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徑,全面提升區域發展水平,4月17日,小欖鎮黨委書記趙錫雄、鎮黨委副書記李湘洲帶領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永寧、東區、高沙等村(社區)書記赴東莞市調研學習,為小欖省級高新區創建、傳統產業升級以及“百千萬工程”推進注入新動力。
“你們的國家模具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在招商引資方面如何賦能?”
“你們在引才留才方面有哪些激勵政策?”
每到一處,小欖調研團均認真聽取介紹,并積極提問,深入交流,學習東莞的先進經驗做法。
在東莞市濱海灣新區,小欖鎮調研組重點關注省級高新區規劃建設的設計思路和經驗做法。濱海灣新區作為省級高新區,在規劃設計上高瞻遠矚,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注重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融合。通過打造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以及富有吸引力的創新創業環境,吸引了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和高端人才的匯聚。小欖鎮調研組深入了解其在空間布局、產業定位、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經驗做法,為小欖省級高新區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設計思路,助力小欖在高新區建設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區域競爭力。
在長安鎮,小欖鎮調研組聚焦五金模具傳統產業的提質升級。長安鎮作為中國機械五金模具名鎮,從支持企業引進和培育、產品研發和創新、產業鏈發展、產業集聚生態和人才引進培養五大方面著手,加快推動五金模具產業向“智造”轉變,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小欖鎮與長安鎮在五金模具產業上有著相似的產業基礎,此次調研學習,為小欖鎮五金模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小欖鎮傳統產業擺脫發展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增強小欖經濟實力。
在厚街鎮,“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建設的先進經驗成為學習重點。漫步經過立面改造的鰲臺歷史文化老街,灰色調的外墻與屋檐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古樸典雅,透露出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以“信息化+網格化”為抓手,打造城市指揮中心及基層治理風險管理“一張圖”,確保城市運行管理“數據上得來”“指令下得去”“資源統得了”……這些都是厚街鎮打造“百千萬工程”典型鎮的縮影。自省“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厚街鎮將其作為鎮村活力再造的重要抓手,以“領跑者”的姿態高位推進,成功入選全省首批典型鎮和“按照小城市標準規劃建設的中心鎮試點名單”,打造了一批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典型鎮、村。其在“百千萬工程”推進中的組織領導、資金投入、政策落實等方面的經驗,對提升我鎮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奮力打造全市“百千萬工程”標桿,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具有很好的學習借鑒意義。
趙錫雄表示,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各部門、各村(社區)要把東莞的好經驗、好做法學到手、學到位,結合小欖實際,找準契合點,積極轉化應用,激發小欖發展新動能。
鎮黨委委員張澤武、副鎮長楊志凌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