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山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的通知
文號:中府辦函〔2022〕127號 信息來源: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日期:2022年07月11日
分享:

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翠亨新區管委會,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各有關單位:

  《中山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各部門、各鎮街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化政務公開,充分發揮以公開促落實、強監管功能,促進政府決策和管理服務更加透明規范,助推我市和諧穩定、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各部門、各鎮街要建立本單位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臺賬,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確保各項要點落實到位,并于8月11日前報送市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科備案,貫徹落實要點主要情況納入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予以公開。市政府辦公室將加強監督考核,11月30日開始對各鎮街、各部門要點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將落實情況作為重要內容納入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考評。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7月11日



中山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


工作要求

一級要點

二級要點

責任單位

一、優化政務公開工作基礎

(一)深化行政規章、規范性文件集中公開。

1.依托政府信息公開平臺進一步完善全市行政規章庫建設,高質量發布現行有效規章正式版本,鞏固規章集中公開工作成果,及時做好規章動態更新。

市司法局

2.規范行政法規使用,統一參考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行政法規庫,確保使用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最新版本。

市直各單位;各鎮街

3.優化市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庫。參照省級規范性文件庫模式,2022年底前在“中山行政立法和規范性文件查詢平臺”基礎上建成全市行政性文件數據庫和電子統一發布平臺——“中山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發布平臺”,集中公開市政府及其部門、鎮街現行有效行政規范性文件。各單位要摸清本單位規范性文件底數,健全動態更新工作機制;明確標注規范性文件的名稱、文號、發布機構、索引號、主題分類、成文及發布日期、有效性等要素,提高規范性文件公開質量和搜索功能準確性。市司法局要做好規范性文件“上新”的監督指導工作,并統籌做好全市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

市司法局牽頭,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配合,市直其他單位按職能分工落實;各鎮街

(二)持續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

4.各部門、各鎮街要結合權責清單以及實際承擔的工作職責,持續推動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的動態更新調整,切實將主動公開目錄列明的公開事項公開到位。

市直各單位;各鎮街

5.基層政府要繼續落實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要求,持續做好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的動態調整和落實,做好政府網站相關專欄的更新維護。將政務公開觸角延伸至基層農村末端,推動基層政務公開與村(居)務公開協同發展。結合基層政務服務大廳、便民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等服務事項集中窗口單位以及檔案館、圖書館等公共服務單位,務實推進基層政務公開專區建設,為群眾提供政府信息網上查詢、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接收、政策咨詢等服務。

各鎮街;市直有關單位按職能分工落實

6.要優化公開方式,綜合利用村(居)民微信群、益農信息社、農村(社區)公開欄以及廣播、電視、報紙等媒介,及時公開涉農補貼申報信息,同時匯總當年面向農村的各類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實際發放結果,年底前將發放結果以村為單位通過村務公開欄公開,公開期滿相關材料留存村委會供村民查詢。各級財政部門要做好業務指導。

各鎮街;市財政局

(三)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工作規范化程度。

7.規范使用全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系統,實現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全流程電子化管理,提升各單位依申請公開工作辦理實效。

8.各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用好平臺監督管理功能,督促本級和下級單位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并主動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疑難問題,及時予以指導解決。注意收集在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發現的群眾普遍關心的政府信息,以適當方式予以主動公開。

市直各單位;各鎮街

9.認真貫徹落實司法部《關于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全面規范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案件審理工作。

市司法局

(市行政復議辦公室)

(四)規范發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10.各級行政機關要提高認識,規范編制發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切實提高年報內容質量和數據準確性。

市直各單位;各鎮街

11.各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本地區年報編制發布工作的日常監督指導,切實掌握所轄區域行政機關年報編制發布情況。對基層單位年報編制和數據統計要提前介入指導,確保整體內容和數據準確性。對不按時發布、發布內容不準確不全面或發布內容雷同、敷衍塞責并造成不良影響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

市政府辦公室

二、圍繞服務中心工作、助力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一)持續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開。

12.嚴格執行疫情防控信息發布各項制度,統籌用好新聞發布會、政府網站疫情防控專欄、微信公眾號等各類信息發布平臺,持續發布疫情防控進展情況和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相關信息,及時充分回應社會關切,防止引發疑慮和不實炒作。

