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所在位置: 政務公開 > 規范性文件

關于修訂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實施細則的通知

信息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06年01月13日

火炬區管委會,各鎮政府、區辦事處,市屬各單位 :
    根據《關于修訂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通知》(中府〔2005〕192號)的精神,對《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中科發〔2004〕3號)進行修訂,現予公布。

                                              中山市科學技術局 
二○○六年一月十三日

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做好我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保證市科學技術獎的評審質量,根據《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以下簡稱獎勵辦法)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適用于市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評審、授獎等各項活動。
    第三條  市科學技術獎勵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鼓勵自主創新和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緊密結合;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加速“科教興市”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第四條  市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評審和授予,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干涉。市人民政府維護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權威性和嚴肅性。
    第五條  市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及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方面做出創造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中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一般不得作為市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各行政部門一般不得作為市科學技術獎的候選單位。
    第六條  推薦市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必須是在我市轄區內研究開發、應用推廣,或者是我市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或完成人與國內外合作研究開發的,在知識產權、完成單位及完成人等方面無爭議的成果。
    第七條  獎勵辦法第六條所稱“科技成果評價”,是指通過鑒定、評審、評估、驗收、專利確認、行業審定等方法,對科技成果的學術、技術價值和實用價值進行確認、評定的行為。
    第八條  市科學技術獎是授予單位或個人的榮譽,授獎證書不作為確定科學技術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
    第九條  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由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組成,主任由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長擔任,副主任由科學技術行政部門的負責人擔任。在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下設市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以下稱科技獎辦公室),負責獎勵日常工作。
    第二章  獎勵范圍和標準
    第一節  科技重大貢獻獎
    第十條  獎勵辦法第八條(一)款所稱“在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或對科技和經濟發展有突出貢獻”,是指申報人在科學技術活動中,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取得系列或者特別重大技術發展、技術創新,并在近3年里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專利金獎,或省科學技術獎二、三等獎、省專利金獎共2次以上,或市級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共3次以上的,申報人應是獲獎項目的第一完成人,且對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
    第十一條  獎勵辦法第八條(二)款所稱“在科技成果轉化、實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或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是指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化,推動了該領域技術的跨越發展,由其科技成果為主要技術的產品銷售后,申報當年實現上交稅收1000萬元以上的。
    第十二條  市科技重大貢獻獎不分等級,每年授獎人數不超過2名。
    第二節  科學技術進步獎
    第十三條  獎勵辦法第九條(一)款所稱“技術發明項目”,是指經過實施、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應用技術成果;所稱的“產品”,包括各種儀器、設備、器械、工具、零部件、藥品、生物新品種以及日用品等;“工藝”包括工業、農業、醫療衛生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的各種技術方法;“材料”是指用各種技術方法獲得的新物質;“系統”是指產品、工藝和材料的技術綜合,僅依賴個人經驗、技能和技巧而又不可重復實現的技術,不屬于技術發明的范疇。
    獎勵辦法第九條(一)款所稱“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是指該項技術發明同國內外已有同類技術相比較,其技術思路有創新,技術上有實質性的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主要性能(性態)、技術經濟指標、科學技術水平及其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和意義等方面綜合優于同類技術。
    獎勵辦法第九條(一)款所稱“前人尚未發明、尚未公開”,是指該項技術發明為國內外首創,或者雖然國內外已有,但主要技術內容尚未在國內外各種公開出版物、媒體及各種公眾信息渠道上發表或者公開,也未曾公開使用;或者該技術發明人擁有國家授予的發明專利權和發明專利證書。
    獎勵辦法第九條(一)款所稱“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是指該項技術發明成熟,并實施應用一年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十四條  獎勵辦法第九條(二)款所稱“技術開發項目”,是指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中,完成具有經濟效益的產品、技術、工藝、材料、設計和生物品種等,并應用推廣的科學技術成果。
