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中,作為“哨點”的醫療機構起著相當大的作用,而如何規范醫療機構預檢分診職能,真正發揮哨點監測作用,是衛生監督部門防控工作的首要任務。
2022年1月13日,坦洲鎮出現新冠肺炎疫情,衛生監督部門聞令而動,立即前往參與處置,落實醫療機構監督檢查,防范疫情期間當地醫療機構可能因不規范接診出現的新冠肺炎傳播風險隱患。市衛生監督所黨支部立即召開工作會議進行深入研判,派出支部委員林志雄帶領張欣郁等同志作為第一批前往疫情前線的衛生監督員,第一時間趕往中山市坦洲鎮0113疫情處置前線指揮部。
圖1:1月13日晚,張欣郁(中間)在坦洲檢查醫療機構防疫情況
張欣郁是醫療機構監督科副科長,代科長負責醫療機構監督科全面工作。雖然經歷了前幾輪防控工作的考驗,他對各項防控監督職責任務已了然于胸,然而作為醫療機構監督的主責科室,他也承擔著相當大的壓力。根據指揮部的疫情防控要求,他與當地衛生監督機構進行溝通,在了解基本情況后結合本底資料認真梳理監督重點,隨即開展對坦洲鎮內各醫療機構的疫情防控監督巡查。為盡量擴大覆蓋面,確保萬無一失,張欣郁與同事們連續奮戰了7天,巡查工作常常持續到日落。在將相關情況及時匯報指揮部后已是深夜,回到單位的他又繼續忙碌起手頭上未曾辦完的醫療衛生案件。
張欣郁說:“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要在關乎人民健康安全的事業上經得起考驗。衛生監督工作是整個疫情防控網絡中的一部分,我們要嚴堵漏洞,降風險,不能有漏網之魚。”
圖2:張欣郁(左一)在坦洲檢查醫療機構防疫情況
除了張欣郁,市衛生監督所的黨員干部在支部戰斗堡壘的統一領導下,凝聚力量投入各項抗疫工作中,對全市各醫療機構哨點開展監督指導、對可疑非法行醫點等場所進行疫情防控監督巡查、落實全市全員核酸采樣點的監督檢查、落實核酸檢測機構的駐點監督檢查。截至1月26日上午,共出動全所衛生監督員919人次,檢查單位273間次,發現并消除防控隱患100個次,排查14個涉嫌非法行醫的場所,發現1例非法行醫行為,已將線索轉交至當地轄區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