13.積極發揮廣東數字政府“粵系列”平臺優勢,提供防疫大數據支撐。

14.加強疫情防控信息發布工作協調,強化政府系統內部信息整合,形成多方協同的工作合力,統一步調對外發聲。行政機關向社會公開發布的信息,要與上級單位對下級單位下達的工作指令保持一致。

15.進一步規范流調信息發布和管理,保護個人隱私,避免對當事人正常生活產生不當影響。

市政府新聞辦、市衛生健康局、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及各鎮街疫情防控指揮部、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直其他單位按職能分工落實

(二)加強優化營商環境信息公開。

16.加強各級政府網站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集成內容保障,充分發揮“粵企政策通”“粵商通”等政策服務平臺作用,加大涉企政策的分類公開和精準推送力度。

17.全面推廣“中山市惠企政策平臺”,優化功能、提升體驗,強化惠企政策供給信息公開,保持惠企政策及解讀文件持續動態更新,政策咨詢“有求必應”。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市直其他單位按職責分工落實

18.加大受疫情影響重的餐飲、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運等行業紓困幫扶政策的公開力度,促進穩就業和消費恢復。

19.持續推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信息公開工作,為各類市場主體規范健康發展營造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市直有關單位按職能分工落實;各鎮街

20.加強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信息公開,幫助基層執行機關和納稅人繳費人及時全面準確了解政策,推動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宣傳到位、執行到位。開展稅費優惠政策咨詢和政策輔導,優化12366納稅服務平臺智能咨詢功能。依托稅務網站完善統一規范的稅費政策庫,動態更新并免費開放。加大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信息公開力度,形成有效震懾,引導市場主體規范健康發展。

市稅務局

(三)圍繞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落地落實加強信息公開。

21.持續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穩健起步等重大戰略實施發布解讀,依法依規做好相關規劃、政策文件及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積極引導市場預期。

22.聚焦中國共產黨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2022年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中心工作,加大對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研發創新、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數字經濟、貿易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成效的宣傳解讀力度,及時回應社會關注。

23.做好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相關服務業支持政策和促進消費政策措施的公開工作。在擴大假期旅游消費、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鼓勵家電消費、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和載體建設、培育新業態等方面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公開和政策解讀引導指引作用,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市直各單位;各鎮街

(四)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信息公開。

24.加強穩就業保就業信息公開。針對高校畢業生、異地務工人員、退役軍人、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政策宣講和推送,及時傳達“促進就業九條”、減負穩崗等就業支持政策,做好相關文件政策解讀。加強勞動者勞動保障信息公開,暢通維權和咨詢投訴渠道。加大面對基層執行機關的政策培訓工作力度,使各項政策能夠落得快、落得準、落得實。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及時發布職業技能培訓信息,動態公開政策規定及經辦流程,讓更多群眾能夠知悉,并獲得就業培訓機會。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市直其他單位按職能分工落實;各鎮街

25.加強信息公開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推動普惠性學前教育、公辦優質學位供給、“雙減”、課后托管服務、校外培訓機構監管、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等方面信息公開。

26.持續提升信息透明度,對醫療衛生、生態環境、食品藥品、社會保障、土地征收、房屋征收與補償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及時公開。對社會關注的典型問題要積極予以回應。

市教育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局等部門按職能分工落實;各鎮街

27.加強健康中山信息公開,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公開基本目錄》要求,提升衛生健康系統信息公開和信息服務水平。

市衛生健康局;各鎮街

(五)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

28.嚴格執行教育、衛生健康、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環境保護、公共交通等領域已出臺的《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公共交通企業信息公開規定》《供水、供氣、供熱等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實施辦法》《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等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制度,深入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市直有關單位要切實履行主管部門職責,加強對公共企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提升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水平能力。重點圍繞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公共屬性較強、直接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企事業單位,或者與服務對象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突出、需要重點加強監管的公共企事業單位,強化制度落實和社會監督,更好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29.市級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和市人民政府要在政府網站建立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專欄,明確并向社會公開本系統或本地區范圍內適用主體清單,歸集展示各領域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平臺。

