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中山市衛生健康局召開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黃圃鎮在“中山市2023年度鎮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山市2023年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三年行動計劃評價”“中山市2022年度公立醫院績效評價”三項考核中均獲優秀等次。市政府副市長劉云梅出席并頒獎,黃圃鎮副鎮長劉曉王、黃圃人民醫院領導代表我鎮接受領獎。
黃圃鎮持續推動以基層為重點的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健康保障。
一、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中心,堅持高位推動。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醫藥體制改革工作,將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圍繞制約醫改縱深發展的瓶頸問題,多維度發力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政補償、人事薪酬、醫保支付、醫聯體建設等體制機制問題。目前,由公立醫院、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民營醫療機構等組成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健全。
二、以深化醫聯體為中心,推進高質量發展。
自2022年6月,中山市人民醫院與黃圃人民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以來,市人民醫院將高水平醫院的管理、技術、人才、品牌“四個下沉”,帶動黃圃人民醫院全方位發展,幫助黃圃人民醫院達到三級醫院和區域中心醫院醫療技術水平,醫療服務能力同比提升25%。推進鎮域基層醫聯體發展。黃圃人民醫院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鎮域醫聯體,逐步形成鎮域醫療資源共享分工協作、有序診療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2023年,黃圃人民醫院安排30名醫師到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醫療服務和宣講、培訓等工作,轉往鎮轄區基層醫療機構住院病人占比超30%。加強醫聯體服務延伸。依托醫聯體建設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延伸醫聯體三級醫院服務至社區衛生服務站。自2023年5月黃圃人民醫院全面托管建設橫檔社區衛生服務站以來,黃圃人民醫院下派14名專家每周輪流在橫檔社區衛生服務站坐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進一步延伸至最基層。
三、以服務患者為中心,優化就醫診療環境。
加強門診住院服務能力建設。黃圃人民醫院大力開展門診及住院服務能力提升行動,2023年共實施門診服務改善舉措55項、住院服務改善舉措52項,切實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有效破解醫院“停車難題”。成功回收醫院旁邊約7畝低效工業用地改造為地上停車場,新增小車停車位201個,現有347個小車車位,加上原有的520個摩托車停車位,基本滿足就診群眾停車需求。深入推進示范創建。2023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橫檔社區衛生服務站成功通過示范點建設驗收。
四、以中醫內涵為中心,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打通“治未病”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在黃圃人民醫院設立中醫“治未病”中心,在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中醫館”,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6類;在橫檔社區衛生服務站建成“中醫閣”,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4類。加強中醫藥科室建設。2023年,黃圃人民醫院獲評市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兒科獲評市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骨傷科建設為市級名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加強中醫類人才隊伍建設。2023年,黃圃人民醫院引進中醫類人才共10人,全鎮公立醫療機構參加市級以上中醫藥培訓217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加強與國家中醫藥局監測統計中心及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院士國醫大師團隊合作,黃圃人民醫院計劃引進北京中醫藥大學和梅全喜教授團隊等高水平中醫藥團隊,計劃成立“治未病”科。
五、以強化基層為中心,促進基本公衛服務均等化。
積極推進家庭醫生簽約。建立以全科醫生為主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通過提供上門服務、長期處方、雙向轉診等多形式簽約服務。2023年,全鎮重點人群簽約率60.5%,全人群簽約率45.2%。加強基本公衛重點項目建設。到村(社區)、學校開展健康講座、宣傳服務咨詢活動等43場次,受益群眾12348余人,發放宣傳資料73000余份。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2023年,黃圃人民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衛生人員組建體檢團隊,完成8946人的老年人健康體檢。加強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推進全鎮16個村(社區)建立公共衛生委員會,不斷提升村居公共衛生服務常態化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