    第十五條  獎勵辦法第九條(三)款所稱“社會公益性項目”,是指在標準、計量、質量、科技信息、科技檔案等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和環境保護、醫療衛生、自然資源調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災害監測預報防治等社會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取得的重要成果,經過實踐檢驗,創造顯著社會效益,并應用推廣的科學技術成果。
    第十六條  獎勵辦法第九條(四)款所稱“重大工程項目”,是指列入中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重大綜合性基本建設工程、科學技術工程等工程項目。
    第十七條  科技進步獎候選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設計項目的總體技術方案中做出重要貢獻;(二)在關鍵技術和疑難問題的解決中做出重大技術創新;(三)在成果轉化應用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四)在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第十八條  科技進步獎候選單位應當是在項目研制、開發、投產、應用和推廣過程中提供技術、設備和人員等條件,對項目的完成起到組織、管理和協調作用的主要單位。
    第十九條  科技進步獎候選人或者候選單位所完成的項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技術創新性突出在技術上有重要的創新,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進行自主創新,形成了產業的主導技術和拳頭產品,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二)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顯著所開發的項目經過一年以上的實施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了技術創新的市場價值,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推動行業科技進步作用明顯項目的轉化程度高,解決了行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關鍵問題,提高了行業的技術水平、競爭能力和系統創新能力,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升級及產品的更新換代,對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大作用。
    第二十條  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每年授獎項目不超過90項。
    第二十一條  科技進步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或者候選單位所完成的項目進行綜合評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評定標準如下
    (一)技術發明項目
    屬國內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明,推動了本領域和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或者技術思路獨特,技術上有重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國內領先以上水平,已產生了重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屬國內外首創,或者雖然國內外已有、但尚未公開的重大技術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進步有較大的推動作用;或者技術思路新穎,技術上有較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國內先進水平,已產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屬國內外首創,或者雖然國內外已有、但尚未公開的技術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進步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或者技術思路新穎,技術上有一定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省內領先水平,已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可以評為三等獎。
    (二)技術開發項目
    在技術上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先進以上水平,成果轉化程度高,成為本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對本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重大作用,已創造了重大的經濟效益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在技術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省內領先水平,成果轉化程度較高,對本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有較大作用,已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在技術上有一定創新,技術有一定難度,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省內先進水平,成果轉化程度較高,對本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有一定作用,已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的,可以評為三等獎。
    (三)社會公益項目
    在技術上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學術、技術指標達到國內先進以上水平,已在本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對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在技術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學術、技術指標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已在本行業得到較廣泛應用,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對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有較大作用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在技術上有一定創新,技術有一定難度,總體技術水平、主要學術、技術指標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已在本行業內有應用,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對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評為三等獎。
    (四)重大工程項目
