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近日,我市印發了《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和實施“兩步走”戰略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立足省委賦予中山的“三個定位”目標和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的使命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穩預期,著力促進就業創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加強人才人事工作,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整體推進,為中山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二、編制依據
根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中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有關規劃,結合中山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三、基本框架及主要內容
《規劃》明確人社事業的發展基礎和機遇挑戰、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是制定相關政策和安排重點建設項目的重要依據。規劃期為2021年至2025年。全文共八章,設置就業、社保、人才隊伍建設、勞動關系、能力建設等5方面38項指標和16個專欄。
第一章為發展基礎和機遇挑戰,主要是總結“十三五”時期人社事業發展成效,分析“十四五”的機遇與挑戰。
第二章為總體要求,主要是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第三至七章為任務舉措,圍繞就業、社保、人才人事、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等內容進行統籌謀劃,全面部署五大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充分就業。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創業,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扎實推進“鄉村工匠”工程,健全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二是完善社會保險制度體系,增強民生保障能力。完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制度體系,推進社會保險全民參與共享,全面提升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水平,加強社?;鸨O督。三是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著力打造人才新福地。推進人才資源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協同發展,加快建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擴大高水平技能人才有效供給,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人事管理科學化水平,提高人才公共服務綜合效能。四是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加強勞動關系管理,深化企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勞動關系協調保障機制,提高勞動關系調解仲裁監察能力。五是提升人社部門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實現權力運行法治化、信息建設智慧化、公共服務標準化、監督反饋常態化。
第八章為保障措施,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研究、提高財政投入效益、實施重大項目、加強人社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強化規劃實施保障,確?!兑巹潯仿涞貙嵤?/p>
四、主要目標
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到2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中山市生源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
全面建成覆蓋全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04.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0.4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71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73萬人。
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全市新設立博士后工作站2家,新建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5家,新增留學人員企業45家,新建技能大師工作室30個。全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47.93萬人,高、中、初級技術人才比例為20.3:31.6:48.1。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到9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達到38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40%以上。
提升人事管理科學化水平。貫徹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及其配套法規,推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職工收入分配制度進一步健全,人事政策制度建設不斷優化,晉升及交流輪崗更加通暢,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成功率達到75%以上,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達到95%以上,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達到97%以上。
推動公共服務融合發展。以標準化、信息化、便利化為導向統籌推進公共服務建設,建成規范、便捷、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和運行保障機制,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量達到300家左右,從業人員達到3000人以上,引進年營業收入超過1.5億元的國內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達到18家。
五、專欄設置
1個指標專欄:“十四五”規劃主要指標匯總表(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隊伍、勞動關系、能力建設)
14個計劃專欄:穩就業保就業專項計劃、促進就業創業計劃、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計劃、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計劃、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質量、社保覆蓋率提升計劃、社保經辦水平提升計劃、中山市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引進計劃、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技工教育發展計劃、人事管理專項計劃、人才服務體系提升計劃、構建新型和諧勞動關系行動計劃、“清減壓”專項行動。
六、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研究,提高財政投入效益,實施重大項目,加強人社隊伍建設。
七、重大項目
打造5個省級和國家級世賽集訓基地項目,推動市技能實訓中心大樓項目建設。加強多部門合作,建設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系統。配合組建中山大灣區國際人才港,推進中山翠亨新區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中山火炬開發區省市共建和諧勞動關系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人才和勞動關系管理示范高地。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