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瓶質量關乎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截至2022年3月,我市流通使用的液化石油氣鋼瓶約有140萬只,取得充裝許可的單位共24家,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22年全面啟動氣瓶安全監管改革,構建氣瓶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立全市統一的氣瓶安全管理系統——中山市氣瓶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
2022年3月28日上午,由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中國電信中山分公司承辦的“小氣瓶、大安全”中山市氣瓶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演示推廣會在喜威氣站(陵崗門市部)舉行,推廣啟用中山市氣瓶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推廣會通報了我市氣瓶質量安全追溯機制的運行情況和工作成效,宣傳推廣使用氣瓶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并進行操作演示。
會上,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高培鵬指出,目前全市24家氣瓶充裝單位均已接入平臺系統,對氣瓶安裝二維碼電子標簽并進行信息錄入,初步實現了氣瓶安全充裝聯鎖功能,既標志著中山氣瓶安全監管改革工作邁出了實質性關鍵一步,也意味著相關單位將加快推進步伐,確保今年年底前要完成對全市140萬只氣瓶的二維碼電子標簽安裝和氣瓶信息審核錄入,實現對全市氣瓶充裝、銷售、檢驗等各環節全過程全鏈條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以實際成效為中山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維碼賦予充裝氣瓶全新“身份證”
“以前氣瓶充氣量有多少、是否符合要求,用戶很難知道,現在通過掃碼,氣瓶的充裝企業、充裝日期、瓶氣重量、檢驗有效期及是否有購買保險,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用戶在用氣時也更加放心。”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
伴隨著2022年的春風入戶,全市液化石油氣鋼瓶和工業氣瓶將逐步鑲上二維碼標簽。瓶身上小小的二維碼標簽,不僅賦予充裝氣瓶全新的身份證,還將成為中山市氣瓶質量安全溯源體系的信息載體,實現氣瓶充裝企業從氣瓶檢驗、充裝到儲存、銷售、運輸、配送、使用環節全鏈條信息化管理,為中山市民提供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用氣服務。
前期,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中國電信中山分公司、氣瓶充裝單位,共同完成了二維碼標簽安裝及氣瓶信息建檔,并經過嚴格檢驗同步上傳至中山市氣瓶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當裝有二維碼標簽的氣瓶流通到用戶手上時,用戶通過開放的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查詢功能即可用手機微信掃碼實時查詢每只氣瓶的基本信息,如氣瓶的充裝企業、充裝日期、瓶氣重量、檢驗有效期及是否有購買保險等信息,還可以及時了解氣瓶安全狀況、安全用氣常識等,充分發揮監管部門和群眾的監督力量,促進氣瓶充裝單位依法充裝,氣瓶銷售單位依法經營,規范氣瓶市場管理秩序,切實維護廣大用戶的合法權益。
不掃碼充不了!充裝秤實現掃碼聯鎖充裝
實現氣瓶充裝過程的信息化管理,不僅需要軟件支持,更需要硬件支撐。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全市所有的液化石油氣站升級改造充裝秤,實現掃碼聯鎖充裝,并將氣瓶充裝的信息同步上傳到中山市氣瓶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
當用戶通過液化石油氣經營企業的預訂電話或微信公眾號預約送氣服務,訂單將通過微信后臺傳輸至企業的訂貨系統,由企業安排充裝配送。完成信息錄入的氣瓶被送上充瓶作業區,充裝人員使用智能數據采集器(PDA)對著瓶身二維碼進行掃描,顯示氣瓶的信息符合檢驗和充裝標準,充裝槍方能解鎖充氣,如果不掃碼或者顯示為不合格氣瓶則無法進行充氣。
以往氣瓶的充裝前后檢查完全依靠人工,檢查核對情況還要在紙質記錄本上登記,如今這些步驟通過后臺系統就能完成,他們只需對氣瓶進行外觀檢查,大大提高了效率、準確性和安全性。
此外,中山市氣瓶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還將與各充裝企業和氣瓶檢測單位的視頻監控系統對接,通過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政府監管部門對充裝過程實時監管,及時發現并制止違規充裝氣瓶、違規運輸瓶裝燃氣、違規檢驗氣瓶等行為。
掃碼實現氣瓶流通全過程監控
完成充裝的氣瓶隨著流水線作業抵達裝卸區,送氣司機手持防爆PDA對瓶身進行掃碼識別,識別通過以后,氣瓶才可以送上專業運輸車,運往門店,門店接收到氣瓶,送氣人員將在門店打印好交易憑證,通過手機掃碼在系統錄入鋼瓶信息,將氣瓶送往客戶地址。
隨著全市氣瓶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和氣瓶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的推廣應用,將實現氣瓶從使用到回收流通全流程實時追溯和監管,真正實現氣瓶源頭可查、流向可追、責任可究,起到切實的監管作用。同時,該系統將引導消費者正確選擇購買瓶裝氣體,發揮社會公眾監督力量方面,提供數據支持和應用功能,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