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市委書記郭文海到三鄉鎮,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就實施“百千萬工程”、企業科技創新等工作開展調研。他充分肯定三鄉鎮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勉勵該鎮進一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力以赴抓好當前各項重點工作,以實際行動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近年來,三鄉鎮致力推進“書香三鄉”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拓展閱讀空間,營造全民閱讀環境氛圍。在三鄉鎮文化廣場,一座簡樸清新的自助式玻璃書房,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外來務工人員前來看書。“當你有時間不知道去哪里,就來香山書房。”郭文海即興擬了一句“廣告詞”。他指出,這樣的書房投入不大,美觀、實用、接地氣,給市民提供了很好的閱讀空間,值得各鎮村借鑒。要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香山書房進鄉村、進社區、進公園,帶動全民閱讀活動蓬勃開展,打造名副其實的“愛閱之城”。要秉承“中山鄉村振興看文化”理念,把香山書房作為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載體,與古建筑保護活化利用結合起來,與群眾議事、便民服務結合起來,打造多功能文化服務陣地,讓古祠堂成為傳播現代文明的禮堂。
鴉崗運河流經舊居民區,承接上游多條河涌,過去由于納污不徹底,導致河水發黑發臭。2021年10月以來,郭文海曾三度調研督導鴉崗運河治理,明確要立下“軍令狀”,集中力量攻堅重度污染河涌,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決按時高質完成治水任務。隨著治水攻堅戰強力推進,鴉崗運河從又黑又臭的“污水河”,到如今源頭治理成效顯現,雖是枯水期,仍可見河水清澈流淌,成群魚兒嬉戲。郭文海表示,鴉崗運河的治理,體現了河涌“從污到治”的變化,為全市治水工作提振了信心、積累了經驗。接下來,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在上游、中游水質總體改觀基礎上,繼續推進下游治理,打造全流域“從治到清”的典型。
中山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鼓勵引導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熱情迸發。中山辰元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針織鞋面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近年來不斷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原本需要3000人的生產車間,實際用工不到700人,運營成本下降23%,生產效率提升45%,產品整體通過率提升12%。沙伯特(中山)有限公司扎根中山三鄉發展近20年,通過自主技術研發,以紙漿、玉米淀粉等原材料替代塑料,生產可降解、可回收、可再生利用的綠色環保餐具。郭文海參觀企業產品展廳、生產車間,了解企業技術改造、安全生產等情況。他表示,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是傳統制造業強身健體、提高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拿出50億元支持本土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政策力度為全國最大之一。要用好用足扶持政策,讓企業充分了解技改、積極投身技改。郭文海強調,市鎮黨委、政府、干部隊伍一定會無私高效服務企業,希望企業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直面挑戰,安心扎根、放心發展。中山通過低效工業園改造已騰出超3萬畝產業空間,一定會第一時間滿足企業的增資擴產需求。歲末年初是安全生產的敏感期、關鍵期,企業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做到發展和安全兩手抓、兩不誤。
郭文海還來到箜篌匠資料館,與畢生致力于復原可演奏用古箜篌的黃祎琦、許碧蘭伉儷深入交流。“感謝你們讓箜篌文化復活,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了貢獻,這份執著的精神,了不起!”郭文海由衷為這對能工巧匠點贊。他表示,傳統民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中山民樂發展有很好的基礎,活躍著一大批有理想、有情懷、有才華的民間藝人。要深入挖掘好這些寶貴資源,推動民樂進校園、進村居,讓最古老的民樂、最質樸的吹拉彈唱走上金色大地音樂會舞臺,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讓人民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市委、市政府將大力支持箜篌博物館建設,讓箜篌這顆文化遺珠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為文化興城建設增光添彩。調研中,郭文海充分肯定今年以來,三鄉鎮黨政班子帶領全鎮干部、群眾、企業家日夜兼程奮斗,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有力支撐服務全市發展大局。他強調,面對當前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發展態勢,三鄉鎮要把開展主題教育同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結合起來,發揚自我加壓精神,集中精力抓好工業投資、項目落地、企業技改、促消費等工作,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多作貢獻。要大力實施強鎮興村“1388”行動,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高標準提升鎮容鎮貌,搶抓入選“百千萬工程”省級典型鎮機遇,乘勢而上做好“強、美、治”文章,推動經濟強、城鄉美、社會治。溫泉賓館是中山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要加強周邊環境整治和交通秩序管控,率先做好道路兩旁改造升級,在干凈整潔基礎上提升綠化美化水平,這也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要在鄉村文化振興上做出特色,將雍陌、古鶴、橋頭等美麗鄉村串珠成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吸引大灣區乃至全國全球游客。
市領導李長春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