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所在位置: 政務公開 > 監督信息 > 生態環境

管理有溫度,執法守制度!“奮戰2020”,中山市生態環境部門打出一場漂亮仗

信息來源:中國環境 發布日期:2021年01月18日

  “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們生態環境部門,在執法上容不得半點含糊,在服務企業上也容不得半點懈怠。”2020年年初,廣東省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杜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擲地有聲,說到做到。作為中山市“穩企安商年”,2020年,中山市生態環境部門以排污許可制度全覆蓋、行政“環保管家”務等工作為抓手,實踐監管和服務并重的執法新模式,加強技術幫扶、優化執法方式、合理配置執法資源、樹立執法隊伍新形象,助力中山“奮戰2020”,打出了一場漂亮仗。

  (一)重點開展幫扶,不擾守法企業

在與企業的接觸中,中山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發現,企業很多并不是想“頂風作案”,而是由于信息不對稱,不了解最新形勢,缺乏規范嚴謹的規程,稀里糊涂就觸犯了法律法規。“所以我們重點加強技術幫扶,為企業污染防治提供指引。”從2020年疫情期間開始,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就加急制作了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突發環境應急、環保人員防疫防護等5個課堂篇目,邀請中山市生態領域專家和技術人員為企業講解復工復產環保工作的重點注意事項,通過“無接觸”方式指導企業開展環保設施全面體檢,引導企業有序復產,今年首播以來觀看人數達到上萬人次。之后,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又開展企業環境守法培訓和“送法進企”活動,引導企業自覺、主動守法,切實提高企業守法能力,提升執法監管效能,促進企業綠色健康發展。并成立7人工作組,進駐某企業實施24小時幫扶,幫助企業推進制定整改方案。同時每位局領導班子成員也都和對口鎮區的一家企業建立聯系,進行服務,搭建起企業與政府順暢溝通對話的平臺,協調解決重點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將法律送到企業,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中山市生態環境局也開始探索“刀刃向內”,優化執法方式,合理配置執法資源。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2020年3月,生態環境部指導各地建立和實施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要求各地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嚴懲重罰。對此,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積極應對,緊抓落實。面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生產狀況普遍不佳的情況,充分利用遙感、無人機巡查、在線監控等科技手段,對黑臭水體、重點排污單位以及“散亂污”工業企業進行執法巡查,根據發現的線索再進行現場執法檢查。這些舉措既減少了對企業生產的干擾,又能夠更加有的放矢地落實精準執法,助力守法誠信企業,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2020年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分兩批公布了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共有392家企業被納入清單,免于現場執法或減少現場檢查頻次。2020年全年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對正面清單內企業開展現場監管執法480家次,對清單內企業非現場檢查469家次,其中在線監控、視頻監控380家次,遙感、無人機62家次,其他方式27家次。在執法過程中服務企業1981家次,其中利用電話、網絡等服務企業764家次,現場幫扶1217家次,其他方式1家次。真正實現了對守法企業免于打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

