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氣溫驟降。受地形風向、風力大小和逆溫現象影響,中山秋冬季容易出現空氣質量較差的情況。中山市生態環境局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眾痛點難點,多措并舉,精準施策,打好空氣質量保障攻堅戰。
今年1-10月,中山市AQI達標率為89.8%,大氣環境綜合指數為2.79。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第12位,全省排名第9、珠三角第3。
一是運用VOCs走航監測,實行“測管聯動”。運用VOCs質譜走航監測系統,對我市涉VOCs工業園區、重點管控企業排查,鎖定問題區域、鎖定問題企業、鎖定問題工段,找出污染因子。截至10月31日,已對17個鎮街進行走航監測,繪制了污染地圖,進廠排查186家企業,排查出VOCs濃度高值點位120個;同時運用無人機抓拍檢查區域60.2平方公里,形成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作戰圖。對發現問題企業及時派出執法人員進行現場核查,并提供政策、技術幫扶。
二是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精準治理露天焚燒。目前,我市在重點區域布設三個AI視頻識別系統,對于鎮區的秸稈焚燒、瀝青、垃圾、落葉燃燒現象進行識別,AI視頻自動分析并捕捉火焰和煙霧,結合AI快速識別并推送至處理部門,可以快速處理無組織焚燒等污染事件,從發現露天焚燒到部門處理最快12分鐘完成。今年1-10月,有效發現露天焚燒事件127次,反饋處理率100%。
三是利用在線監控手段,科學精準治污。今年1-10月,對全市256臺生物質鍋爐開展煙氣視頻實時監控,解決問題149個;運用機動車排氣遙感監測系統,對發現的17750輛排氣超標車輛進行重點監管;運用“互聯網+”VOCs在線監視重點企業109家,解決問題192個;運用餐飲油煙監控平臺管理重點單位200個,解決問題7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