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市委書記郭文海到南朗街道,就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強水環境綜合治理開展調研,并檢查河涌清淤、底泥堆填等工作,強調要大力開展河涌清淤工作,科學研究底泥資源化利用方案;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濕地,提高污水凈化效率,滿足群眾親水樂水慢生活需要。
郭文海來到南朗街道生態濕地項目現場,實地查看河涌水質、植被栽種,詳細了解工程進度、生態功能等情況。他強調,人工濕地既是天然的污水“過濾器”,也是市民群眾體驗慢生活的城市風景線。要進一步統籌好、規劃好、開發好濕地資源,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濕地,充分發揮濕地凈水、調水、儲水作用,提升水體自然凈化能力,增強水動力、暢通水循環、改善水生態。要提升沿河景觀風貌綠化美化水平,結合綠美中山生態建設,在現有治水成效基礎上,持續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種植低成本、易生長、好養護的花圃苗木、水生植物,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景觀,滿足群眾親水、樂水、慢生活需要。
隨后,郭文海來到泮沙排洪渠、白企清淤泥土堆放點,詳細了解河涌清淤疏浚、淤泥處置等情況。他強調,要全面開展河涌、溝渠等淤積情況調查摸底,充分研究論證,做到應清盡清。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施工方式,避免對河涌穩定、堤岸安全和水環境造成不利影響。要加強清淤疏浚物清理、排放、運輸、處置全過程管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要研究底泥分類處置方案,大力推廣堆坡造景、礦坑修復、園林綠化、土地改良等資源化利用途徑,最大限度變廢為寶。
市領導李長春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