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以下簡稱R&D)經費投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p>
一、全市R&D經費投入情況
2023年,全市共投入R&D經費127.17億元,比上年增加26.51億元,同比增長26.3%;R&D經費投入強度(與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之比)為3.30%,比上年增加0.5個百分點。
分活動類型看,全市用于基礎研究的經費投入為1.78億元,同比增長342.0%;應用研究經費2.62億元,同比增長74.3%;試驗發展經費122.77億元,增長24.3%?;A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經費所占比重分別為1.4%、2.1%和96.5%。
分活動主體看,各類企業R&D經費支出116.43億元,增長22.7%;科研機構經費支出9.76億元,增長98.8%;高等院校經費支出0.67億元,增長9.8%;其他事業單位經費支出0.29億元,增長34.5%。
二、鎮街R&D經費投入情況
分鎮街看,規模以上企業R&D經費投入超10億元的鎮街有火炬統籌區、南頭鎮、小欖鎮,分別為37.85億元、13.30億元、11.46億元。超5億元的鎮街有翠亨統籌區、黃圃鎮、東鳳鎮、三角鎮,分別為7.22億元、5.85億元、5.82億元、5.77億元。規上企業R&D經費投入強度(與鎮街生產總值之比)超過全市平均水平的鎮街有5個,分別為南頭鎮、火炬統籌區、三角鎮、黃圃鎮、阜沙鎮(詳見附表1)。
三、企業R&D經費投入情況
2023年,有開展R&D活動的各類規上企業有1036家,比上年減少166家,減少13.8%。各類規上企業R&D經費支出114.21億元,增長22.8%。
從行業類型來看,R&D經費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業109.34億元,占全市規上企業R&D比重為95.7%,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品業”的R&D經費支出超過10億元,分別為33.06億元、24.58億元、10.36億元,這三大行業的R&D經費支出合計占全市規上企業R&D比重為59.5%(詳見附表2)。
附表1 2023年各鎮街規模以上企業R&D經費情況
附表2 2023年中山市規上工業企業各行業R&D經費情況
附注
1.主要指標解釋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 指報告期為實施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而實際發生的全部經費支出。研究與試驗發展(R&D)指為增加知識存量(也包括有關人類、文化和社會的知識)以及設計已有知識的新應用而進行的創造性、系統性工作,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種類型。國際上通常采用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的規模和強度指標反映一國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基礎研究 指一種不預設任何特定應用或使用目的的實驗性或理論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為獲得(已發生)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規律和新知識。
應用研究 指為獲取新知識,達到某一特定的實際目的或目標而開展的初始性研究。應用研究是為了確定基礎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或確定實現特定和預定目標的新方法。
試驗發展 指利用從科學研究、實際經驗中獲取的知識和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其他知識,開發新的產品、工藝或改進現有產品、工藝而進行的系統性研究。
2.統計范圍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的統計范圍為全社會有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具體包括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以及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相對密集行業(包括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的企事業單位等。
3.調查方法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的調查方法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特、一級建筑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政府屬獨立法人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科技信息與文獻機構等單位)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其他非企業法人單位,高等學校及附屬醫院采用全面調查取得;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采用抽樣調查推算取得;科研育種相關企業和未在科技、教育部門統計范圍內的三級甲等醫院采用重點調查取得;其他行業的企事業單位使用第二次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資源清查資料推算等方法取得。
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為年初初步核算數據。
根據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最終核實數據,2022年中山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為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