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2022年中山市中小學新教師三年規范化培訓在市教育體育局開班,全市1152名新教師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接受系統培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
據介紹,本次培訓由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中山市教師發展中心承辦,所有新任教師將進行為期三年的培訓,提高師德素養和業務水平,提升培訓質量,幫助新教師成長為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市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洪世林表示,新教師培訓制定了規范化培訓“新苗工程”,分三年三個階段實施,設置“一年適應,二年提高, 三年發展”的階段性目標,陪伴、服務、引導教師成長。
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王志紅介紹,中山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對教師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2022年中山市新入職教師中有博士4人、碩士399人、本科生735人,教師隊伍的學歷不斷提高。中山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中山將打造一體兩翼的教師培訓模式,為教師的成長賦能。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2022屆碩士研究生羅浚瑋在永安中學開啟了教師生涯。“培訓研修手冊里有非常豐富、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相信在三年時間的規范化培訓下,個人的素養和專業能力都會有很大提高,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羅浚瑋表示,通過培訓自己也能夠和更多優秀新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共同進步。
“中山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把隊伍建設作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來抓。全市普通高中教師具有研究生(碩士)以上學歷(學位)占35.62%,居全省最高;初中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占比95.68%,居全省第4;小學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占比78.6%,居全省第8。在人才培養方面,全市41個‘三名’工作室共培養學員近550人,2016年職稱制度改革以來獲評正高級教師58人,副高級教師2226人。”開班儀式上,市教育體育局局長彭曉新介紹了中山教師隊伍的發展現狀,并勉勵新教師要立德修身,做學生成長的“大先生”;要立足課堂,抓住成長進步的“牛鼻子”;要持續學習,不斷增強自身“軟實力”。全面實現從“站上講臺”真正到“站穩講臺”,早日成為各學校、各鎮街教學骨干,擔當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