    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先進以上水平,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推動本領域的科技進步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推動本領域的科技進步有較大作用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有一定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推動本領域的科技進步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評為三等獎。
    第二十二條  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對單項授獎人數和授獎單位數實行限額制。一等獎的每項人數不超過15人,單位不超過10個;二等獎的每項人數不超過10人,單位不超過10個;三等獎的每項人數不超過7人,單位不超過5個。
    第三節  科技合作獎
    第二十三條  市科技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授獎項目不超過10項。
    第二十四條  獎勵辦法第十條(一)款是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術開發機構在與我市開展雙邊或者多邊科研合作中對我市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市外組織和個人。
    第二十五條  獎勵辦法第十條(二)款是指在引進先進、消化吸收技術、促進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中,對我市社會、經濟、科學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市外組織和個人。
    第二十六條  獎勵辦法第十條(三)款是指在技術、人才引進、科技信息服務、技術轉讓、咨詢、評估、培訓等科技服務工作中,對我市經濟、社會、科學技術做出突出貢獻的市外組織和個人。
    第二十七條  被授予科技合作獎的人員或者組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合作研究、開發、引進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對我市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并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
    (二)在傳授先進科學技術、提出重要科技發展建議與措施、培養科技或者管理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推進了我市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并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三)在促進科技交流與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并對我市的科學技術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第三章  推薦
    第二十八條  獎勵辦法第十四條(二)款所稱“其他單位”,是指經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認定,具備推薦條件的市直屬事業單位、市有關部門及其他特定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
    第二十九條  推薦單位和推薦人推薦市科學技術獎的申報人、申報單位,應當征得申報人和申報單位的同意,填寫市科技行政部門制作的統一格式的推薦書,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或者評價材料。推薦書及有關材料應當完整、真實、可靠,符合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申報材料要求。
    第三十條  凡存在知識產權以及有關完成單位、完成人員等方面爭議的項目,在爭議未解決前不得推薦參加市科學技術獎評審。
    第三十一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取得有關許可證,且直接關系到人體健康和社會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的項目,如動植物新品種、實驗動物、食品、藥品、基因工程技術和產品等,在未獲得主管行政機關批準之前,不得推薦參加市科學技術獎評審。
    第三十二條  經評定未授獎的項目,在以后的研究開發活動中獲得新的實質性進展,并符合獎勵辦法及本細則有關規定條件的,可以按照規定的程序重新推薦。
    第三十三條  符合獎勵辦法第十四條及本細則規定的推薦單位和推薦人,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科技獎辦公室提交推薦書及有關材料。科技獎辦公室應依據中山市科學技術獎勵申報要求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對不符合規定的申報材料,要求申報單位和申報人在規定的時間內補正,逾期不補正或者經補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提交評審并退回申報材料。
    第四章  評審機構
    第三十四條  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一)負責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評出市科學技術獎勵項目、獎勵人員、單位和獎勵等級;
    對市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研究解決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中出現的其他問題。
    第三十五條  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共19至25人。主任委員由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人擔任,設副主任委員3人,秘書長1人,委員由科技、經濟等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和行政部門領導組成,其人選由有關部門推薦,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審核提出,由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聘任。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實行聘任制,每屆任期1年,評審委員會委員原則上每屆替換13人以上。
    第三十六條  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下設中山市科技重大貢獻獎評審組、科學技術進步獎各學科(專業)評審組和中山市科技合作獎評審組,負責市科學技術獎各獎項的初評工作,初評結果報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
    第三十七條  中山市科技重大貢獻獎評審組設組長1人、副組長1人、成員若干人。成員由市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和有關專家組成。
    中山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各學科(專業)評審組設組長1人、副組長1人、成員若干人,成員由各學科(專業)專家組成。
    中山市科技合作獎評審組設組長1人、副組長1人、成員若干人。成員由市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和有關專家組成。市科技行政部門建立評審專家庫,從專家庫中選聘專家組成各評審組,專家庫實行動態管理。
    第三十八條  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各評審組的評審專家、以及有關工作人員應當對候選人和候選單位所完成項目的技術內容及評審情況嚴格保守秘密。
    第五章  評審
