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山市直機關工委印發《關于命名2023年中山市直機關“四強”黨支部的通報》,中共廣東省中山生態環境監測站支部委員會榮獲中山市直機關“四強”黨支部稱號。
廣東省中山生態環境監測站黨支部于2022年3月成立,黨員人數為38人,支部設7名支委。中山站黨支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著力建設“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的“四強”黨支部,堅持將黨建工作與生態環境監測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讓黨旗在環境監測工作中高高飄揚。
一、堅定踐行“兩個維護” 強化政治功能
中山站黨支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刻理解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專業技術工作,樹牢政治機關意識,旗幟鮮明講政治。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中山站黨支部利用“第一議題”、“廉政議題”、“五學聯動”、聯學共建、“周五監測講壇”等機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2023年共開展各類活動80余場,參與人數超2000人次,“第一議題”學習28場458人次,教育引導全體黨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狠抓黨風廉政建設。中山站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實施監測采樣廉政回訪和節前回避及報備制度,利用微信視頻隨機抽查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情況,多措并舉強化監督,引導黨員干部夯實拒腐防變防線。2023年,中山站“廉政回訪”制度在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推廣應用。2023年,中山站報送的多幅廉政作品榮獲省廳、省中心獎項,中山站也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
二、突出抓好“關鍵少數” 建強支部班子
從全站挑選黨建和業務工作能力突出的技術骨干擔任支委,支部書記落實黨建主體責任,支委分工明確。2023年,支部書記發揮“頭雁”作用,講黨課5次,帶頭下鎮區督導農村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整治等重點攻堅行動,黨支部書記在基層黨組織述職評議中連續兩年被評為“好”等次,書記被省生態環境廳評為“先進工作者”。支委在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帶領黨員干部苦干實干,爭先創優,積極作為,班子作用發揮明顯。
黨支部書記楊滿芽(左一)深入鎮區督導農村污水治理
三、夯實教育管理監督 建強黨員隊伍
從嚴發展黨員。支部按照黨員發展過硬、優中選優、從嚴把關的要求,抓好發展黨員工作,按程序對2名預備黨員進行轉正表決,進一步夯實我站黨員干部隊伍。以思想引領鑄魂固本,加強黨員教育。采取專題黨課、學習研討、讀書班、知識競賽、主題黨日、個人自學、參觀紅色基地等方式,加強黨員教育。精心策劃環保法治系列培訓,增強環境監測采信意識,一方面聯合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五庭精心組織策劃開展污染環境類違法案件庭審“零距離”旁聽、現場監測采樣觀摩“面對面”研學、環境污染案件證據采信“定制式”培訓等系列活動。另一方面組織技術骨干加強對市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白名單企業污染物分析方法的選用、監測采樣過程、采樣原始記錄表填寫等內容的培訓和檢查,增強中山市生態環境監測人員對環境污染行為的證據采信意識,通過“定制式”的培訓、“面對面”現場監測采樣研學活動、“零距離”庭審旁聽活動,增強了中山市生態環境監測人員對環境污染行為的證據采信意識。
過一次“政治生日”
廣東省中山生態環境監測站和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五庭(環境資源審判庭)開展現場采樣監測證據采信研學活動
四、始終堅持黨建引領 強化作用發揮
中山站堅持以黨建引領業務發展,助力生態環境監測高質量發展。中山站立足生態環境監測職能任務,聚焦主責主業,高效完成水、大氣、聲、土壤及生態環境等常規監測工作,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省環保督察和省市工作安排,完成黑臭水體監測、山東濟寧空氣質量改善幫扶、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海水監測、珠江流域部分市界、主要河流斷面通量監測等工作,2023年,中山站被省廳評為“先進集體”稱號。強化質量管理和監測數據分析評價應用,積極打造“質控一張圖”,加強質量控制圖應用工作,在全省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培訓班上,中山站作了質量控制圖實際應用的經驗分享,得到全省監測系統同行的高度肯定。2022年度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書成績取得了歷史性突破,質量居于全國前列,有效推動監測事業高質量發展,高效支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結對共建促鄉村振興,中山站黨支部對接中山市民眾街道錦標村村委,組織黨員干部入鎮下村,辦好一批民生實事、互上一堂黨課、認領一批微心愿等“十個一”“雙聯雙助”系列活動,不斷做實“聯”和“助”的內容,攜手高質量做好黨建工作,實現“1+1>2”的共建效果,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發揮監測專業優勢,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黨員圍繞“我為企業把好脈”、“我為群眾講監測”、“我與職工心連心”、“我是環保志愿者”4個品牌,堅定不移打贏打好轉作風攻堅戰,持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不斷加強與企業與群眾的聯系。2023年,中山站通過“六五環境日”、生態環境監測科普進校園、大學生實習基地等多種形式向公眾開放實驗室、博愛路路邊站等環境監測設施,開展“我為群眾講監測”活動十幾場,近500名公眾參與,讓市民群眾走進一線,“零距離”參與科普探秘之旅,實地了解環境監測設施的工作狀況,體驗環境監測工作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2023年在省生態環境廳、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省級以上媒體發表相關經驗做法7篇,在《環境》期刊發表黨建論文1篇。黨員在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023年共有62人次獲得各類表彰表揚。
珠中江西江流域聯合應急監測演練(無人機采樣)
2023年“六五環境日”監測科普活動
下一步,中山站黨支部將再接再厲,不斷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黨建促業務,努力推動支部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實現以高質量黨建合力推動生態環境監測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