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中共中山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粵港澳大灣區公共圖書館聯盟主辦,2022年“品讀灣區”9+2城市悅讀之旅——業態重塑·圖書館虛實融合高質量發展前沿對話,在中山紀念圖書館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行。來自上海、重慶、廣州、深圳、武漢、寧波、濟南、東莞、佛山、嘉興、滄州等多個城市圖書館和武漢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的圖書館專家學者,通過“在線+在場”相融合的方式,圍繞元宇宙如何賦能圖書館新發展、多元化的公共圖書館營銷渠道與模式構建、新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等內容展開探討。
在主旨報告環節,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長王惠君對廣東省在“非凡十年”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的跨越式發展與取得的成就進行了經驗性梳理,并就“十四五”期間公共文化建設目標和任務在內的各方面的文件和政策進行深入剖析,同時通過案例為我們深刻詮釋和解讀了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實現的路徑。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劉煒結合上海圖書館新館建設的具體實踐,從智慧圖書館建設的現狀、方案、實施與未來等方面來作主旨報告。他說,可通過內容獲取、資源整合、數據服務、閱讀推廣等四種類型的平臺建設來打造智慧圖書館,并提出智慧圖書館的愿景是“讓閱讀隨心所欲;讓學習成為享受;讓研究變得簡單;讓知識無所不在”。
在最后的新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再探討主題對話中,深圳圖書館館長張巖、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滄州市圖書館館長宋兆凱和中山紀念圖書館館長呂梅分別介紹了各自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就圖書館如何持續、高質量發展進行切磋交流。
中山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經驗也得到了專家和學者的高度認可。2018年,中山在國內率先創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共享型縱橫結構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在縱向行政架構的總分館制基礎上,橫向發展社會力量舉辦的文旅陣地成為共享閱讀空間、共享文化館及圖書館之友、文化館之友,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多元共治生態圈。中山紀念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實現了從政府到社會、從城中心到全覆蓋、從館借到網借、從被動式到主動式、從傳統服務到數字服務、從單一服務到多元服務、從固定服務到流動服務的七大轉變。
當天共有15.3萬人次通過直播平臺線上觀看本次活動。
2022年“品讀灣區”9+2城市悅讀之旅活動,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公共圖書館聯盟成員館的合作,開展“圖書館高質量發展前沿對話”“灣區城市閱讀馬拉松”“走讀大灣區 體驗新生活”等一系列高質量、創新性的閱讀推廣活動,進一步增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文化交流合作,促進全社會參與全民閱讀,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
11月5日,2022年“品讀灣區”9+2城市之旅云端閱讀馬拉松活動已啟動,目前已有52萬人次參與。大灣區城市線下閱讀馬拉松計劃11月20日啟動,屆時中山紀念圖書館和鎮(街)公共圖書館、若干家香山書房將同步開展活動,全市各鎮街的讀者將在圖書館沉浸式閱讀4小時,挑戰深度閱讀和閱讀持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