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隨著工程機械的轟鳴,火炬區窈窕片區152畝舊廠房被先后推倒。當天上午,火炬區連片“工改工”動員大會在該區管委會舉行,東利、張家邊、沙邊、窈窕等四個“工改工”片區先行先試,將統籌更新面積約6.8平方公里、盤整改造約4.2平方公里的區域面積,讓火炬區更好承擔中山參與大灣區競合前沿陣地和經濟發展“主引擎”的職能。市委副書記、火炬區黨工委書記陳文鋒,副市長高瑞生出席。
■連片改造解火炬區“心頭痛”
近年,火炬區土地開發強度已達60%,土地的碎片化嚴重制約產業發展,“工改工”將有效破解火炬區這些年的“心頭之痛”。
這次四個千畝片區的連片改造包括:將窈窕片區內一片舊廠房拆除,騰出土地將通過政府連片整備改造為產業用地,探索國有+集體、政府+企業的聯合開發模式,率先示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為主導的智慧產業集聚區建設。東利片區未來將實現產、站、城、景一體化,注入“創享”氣質,做強灣西產業核心,打造“灣西智核、深中門戶”。張家邊片區以“火炬上城、科創中樞”為目標,通過全面改造,建設光電產業核心承載區,構建孵化、科研、服務、智造于一體的產業高地。沙邊片區將壯大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光電等特色主導產業,變身中國(中山)電子基地年產值超百億的“世紀智源、創享母港”。
“我們將深入挖掘片區發展潛力,實踐規劃和利益雙統籌、空間與產業雙轉型、設計與實施雙協同,探索“工改工”的火炬方案和特色做法,聚焦更新片區改造后的整體品質、效率、運營和實施。”此次“工改工”的規劃設計服務商、新城市副總規劃師、國土空間院院長助理董金蓮說。
■簽約銀行出臺獎勵政策引導改造
動員大會上,火炬區出臺《關于連片“工改工”專項獎勵資金實施辦法》,將對企業工改的各個階段給予獎補,落地動工即可獲獎補。
為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當天7家銀行還與火炬區簽訂合作協議,為工改項目量身定制金融產品,提供貼身的融資服務和支持,當場簽約金額700億元,當場授信額度30億元。按照獎勵資金實施辦法,目前“工改工”項目貸款可獲得50%的貼息獎勵。
“新的廠房,原本我只打算建4層,但了解到這次工改的政策后,我決定要蓋到9層。”改造主體之一的中天高端機電產業園項目總經理黃子超表示,去年看上沙邊片區一塊約2萬平方米的土地,準備建設一家精密模具生產廠,在了解到這次“工改工”后,他決定大刀闊斧地修改原來的建設計劃。
火炬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黎炳盛表示,未來火炬區將以四大片區為支撐,打造一條以世紀大道為中軸,無縫接入深中、深汕發展軸的15公里創智城脊,以此拉開火炬區乃至中山市的產業發展框架,并協同南中珠城軌中山支線,助力打造中山產、站、城、景一體的全新城市格局,助力中山實現高擎火炬智造、重振中山虎威的發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