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中山市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銀行貸款貼息與風險補償實施細則》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中山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金融財政支持力度,規范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按照《中山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起草了《中山市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銀行貸款貼息與風險補償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根據《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中山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的通知》(中府〔2021〕113號)的相關規定,現就文件解讀如下:
一、文件的起草背景說明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省委、省政府對加快數字化發展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高度重視,廣東省先后出臺了《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2021年12月26日,中國共產黨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提出了堅定不移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工程,堅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與培育新興產業兩手抓,全市至少投入50億元,支持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2022年1月5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出臺了《中山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二、工作目標
加大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金融財政支持力度,力爭到2025年,推動40家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建設,累計推動1000家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廣大各類中小微企業上云用云降本提質增效。引進培育一批重點工業互聯網或數字賦能標桿平臺,培育或引進一批工業軟件企業、數字化智能化供應商,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
三、文件依據
1.《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粵府〔2021〕45號)
2.《中山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中府〔2022〕1號)
3.《中山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工信〔2020〕252號)
四、主要內容
《實施細則》包括4章節,共14條內容。主要內容為:
1.第一章 總則。包括依據和績效目標。
2.第二章 資助范圍和標準。包括開展銀行貸款貼息的標準和范圍、申報條件、備案流程、貼息流程、項目跟蹤、用途核查、貼息結束、異常處置;開展銀行貸款風險補償的標準和范圍、風險補償金的設立、用途和管理、貸款風險處置及風險補償程序等。
3.第三章 管理與分工。包括合作銀行的準入與管理、各方權責。
4.第四章 附則。包括實施細則執行、有效期限等內容。
五、政策特點
1.全額貼息。本《實施細則》有效期內,對制造業企業使用金融機構“數字貸”等金融產品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給予全額貼息,單個企業每年獲得貼息金額最高3000萬元,政策有效期內貼息期限最長3年。納入貼息范圍以不超過貼息同期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限,實際貸款利率低于同期LPR利率的,以實際貸款利率執行。
2.“免申即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定期組織銀行貸款貼息申報,通過發布申報通知,列明申報條件與入選范圍與申報所需資料。經備案項目、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照“免申即享”方式獲得銀行貸款貼息。
3.風險補償。設立5億元規模的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池(首期2億元),對合作貸款銀行發放用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數字貸”金融產品予以風險補償。資金池風險分擔比例最高為50%。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池單個項目最高擔保金額為1000萬。
(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