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所在位置: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字解讀

《中山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解讀

信息來源:本網 中山市人民政府 發布日期:2021年09月23日

政策文件: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中山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的通知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15號)和《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省政府令第277號)等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我市根據《中山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以下簡稱原《規定》),修訂形成了《中山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中府〔2021〕113號,以下簡稱《規定》),于2021年9月23日起實施。現就文件解讀如下: 

  一、修訂背景

  原《規定》自2015年4月1日施行以來,對加強和規范我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從源頭上提升規范性文件質量,維護法制統一,促進依法行政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入推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原《規定》部分內容已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亟需修訂和完善。修訂原《規定》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加強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工作精神的需要。2018年以來,國務院、省政府先后出臺《關于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8〕37號)、《關于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15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19〕21號)、《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省政府令第277號),對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監督檢查、合法性審核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按照國務院、省政府要求及時對原《規定》作出修訂,對有關內容予以調整和補充。

  二是將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措施上升為制度保障。在原《規定》實施過程中,我市堅持實踐探索在前,總結提煉在后,及時把實踐探索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如公布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搭建統一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系統平臺、實施督察機制等,上升為制度層面加以保障和推廣。同時,經過多年實踐,原《規定》的部分做法與我市當前工作需要不相符。因此有必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修訂原《規定》。

  三是原《規定》有效期屆滿。2015年我市出臺的原《規定》,在全市首次將規范性文件起草、制發、審查、公布、備案及其清理、監督管理活動統一納入規范流程,原《規定》的有效期至2019年4月1日,目前已失效。

  二、修訂依據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8〕37號);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15號);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制定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過程中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9〕9號);

  4.《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省政府令第277號);

  5.《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19〕21號)。

  三、主要修訂內容

  《規定》共分八章54條,對行政規范性文件起草、審核、發布、備案、評估、清理、監督等方面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修訂。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全省率先將鎮街規范性文件納入監管。《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第四十四條明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經國家或者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開發區等特定地區的管理機構的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由上一級或者直接主管該派出機關、派出機構的人民政府參照本規定另行規定。”我市作為不設縣的地級市,實行市鎮兩級的行政管理體制,因此按照上述規定把鎮街規范性文件納入監管,明確鎮街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報送、審核、審議、簡易修改及延期實施程序參照本規定執行(第三十五條、第四十八條)。同時對鎮街規范性文件的發布、備案審查程序等方面作出具體要求(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

  (二)首推規范性文件制發工作領導責任制。制發行政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政府形象。故《規定》明確實行規范性文件制發工作領導責任制,規定“各部門、各鎮街主要負責同志是本單位規范性文件制發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加強對本單位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的領導”。同時,提出“既要注重全面依法履職,加強補齊制度短板,又要注重守正創新,優化制度供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第四條)。

  (三)全省率先明確規范性文件監督信息化路徑。中山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系統既是全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發布平臺,又是市鎮兩級管理應用系統,自2015年11月11日正式上線使用以來,已在中山市市屬各部門和各鎮街推廣使用。我市所有行政規范性文件均需錄入該系統,實現從文件生效到失效的“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系統設置了文件送審、文件備案、文件清理、文件查詢、文件錄入、系統管理等6大功能模塊,以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對規范性文件進行標準化、精細化、動態化管理(第七條)。

  (四)全省率先優化規范性文件制定年度計劃機制。建立規范性文件制定年度計劃制度,是各部門全面依法履職的重要體現,不但增強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連續性、計劃性、科學性,對精準發文、精簡發文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各部門應當結合法定職責和行政管理實際需要,每年11月底前向市司法局報送下一年度規范性文件制定(含修改和廢止)計劃。年度計劃應當明確規范性文件的名稱、主要解決問題、文件類型(市政府或者部門規范性文件)、送審時間等內容。各部門制訂年度計劃時,應當充分考慮本部門執行的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政策文件的制定修改情況,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建議等(第十五條)。

  (五)全省率先規范文件簡易修改、延期實施程序。我市《規定》對《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第三十八條進行細化,按制發主體的劃分進一步規范簡易修改、延期實施程序,即屬于部門規范性文件的,由實施部門依照本規定形成草案后,由制定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發,并在有效期屆滿前依照本規定第三十七條規定重新發布;屬于市政府規范性文件的,由實施部門依照本規定形成草案后,報送市司法局復核是否適用本規定以及對重新發布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后,由部門直接提請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簽發后重新發布(第四十八條)。

  (六)健全規范性文件監督檢查機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強調,將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合法性審核機制、備案審查和清理工作列入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內容。為此,《規定》明確,一是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的內容,并列入法治中山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第六條);二是建立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審查情況通報制度,根據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定期向各行政機關通報規范性文件合法審核和備案審查有關情況,及時依法糾正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審查中發現的問題;同時,對規范性文件制定及管理工作不力、問題較多的部門和鎮街,市司法局可以約談其負責人進行個案指導,或者直接責令整改、通報批評(第四十九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驻马店市| 郓城县| 莱阳市| 四子王旗| 正宁县| 通城县| 蓝山县| 同仁县| 舞钢市| 会同县| 镇赉县| 桂东县| 古交市| 石阡县| 宁阳县| 托克逊县| 江源县| 株洲市| 紫阳县| 涟水县| 常州市| 开阳县| 栖霞市| 海城市| 兴安县| 磐石市| 荥阳市| 屯留县| 达州市| 龙山县| 锡林浩特市| 桃源县| 镇远县| 丰台区| 伊通| 普安县| 太白县| 重庆市| 惠州市|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