      (二)引導企業守法,慎用行政處罰

       2020年9月22日,中山市環境監測站在對此前采樣的中山市啟程服裝有限公司規排口外排的生產廢水中發現,該公司外排的廢水中化學需氧量(COD)的數值為85毫克/升,相較于國家或地方所規定的水污染物許可排放限值80毫克/升,超過了0.06倍。相關技術人員說,這一違法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條的相關規定。“由于企業此類行為,一旦立案,處罰額度可達10萬—100萬元,且將在誠信體系留下違法處罰記錄,對企業后續發展影響較大。所以根據2020年9月1日起中山市開始實施的《中山市生態環境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輕微環境違法行為清單》第十二條第一款的有關規定,即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條之規定,超標排放水、大氣污染物,但超標倍數≤0.1倍,pH值為5≤pH<6或9<pH≤10的,沒有造成危害后果,已按通知改正的,不予行政處罰。”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負責人說,為體現“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在參考生態環境部及國內其他城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規定的基礎上,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制定出中山市的生態環境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輕微環境違法行為清單最終于免罰清單包含8類共17種情形的輕微環境違法行為。“我們明確當違法行為主體的行為屬于所列的17種情形,情節輕微且能及時改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免于行政處罰。對于惡意為之、屢教不改的違法行為將不能免予處罰,體現寬嚴相濟的原則。對于可免于行政處罰情形的企業,生態環境部門將發出整改通知,企業要按要求落實整改。”據法律專業人士介紹,上述案件是中山市局印發《中山市生態環境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輕微環境違法行為清單》后,實施的首宗不予行政處罰的案件。該案件的辦理過程為中山市生態環境執法提供了示范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依法不予行政處罰案件的辦理嚴格按照程序辦理。中山市生態環境局通過制定實施細則,規定預先通知、主動指導、及時復查、領導審批等流程,使該類案件的辦理流程規范化、合法化,防止案件辦理隨意化。二是依法不予行政處罰案件的辦理體現了生態環境部門推行柔性執法,避免“一刀切”的執法理念。執法人員通過采用行政指導等方式給予首次發生、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主體主動糾正的機會,通過有“溫度”的執法,給市場主體一定容錯糾錯的空間,指引其自我糾錯,較大限度減少對違法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三是依法不予行政處罰并不是免責,不等于對違法主體撒手不管。生態環境部門對違法主體免予行政處罰后,根據行政處罰辦法規定,要求違法主體在年度內接受環境法律法規再教育,引導違法主體自覺守法。

      (三)提供技術支持,加強紀律監督

      “長青環保(全稱為”長青環保能源(中山)有限公司“)是中山市的重點排污企業,他們的污染治理問題一向是行業難點,群眾關注度很高,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引發較為嚴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審慎對待。”作為技術人員出身,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鄧耀杰介紹說,因而他帶領7名執法“尖兵”組成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工作組,發揚“店小二”精神24小時駐廠幫扶,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技改實際困難。在幫扶期間,鄧耀杰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長處,親自過問,為本次技術改造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經過6個多月的努力,長青環保的各項排污因子均通過監測,達到排放標準及技術改造目標,技改工程順利通過行業專家認定。為此,長青環保專門給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發去一封感謝信——“工作組為項目提標改造的實施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意見和建議,本次技改只是一個起點,我們將再接再厲,不斷完善,加強管理,全力以赴做好環境保護各項工作。”

       為了進一步規范生態環境執法工作,避免出現因部分執法制度缺失、制度落實不到位,導致執法工作規范性不足的情況,2020年,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專門成立了環境執法制度匯編工作小組,下設五個專責小組和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中山生態環境執法制度匯編。工作小組全面清理了近年來制定的生態環境執法規章制度。按照“立改廢”的原則,結合執法工作實際,對所有環境執法工作制度進行了重新審查,廢止不適合當前工作的制度4項,修改完善8項,制定新制度9項,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工作指引23項,形成《中山市生態環境執法制度匯編》,進一步提升了環境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建立健全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制度,明確了執法人員違反相關制度的處理方式,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同時還加強紀律監督與紀律回訪,建立執法亮依據機制。2020年5月25日,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啟動了執法人員紀律評價工作機制與紀律回訪機制,也就是在移動執法系統中加上執法評價。執法人員執法時必須出示“執法評價二維碼”,收集企業對現場執法人員工作的客觀評價,并公開杜敏局長及執法監督科聯系方式,接受社會監督,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樹立起了執法人員的新形象。

       2020年6月1日,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又啟用了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行政執法法條查詢小程序,為實現精準執法提供準確的法律依據。執法人員可通過小程序對執法程序、違法行為、處罰條款等進行實時線上查詢,可向被檢查企業亮出執法依據,避免執法過程的歧義,減少行政執法違法風險,同時為執法人員提供學習平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县| 五指山市| 康乐县| 龙井市| 苗栗市| 阿尔山市| 平定县| 毕节市| 万年县| 抚远县| 博白县| 恭城| 梁河县| 哈尔滨市| 白河县| 治县。| 峨眉山市| 文成县| 临邑县| 随州市| 宜黄县| 大埔区| 阿拉善盟| 温州市| 手机| 察隅县| 古田县| 鹤庆县| 易门县| 文登市| 阳东县| 汾阳市| 章丘市| 雷波县| 景泰县| 竹溪县| 洪湖市| 穆棱市| 漳平市| 清徐县|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