材料,應當堅持節約土地資源、節約能源、合理利用廢渣、有利于健康、保護環境的原則,并須滿足建筑結構、施工、使用功能和建筑節能的要求。
第八條 企業生產的新型墻體材料,應當符合產品質量標準。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執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并報市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和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沒有產品標準或質量達不到標準的墻體材料,不得生產和銷售。
新型墻體材料進場后應按有關規定送具有相應資質的質量檢測部門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才能使用。
第九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使用的新型墻體材料,應當是國家公布的新型墻體材料目錄中的產品,并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使用國家公布的新型墻體材料目錄以外的新型墻體材料,應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質量技術監督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認定方可作為新型墻體材料使用。
第十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新建、改建、擴建實心粘土磚生產線和實心粘土磚廠。各鎮政府(區辦事處)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不得擅自批準新建、改建、擴建實心粘土磚生產線和實心粘土磚廠。對現有的實心粘土磚生產企業,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控制其用地面積,并會同市經貿、建設、工商、環境保護、農業等部門按照逐年減少的原則核定其年產量,粘土實心磚生產企業不得突破規定的年產量。
鼓勵粘土實心磚生產企業逐步轉產新型墻體材料或者其他產品。
停產關閉的粘土實心磚生產企業必須履行土地復墾義務。
第十一條 石岐區、東區、南區、西區范圍內自2003年7月1日起,火炬開發區及各鎮范圍內自2004年7月1日起,新建、改建、擴建的建構筑物(包括臨時建筑)的非承重墻體、圍墻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但私人修建自用且面積小于500平方米的住宅除外。
第十二條 禁止使用粘土實心磚的建設工程,其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應當嚴格遵守有關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的規定。
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中應自覺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和按規定繳納專項基金,不得以任何理由指定設計、施工單位選用實心粘土磚進行設計、施工。
設計單位在設計過程中應當采用新型墻體材料,并嚴格按照新型墻體材料的標準和技術規程進行設計,在設計圖上標明所使用的新型墻體材料品種和施工技術要求。
施工單位應當按設計圖紙要求選用新型墻體材料,并按照新型墻體材料的施工技術規程進行施工。施工單位的墻體砌筑及抹灰作業人員應經上崗培訓。
監理單位必須按照新型墻體材料技術法規、標準、設計文件對墻體工程實施監理,并必須按標準對墻體工程組織驗收,墻體工程質量應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范的要求。
第十三條 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或個人在工程開工前,應當按照工程概算確定的建筑面積(圍墻按自身面積)每平方米8元的標準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預繳專項基金,未按規定預繳專項基金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手續。
第十四條 下列建設工程項目經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可以免繳專項基金:
(一)道路、橋梁、航道、給排水設施工程項目;
(二)農田水利項目;
(三)環境污染治理和廢水、廢氣、廢渣綜合利用工程項目;
(四)非營利性社會福利工程項目;
(五)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項目;
(六)列入文物保護的古建筑修繕工程項目;
(七)國家或省規定的其他工程項目。
除上款規定情形外,未經市人民政府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批準減繳、免繳、緩繳專項基金。
第十五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委托火炬開發區及各鎮建設管理部門代征鎮區范圍內建設項目的專項基金。
第十六條 專項基金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銀行開設“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帳戶集中存儲并進行管理。
代征單位須在每月10日前將專項基金(含利息)轉到“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帳戶。代征單位代征手續費按實際代征繳入國庫的2‰比例,由市財政部門計提和撥付,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第十七條 建設單位繳交的專項基金可根據建設工程使用新型墻體材料數的比例予以全部或部分返退。建設單位應在主體工程竣工驗收完畢后30日內,憑購進新型墻體材料原始憑證等資料,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返還專項基金申請,經市建設、財政行政管理部門核實后,按建設工程實際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的比例辦理專項基金清算手續:
(一)新型墻體材料使用比例達到100%的,專項基金予以全額返退;
(二)新型墻體材料使用比例為90%到100%(不含本數)的,返退90%的專項基金;
(三)新型墻體材料使用比例為70%到90%(不含本數)的,返退70%的專項基金;
(四)新型墻體材料使用比例為50%到70%(不含本數)的,返退50%的專項基金;
(五)新型墻體材料使用比例低于50%(不含本數)的,專項基金不予返退。
對達到規定比例的建設工程,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按規定返還專項基金。
返還的專項基金應當充抵工程成本,未退部分專項基金計入建設工程成本。
過期不申報返退專項基金的,一律不予補退。
第十八條 專項基金不得向施工單位重復收取,也不得在新型墻體材料銷售環節征收,嚴禁在專項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證金或押金。
第十九條 建設單位不繳交專項基金和不辦理施工許可手續擅自開工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建設,督促其補繳應繳的專項基金,并從擅自開工之日起,按日加收應繳未繳專項基金額3‰的滯納金。對欠繳專項基金的工程項目,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竣工驗收備案。
第二十條 建設單位虛報建筑面積以及新型墻體材料購進數量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代征單位責令其改正,并限期補繳應繳的專項基金,并從開工之日起,按日加收補繳專項基金額3‰的滯納金。
第二十一條 征收專項基金,應使用市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政府性基金專用票據。
第二十二條 專項基金屬于政府性基金,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接受市財政和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截留、透支、挪用專項基金。
第二十三條 專項基金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安排使用,并在每年年底編制下年度專項基金用款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二十四條 預繳和不予返還的專項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一并轉入專項基金。
專項基金(包括滯納金)必須專款用于墻體材料革新事業,使用范圍包括:
(一)引進、新建、擴建、改造新型墻體材料生產線工程項目的貼息;
(二)新型墻體材料的科研、開發和推廣使用;
(三)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宣傳、培訓、調研和信息交流;
(四)新型墻體材料使用量核驗經費;
(五)新型墻體材料革新工作的獎勵經費;
(六)專項基金征收手續費;
(七)與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有關的其他開支。
第二十五條 對在新型墻體材料開發、推廣、應用和管理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市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六條 專項基金征收單位不按規定征收專項基金,不按規定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政府性基金專用票據,截留、擠占、挪用專項基金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其改正,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墻體材料革新管理規定的單位和個人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規定,涉及土地、礦產、環境保護、工商和質量技術監督管理的,由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
第二十九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新型墻體材料革新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 本規定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陆川县| 三台县| 砀山县| 甘南县| 离岛区| 探索| 白朗县| 广南县| 仙桃市| 永春县| 乌审旗| 江北区| 大理市| 浠水县| 龙州县| 伊通| 晋江市| 静安区| 修水县| 广安市| 奉节县| 七台河市| 沾益县| 廉江市| 镇康县| 马边| 昌邑市| 宜兰市| 年辖:市辖区| 雅安市| 中山市| 措美县| 沛县| 体育| 镇原县| 深州市| 太原市| 平武县| 扎兰屯市|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