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提升飲水安全保障”工程以最高票數入選中山市十件民生實事工作,喝上更安全、潔凈的水已成為市民的迫切愿景。為確保群眾喝上放心水,近兩年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從“人防”向“技防”轉變,陸續引入高科技加大飲用水安全保障力度。
一、實現監管手段立體化
我市飲用水水源地眾多、保護區面積廣,而執法人員緊缺,以往單靠人工巡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效率低、效果差。為此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先后安裝了22個飲用水水源地高空全方位監控站,設置了電子圍欄,通過AI算法自動識別并預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越界、垂釣、游泳、煙火等非法行為,結合網絡高音喇叭預警喊話,實現違規警告常態化,大大提高巡查效率、降低執法成本,提升處理突發狀況的成因溯源能力和反應效率。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增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監管力度,實現了飲用水源保護區監管由靜態向動態、由人工向智能、由單一向綜合、由平面向立體、由后置向前置的5大轉變,精準打擊違法行為,促使相關違法行為大幅減少,進一步維護飲用水源安全。
二、實現整治工作精準化
我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面積大,涉及環境問題多達519項,過往的環境問題整治工作均以文件、報表的管理模式為主,這些信息無法精準查找保護區邊界、問題位置等,難以直接應用到現實執法、督查中。2022年,我局搭建中山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違法整治項目管理平臺,將保護區邊界、環境問題圖斑與地面實際情況一一對應并描述標注,建立“一源一檔”,形成519個電子化、可視化的全流程環境問題原始檔案,檔案包括基礎信息、整治進展、佐證材料、責任人等內容,實現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整治“全市一張圖”,為管理人員提供查詢、統計、管理、追蹤、督辦等功能,告別了過去完全依賴人工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大大提高整治工作效率和精準度。
三、實現整治效果實景化
2022年起,我局充分利用無人機、遙感影像等高技術手段輔助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的全覆蓋巡航,利用航拍正射影像疊加基礎圖層的模式,通過技術手段清晰展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陸域范圍各時間維度的實景,清晰度可高達17級,實現一鍵展示保護區在一個長時間范圍內的動態變化與對比情況,對各環境問題圖斑可選取任意時間節點進行變化演示,為執法人員提供“云上精細監管+指尖查辦問題”的工作實景路徑,推動我市水源地保護進入長效監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