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我市森林防滅火工作,總結森林防滅火經驗教訓,4月1日,市森防辦組織市應急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及重要有林鎮街的分管領導,召開我市森林火災應急處置研討會。
首先,市森防指副總指揮、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劉大明與火炬開發區、板芙鎮分管領導開展座談。
劉大明指出:我市近期發生多起森林火災,主要暴露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以下不足和漏洞。一是思想重視不到位,存在思想麻痹、松懈的現象;二是“五清”工作開展不徹底,連片墳地、公墓周邊隱患點仍有死角;三是宣傳教育不深入,未做到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四是應急指揮和處置不規范,沒有按要求成立森林火災處置現場指揮部,明確責任分工,各部門協同作戰意識不強。
劉大明強調: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壓實工作責任,傳導壓力、加強防范。二是要加強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嚴格落實“包山頭、守路口、盯重點、簽責任、打早小”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嚴防死守,確保清明期間防火形勢穩定。三是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建設一支“拉得出、打得響”,訓練有素的森林消防隊伍,確保能在第一時間,快速高效處置突發火情。四是加強宣傳教育,營造森林防火的深厚氛圍。
隨后,市森防辦常務副主任、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龔政輝組織有關單位復盤剖析了近期我市處置的幾起森林火災案例,以福蔭園森林火災為背景,就森林火災處置組織指揮、撲火力量構成及戰術戰法運用、協同配合訓練機制等展開了研究討論。
會議認為,現場指揮部要嚴格按照《廣東省處置森林火災現場指揮官工作規范(試行)》指定指揮官,實施統一指揮,現場布置要有明顯標識,要素齊全,分級建立通訊聯絡。初發火由鎮街護林員和消防隊伍等負責。后期處置力量要以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為主、城市消防隊伍為輔,公安、護林員、民兵等隊伍清理、看守火場并負責后勤等保障任務,嚴格按照“打、清、守”相結合的原則合理分配力量。
會議要求,各級森林消防隊伍要定期開展技能培訓和綜合演練,增強撲救隊伍之間配合的默契程度,提高協同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