    第三十九條  按照本細則第三十三條,對形式審查合格的推薦材料,由科技獎辦公室提交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設立的相應評審組或者組織具有評審資格的同行專家進行初評,市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根據初評意見進行綜合評審,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根據評審委員會的綜合評審結果,審定獲獎人選和獲獎項目及等級。
    第四十條  市科學技術獎的初評和綜合評審表決規則如下
    (一)初評由各評審組以會議方式進行,或者由科技獎辦公室組織具有評審資格的同行專家以書面評審方式進行。會議方式由無記名投票表決產生初評結果;書面評審方式以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產生初評結果,提交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
    (二)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以會議方式進行評審,用記名投票表決產生評審結果。
    (三)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的評審會議必須有四分之三以上多數(含四分之三)委員參加,表決結果方可有效。
    (四)市科技重大貢獻獎項目應當由到會委員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含三分之二)通過。
    (五)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一等獎、二等獎項目應當由到會委員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含三分之二)通過;三等獎項目應當由到會委員的二分之一以上多數(含二分之一)通過。(六)中山市科技合作獎應當由到會委員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含三分之二)通過。
    第四十一條  市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實行回避制度,被推薦為市科學技術獎候選項目的完成人不得作為獎勵委員會委員或評審專家參加被推薦項目的評審工作。
    第六章  異議及其處理
    第四十二條  市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實行異議復核制度。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定的擬獎項目向社會公布。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市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持有異議的,應當在擬獎項目公布之日起20日內向科技獎辦公室提出,逾期且無正當理由的,不予受理。
    第四十三條  提出異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書面異議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提出異議的單位、個人應當表明真實身份。個人提出異議的,應當在異議材料上簽署真實姓名,寫明通信地址及聯系電話,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應當加蓋本單位公章。
    第四十四條  異議分為實質性異議和非實質性異議。凡對涉及候選人、候選單位所完成項目的創新性、先進性、實用性以及推薦書填寫不實所提的異議為實質性異議,對候選人、候選單位及其排序的異議,為非實質性異議。推薦單位、推薦人、項目完成人和完成單位對評審等級的意見,不屬于異議范圍。如對所評等級不能接受,可要求撤消,下一年度可重新推薦。
    第四十五條  科技獎辦公室在接到異議材料后,應當對異議內容進行審查,如果異議內容屬于本細則第四十四條所述異議范圍,并能提供充分證據的,應予受理并通知申報單位或申報人。
    第四十六條  對提出的異議由科技獎辦公室負責處理,由有關推薦單位或者推薦人協助。涉及異議的任何一方應當積極配合,不得推諉和延誤。申報單位或者申報人接到異議通知后,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對異議進行答復,并將相關證明材料及情況說明報送科技獎辦公室。對實質性異議,科技獎公室認為必要時,可以組織評審委員會委員及專家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申報單位或者申報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對異議未答復的,該項目不予授獎。
    第四十七條  科技獎辦公室應向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報告異議核實情況及處理意見,由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并將審定結果通知異議方和申報單位、申報人。
    第四十八條  異議自市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公布之日起45日內處理完畢的,可以申報本年度授獎;自市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公布之日起六個月內處理完畢的,可以提交下一年度評審;自市科學技術獎擬獎項目公布之日起一年后處理完畢的,需要重新推薦。
    第七章  授獎
    第四十九條  市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將評定的擬獎人選、項目及等級報市人民政府批準。
    第五十條  獎勵經費由市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各獎項按以下標準頒發
    (一)中山市科技重大貢獻獎每名獎金為50萬元,其中20萬元屬于獲獎者個人所得,30萬元由獲獎者自主選題,用作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經費。
    (二)中山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每項獎金5萬元,二等獎每項獎金3萬元,三等獎每項獎金1萬元。
    (三)中山市科技合作獎每項獎金5萬元。
    (四)對市重大科技貢獻獎、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市科技進步合作獎授予牌匾。(五)獲得當年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給予以下獎勵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每項獎金100萬元,一等獎每項獎金50萬元,二等獎每項獎金30萬元;作為項目非第一完成人的,每項給予國家相等獎金,一等獎每項獎金10萬元,二等獎每項獎金6萬元。
    (六)獲得當年省科學技術獎的項目,每項給予省相等獎金,一等獎每項獎金10萬元,二等獎每項獎金5萬元,三等獎每項獎金2萬元。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一條  市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評審、授獎的經費管理,按照市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二條  本細則由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解釋和修改。
    第五十三條  本細則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安国市| 麦盖提县| 原阳县| 万宁市| 革吉县| 务川| 平定县| 桦南县| 灵丘县| 政和县| 阳原县| 河北区| 卫辉市| 沾益县| 清水县| 德兴市| 康保县| 林芝县| 达日县| 尼勒克县| 钟山县| 阜城县| 平遥县| 淳化县| 克东县| 宁城县| 陆河县| 津南区| 安远县| 丰原市| 盖州市| 友谊县| 长汀县| 安丘市| 古田县| 厦门市| 丽水市| 通辽市| 迭部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