市政府辦公室、市教育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局、市國資委、中山供電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等按職能分工落實;各鎮街

三、推動重大政策解讀提質增效,優化政策咨詢服務

(一)圍繞省委“1+1+9”工作部署加大重大政策解讀力度。

30.落實《廣東省政府系統政策解讀工作細則(試行)》“三同步”工作機制,做到應解讀盡解讀。進一步提升解讀材料質量,突出核心概念、新舊政策差異、影響范圍、執行標準、辦事指引及注意事項等,精準傳遞政策意圖。負責政策解讀的部門要針對社會公眾對政策可能存在的關注點、疑慮點,重點解讀文件中與群眾切實利益相關、與企業生產生活密切的內容,提高解讀針對性。

31.進一步改進政策解讀方式方法,探索創新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式解讀方式,加強政策線上線下傳播。市直各單位要結合每季度市政府新聞發布會計劃,綜合運用新聞發布會、在線訪談、圖文動畫、短視頻等形式對重大政策開展深度解讀,提高政策知曉度和到達率。

32.加大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公眾參與,決策事項可通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書面征求意見、聽證會、座談會、網絡平臺互動等方式面向企業群眾公開征求意見。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公開征求意見的,決策承辦單位應當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社會公眾知曉的途徑,公布決策草案及其說明材料,明確提出意見的方式和期限。對公眾提出的意見建議不予采納的,應當及時向社會公眾反饋。

33.落實《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1年重大政策全周期管理方案的通知》(中府辦函〔2020〕187號),積極開展政策實施后的跟蹤評估和解讀。政策文件公布后,文件起草單位要密切關注重要政策,特別是涉及企業發展和民生問題方面的重要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各方反映,跟蹤評估政策實施效果,及時對相關輿情和社會關注點、存在的誤解誤讀進行回應,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必要時分段、多次、持續開展解讀,增進社會共識。

市直各部門;各鎮街

(二)優化政策咨詢服務。

34.加快政策咨詢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充分整合政府網站政策文件庫、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粵系列”平臺、粵企政策通、各級實體服務大廳、基層政務公開專區等線上線下政策資源,圍繞各類高頻政策咨詢事項形成統一政策問答庫,建設集智能化政策問答、政策服務熱線咨詢答復、線下政策窗口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政策咨詢綜合服務平臺,提高政策公開實效。

35.提高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體服務大廳的政策咨詢服務水平,更好解答生育、上學、就業、創業、養老、醫療、納稅、疫情防控等方面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

36.依托政府網站加強人工智能技術運用,集成政策問答庫,完善智能化機器人政策問答功能。將人工咨詢與智能化咨詢結合起來,探索提供實時在線咨詢服務,推動簡易咨詢事項當天答復。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市直其他單位按職能分工落實;各鎮街

(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37.認真做好省長留言(包括集約化平臺轉辦的政務咨詢類留言)、人民網網民給市長留言辦理工作,按照規定時限做好留言答復。定期進行留言辦理梳理分析,對反映集中的問題可通過二次解讀等方式加強回應。

市直各單位;各鎮街

38.切實落實政務輿情回應主體責任,加強政務輿情監測和風險研判,前瞻性做好引導工作,更好回應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關切,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四、優化政務公開平臺建設

(一)提升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運維管理水平。

39.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確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安全平穩運行。

40.持續加強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安全防護工作,做好日常巡檢和監測。

41.2022年底前,市級政府部門網站全面支持互聯網協議第6版,推進市級政務類移動客戶端支持互聯網協議第6版。

42.強化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堅持全市一盤棋,加強部門和鎮街協同,及時準確傳遞黨和政府的權威聲音。需要全市范圍內統一推廣的與企業、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措施,由市政府辦公室協調在全市政府網站及政務新媒體平臺推送。

各鎮街;市直各單位

(二)加強政府網站重點領域欄目建設。

43.修訂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建設規范,結合近年工作重點修改調整重點領域相關欄目名稱表述、子欄目設置、內容展示等,進一步規范各級政府網站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欄目建設。

