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所在位置: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政府會議

中山如何走好走實新型工業化之路?全國人大代表、市長肖展欣表示——提升制造業“含智量”“含綠量”“含金量”

信息來源:中山日報 發布日期:2024年03月11日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焦點。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廣東實踐中,來自中山的制造企業,是不可忽視的一支生力軍。對于這座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前列的傳統制造城市來說,新型工業化之路要如何走好走實?

  “推進新型工業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市市長肖展欣表示,中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堅持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并舉,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傳統工業城市,中山工業門類齊全、配套完善,制造業基礎比較扎實,擁有3個千億級、7個百億級產業集群。肖展欣表示,近年來,中山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深入實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提高中山制造的“含智量”“含綠量”“含金量”。

  一方面,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深度改造升級,“以新提質”,用科技改造現有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我們深刻認識到,技術改造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必須以更大的力度引導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肖展欣透露,中山出臺了系列扶持政策,安排50億元財政資金,著力解決企業“不愿改、不敢改、不會改”的問題。2023年,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長53.2%,居全省第三。調查顯示,中山重點工業企業通過實施技術改造,生產效率和產品優良率明顯提升。接下來,中山將持續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扎實做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家電、家具、燈飾、服裝等重點產業集群數字化改造,建設一批行業數字化服務平臺,推動1000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超600家企業實施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另一方面,中山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推進產業科技互促雙強。“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今年農歷新春首個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奮力建設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的現代化新廣東’。”肖展欣表示,中山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把新質生產力作為驅動新型工業化向高端發展的關鍵,集中優勢資源扶持生物醫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推進創新平臺建設,搶占發展制高點、培育競爭新優勢、積蓄發展新動能。

  今年2月,中山市出臺科技創新強市十五條,圍繞企業創新主體、科技產業載體、科研機構、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及區域創新合作等七大方面,提出15項具體措施,促進企業更好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同時,中山正密切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相關領域顛覆性、前沿性技術,全力支持相關企業、項目及重點實驗室加快建設,力爭成為科技產業創新策源地。比如,在健康醫藥產業方面,中山在1994年就創建了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培育和引進了一大批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品牌產品和創新型企業,中山以此為基礎已培育形成產值超350億元的健康醫藥產業集群。

  肖展欣介紹,接下來,中山將進一步發揮產業優勢,通過推動國家健康基地擴區提質,加快中山生命科學園二期等項目建設,全力推進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以創新驅動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躍升。

  近年來,中山工業發展動能明顯增強。目前,中山已認定和培育20家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30個示范車間,20個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工業投資增長47.3%,增速均排名全省前列,為全市經濟穩中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静安区| 辉南县| 寻乌县| 略阳县| 林甸县| 沁阳市| 淮南市| 波密县| 招远市| 凌源市| 九寨沟县| 梅州市| 邓州市| 滨海县| 客服| 华容县| 济宁市| 涡阳县| 明光市| 塔河县| 三台县| 南雄市| 祁阳县| 禄丰县| 康平县| 宁南县| 云安县| 临泽县| 德令哈市| 通化县| 思南县| 临漳县| 察隅县| 广德县| 垦利县| 瑞丽市| 许昌市| 塔城市| 鄂州市|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