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省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多數提案聚焦大灣區建設
政協第十二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昨日在廣州珠島賓館開幕。省政協主席王榮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廣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我市出席本次會議的省政協委員共10人,另有2名農民工代表列席。記者獲悉,我市省政協委員提案多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省政協委員、市政協主席丘樹宏在所提的 《關于粵港澳大灣區要注重人文價值鏈的發掘、融合與利用的建議》中指出:“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和各項工作安排中,我們要將文化交流和合作列入重要的規劃之中,要將‘孫中山文化’作為最重要的文化品牌來安排部署,并將它作為11個城市共同的人文價值鏈,作為利益追求最大的公約數,打造成最具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從而推進和保障大灣區戰略的全面實施,提升大灣區發展的戰略地位和意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應有的貢獻。”
省政協委員、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梁麗嫻的提案也多是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建言獻策,她希望打造中山創新優勢,為港澳青年提供平臺,促進港澳鄉親的交流交融,并希望省政府繼續支持健康產業的發展。此外她的另一個提案涉及繁榮振興粵劇文化,她希望省級層面更多重視培育粵劇文化,讓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增強港澳同胞認同感。
在香港出生、祖籍中山的林至穎委員準備了9至10個提案,其中兩個提案內容與中山相關,一個是《關于加快推動中山經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具體建議》,另一個是《關于加大對中山國際棒球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議》。
鄭偉聰委員在提案中提及如何協調好珠三角九個城市定位,城市間如何合作等,他建議從省級層面思考解決這些問題。
吳杰莊委員是第二次成為省政協委員,他此次帶來的提案中,其中一個提案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珠江西岸交通問題。他表示,廣深港高鐵正式開通后,讓香港、深圳、廣州連成一片,珠江西岸廣中澳高鐵也應盡快立項。另外,他還關心港澳青年發展問題,希望帶給香港青年更多發展機會,他提了一個有關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共同生活家園方面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