市直各單位

44.各級政府網站要做好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欄目內容日常維護,強化信息梳理分類,加強與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的內容對接。政務服務、行政審批類信息公開要實現與政務服務網的無縫對接,及時公開事項進駐、增加、調整和變更情況。

45.市直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要在做好本部門網站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建設的同時,加強對本系統市、鎮兩級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建設工作的監督指導。

市直各單位;各鎮街

(三)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要求。

46.在公開工作中要落實信息發布主體責任,進一步增強規范意識,完善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規嚴格做好保密審查,防止泄露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防范數據匯聚引發泄密風險。

47.各級政府網站及政務新媒體要嚴格執行日常發布內容“三審三校”“先審后發”機制,嚴把政治關、法律關、政策關、保密關、文字關。

48.公開內容涉及社會公共利益調整、需要廣泛知曉的,可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公開。公開內容僅涉及部分特定對象,或者相關規定明確要求在特定范圍內公示的,要選擇適當的公開方式,防止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社會穩定或者泄露個人隱私、商業秘密。

市直各單位;各鎮街

(四)持續做好政府公報工作。

49.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完善地圖使用管理長效機制,切實保障我國地理信息安全。

市自然資源局;各鎮街

50.進一步提高政府公報質量。一絲不茍做好規范性文件及政策解讀審核把關,避免出現政治性表述錯誤、法律法規依據或版本錯誤、錯別字等問題,確保在《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報》上刊登的規范性文件及解讀的規范性和高質量。規范性文件印發后及時申請在政府公報刊登,保證公報刊登內容的時效性。

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直其他單位配合

51.繼續推進市政府公報電子化工作,進一步完善政府公報數據庫,推進數字化利用,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渠道加強政府公報內容傳播。2022年底前完成我市歷史公報數字化工作。

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檔案館等市直其他單位配合

五、堅持全市一盤棋,強化工作指導監督


52.適時調整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名單,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監督調度作用,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及時研究解決政務公開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強工作指導,積極主動幫助下級單位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疑難問題,確保各項工作平穩有序。

市政府辦公室

53.各鎮街、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每年至少聽取1次政務公開工作匯報,專題研究部署政務公開工作。

54.配齊配強政務公開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經費,確保政策解讀、平臺建設、常態化監測等工作順利開展。加強政務公開工作人員培訓力度,探索各部門、鎮街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經辦人員來市政府辦公室跟班交流學習培訓機制。

55.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嚴格落實政務公開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且分值權重不低于4%的要求。

56.優化政務公開考核方式,各級要采取符合本級特點的考核辦法,規范有序開展考核工作。行政機關向社會公開發布排名結果或問題通報的,要按程序報本行政機關主要負責同志批準。

57.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工作,各鎮街、部門不再開展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

58.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經驗總結,各單位有關政務公開工作的獨特創新性做法和好的經驗可積極向市政府辦公室報送,由市政府辦公室整理后向《政務公開工作交流》刊物投稿。

59.創新探索開展基層政務公開工作,視情況選取試點部門/鎮街開展政策咨詢服務、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等方面工作探索,爭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60.建立政務公開典型經驗做法及問題不足通報機制,對創新性開展工作的鎮街和部門進行通報表揚,對未落實國家、省、市政務公開工作要求,或落實不力的鎮街和部門進行通報批評。

61.建立本部門、本鎮街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重點任務臺賬,明確責任主體和時限要求,逐項推動落實,并于本文印發30日內反饋市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科)。對上一年度工作要點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未完成的要督促整改。

62.工作要點落實情況納入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予以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市直各單位;各鎮街


新媒體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維碼
手機版 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龙海市| 陵川县| 德保县| 徐闻县| 苏尼特右旗| 新绛县| 临清市| 乐陵市| 五大连池市| 十堰市| 玉环县| 县级市| 漳浦县| 庆阳市| 石城县| 汾阳市| 仁化县| 新闻| 宁波市| 虹口区| 礼泉县| 山丹县| 陈巴尔虎旗| 十堰市| 东源县| 平果县| 荆门市| 安泽县| 绥化市| 白玉县| 云浮市| 宽甸| 贞丰县| 商城县| 义马市| 鲜城| 蒲城县| 广平县| 安义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