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5日,省政協副主席鄧海光率省政協“港澳委員灣區行”考察團到中山開展考察交流。市委書記郭文海、市政協主席莊樹俊陪同有關考察交流活動。
期間,考察團一行先后到廣東長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力勁塑機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小欖鎮永寧社區華中路“工改”園區、翠亨新區規劃館、中山生命科學園、中山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專題展覽等地開展實地考察,并召開交流座談會,聽取中山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粵港澳協同融合發展相關工作匯報,圍繞助推中山經濟社會發展、粵港澳交流合作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鄧海光表示,本次港澳委員灣區行旨在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交流與合作,讓港澳委員深入了解內地城市的發展,讓中山傾聽港澳企業和港澳委員的實際需求和合作愿望。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色是“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法律制度,這種復雜性為區域合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他指出,改革開放是廣東最大的優勢,也是中山與生俱來的基因。希望中山走在改革的前列,進一步加強與港澳之間的深度合作,助力港澳政協委員更好履職,為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作為偉人故里,中山要充分發揮地理區位、人文底蘊、自然生態等優勢,將土地、產業等重要資源進行重新整合規劃,實現從“交通中心”到“經濟中心”的轉變。要堅持制造業當家,保持傳統產業發展優勢,謀劃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建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大企業宣傳和服務力度,用足用好上級政策資金,引導企業自主參與技術改造。要規劃好交通體系,整合陸路、水路和空港資源,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的有機結合,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格局,在區域經濟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加活動的省政協港澳委員表示,看到中山當前發展成效深受鼓舞,對中山未來發展潛力充滿信心,將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中通道機遇,引導更多港澳企業前來中山探討合作。
省政協常委、港澳臺委員會主任黃耿城,省政協副秘書長楊細平,省政協港澳臺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張澤旺,市領導陳暉東、林少棠、馮金怡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