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偏熱多濕的廣東氣候難免會讓人不同程度地出現上火、口舌生瘡、咽喉腫痛、食欲不佳等癥狀。此時,一碗涼茶對于廣東人來說可謂是“大福音”。喝一碗涼茶,既解暑又下火。涼茶是由廣東地區民間常用復方或單味土產草藥煎熬而成的飲料,其清熱解毒功效深受群眾的喜愛。涼茶納入食品監管,依照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明確規定不得添加藥品。
近日,東區街道開展涼茶專項整治行動,主要檢查經營資質及信息公示、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場所內是否存有非法添加藥品或可疑粉末狀、顆粒狀藥品,是否存在宣稱具有治療疾病功效的廣告載體,食品名稱是否含有誤導消費者的內容等情況,嚴格排查涼茶是否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馬來酸氯苯那敏”“美洛昔康”“雙氯芬酸鈉”等國家明令禁止在食品飲料中添加的西藥成分。
同時,執法人員向涼茶經營者宣傳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告誡經營者自覺遵紀守法,并督促經營單位在店面顯眼位置擺放“涼茶添加藥品是違法犯罪行為”警示語,進一步壓實經營者主體責任,著力繃緊食品安全弦。本次共出動執法人員40人次,檢查涼茶經營單位20家次。
下一步,東區街道將持續開展涼茶監管工作,為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切實保護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