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中山市法制局2012年工作總結
信息來源:中山市法制局 發布日期:2013年03月14日
分享:

       2012年,中山市法制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法制辦的指導下,切實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政府法制工作全局,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以促進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和美中山為核心,扎實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推進依法治市工作成效顯著,先后榮獲中山市先進集體、2011年度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創新工作獎、2010-2012年創先爭優先進黨支部和創先爭優宣傳工作先進集體、2011-2012年度依法治市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一、堅持科學發展先行先試,加快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一)率先探索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標準化電子管理系統。繼在全省率先開展規范自由裁量權以后,市法制局著手開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化管理系統可行性研究工作,確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目錄編碼標準化、網上實施流程標準化管理的設計模式,以期實現行政處罰網上運行目的。
(二)率先成立法制事務議決委員會。為推進政府法制工作科學發展,切實發揮政府參謀助手作用,在全國率先成立法制事務議決委員會,制定《中山市法制局法制事務議決委員會工作規則》。通過集體議決集思廣益科學民主決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決定議決事項,進一步提高法制部門的法律服務水平,深入推動政府法制建設。
(三)率先推行簡政強鎮事權下放后的法律問題研討制度。為及時解決簡政強鎮事權下放后遇到的新問題,市法制局牽頭建立了簡政強鎮事權調整后鎮區行政執法疑難問題協調處理長效指導機制,制定《中山市簡政強鎮事權調整后鎮區行政執法疑難問題協調處理工作制度》,明確鎮區行政執法疑難問題的范圍、協調處理機構、處理程序和方式、行政執法業務專用章使用和行政訴訟案件應訴的司法銜接等問題。該研討機制的有效運作推進了事權下放改革的深入開展。
(四)率先推進行政復議基層受理點工作。為方便群眾申請行政復議,市法制局根據中山實際情況,在全國率先推行行政復議基層受理點工作,在全市城區以外的20個鎮區設立了案件受理點,力圖把基層受理點打造成化解基層矛盾的先鋒隊。
       二、圍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強化政府相關規制建設
(一)圍繞中心工作審核規范性文件。積極配合市政府扶持產業發展策略、經濟調控、社會管理、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審核了一批涉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戶籍登記、積分制管理、保障房準入等領域的重要規范性文件;配合部門審查涉及公租房、建設工程誠信管理、司法鑒定援助等重要規范性文件。
(二)加強部門和鎮區規范性文件監督和管理。組織各部門報送年度規范性文件制定修改計劃,并擬定《2012年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修改計劃》,規劃年度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開展涉企、招投標、民營企業重組和妨礙公平競爭及一批不適用的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三)圓滿完成全省試點的規范性文件后評估工作。通過多種方式全面評估《中山市房屋安全管理辦法》實施效果。后評估工作為修改完善有關房屋安全管理的措施提供有效的參考和依據,將對開展規范性文件評估工作和評估制度的修改提供經驗,開辟規范性文件管理的有效渠道。
       三、著眼建設法治政府目標,加大依法行政監督力度
(一)加強依法行政規制建設。制定《中山市2012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明確各部門、各鎮區2012的依法行政工作任務;修改完善《中山市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規則》,推進行政應訴的規范化和民主決策科學化;擬定《中山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草案),推進重大行政舉措科學化民主化;總結2011年依法行政工作情況,撰寫公布《中山市2011年依法行政工作報告》;研究《中山市政府績效管理依法行政考核指標體系》,將依法行政制度建設、行政執法情況、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納入各部門績效管理范圍;制定《中山市2012常務會議學法工作方案》,協助圓滿舉辦兩期政府常務會議學法活動。 
(二)配合簡政強鎮事權改革中心工作。指導各部門、各鎮區開展簡政強鎮事權下放委托執法協議的簽訂工作,審查備案各部門事權下放協議和具體操作方案;為適應簡政強鎮事權改革的需要,連續舉辦3期鎮區執法人員法律知識綜合培訓班,共1200多名執法人員接受了法律知識培訓;協調解決簡政強鎮事權改革中火炬開發區、區辦事處管理權限問題和鎮區執法人員行政執法證辦理問題;圍繞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對鎮區法制干部實行業務培訓;開通鎮區黨政辦(法制辦)辦理行政執法證管理系統;強化事權改革工作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復雜問題的指導和協調,理順簡政強鎮事權改革中的工作銜接問題;全面梳理全市各部門行政強制措施210項,制定《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進一步規范行政強制措施執法工作的指導意見》;健全實施調整下放事權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加強鎮區實施調整下放事權的調研指導和監督檢查。
(三)開展鎮區實施調整下放行政執法事權調研指導工作。市法制局會同市編委辦、市城管執法局等有關部門于11月19日至23日對24個鎮區就依法行政工作開展情況及實施調整下放行政執法事權情況開展調研指導工作,本次調研活動有效全面掌握鎮區實施市屬部門調整下放行政執法事權情況,及時指導鎮區解決實施調整下放行政執法事權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我市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四、提升用法律手段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的能力,履行政府法律顧問職責
(一)在強化政府規章建設中擔當法律顧問。一是為全市重大決策提供全面參考。就推進綜治工作和平安中山建設、加強計生工作、醫療糾紛綜合處置、基層(社區)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集中采購、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城市綜合管理格局等重大決策提出建設性建議,有力增強社會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二是為政府內部管理制度提供參考意見。就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基層(社區)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集中采購、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信訪工作責任考核等提出可行性和合法性建議;三是為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提供法律服務。對涉及房地產經紀行業管理、城鄉生活垃圾處理、電動自行車管理、市屬國有企業試行企業年金制度、產權交易和住房公積金管理等提出合法性審查意見和適用性建議。
(二)在社會管理中發揮法律顧問職能。為公共利益、社會民生、公共政策調整等領域提供法律意見達99件;為解決重大疑難問題提供法律支持。
(三)增聘法律顧問提升法律服務水平。2012年增聘6位資深法學家和法律工作者為市政府法律顧問,至此,我市政府法律顧問已增至13人。這是我市首次聘請省外專家參加政府法律工作,有效提高我市法制工作影響力,提升我市法治政府的良好形象。法律顧問積極為我市依法行政提出意見和建議,針對疑難法律問題提供專家意見,切實履行了職責。
      五、完善行政復議機制,增強解決群眾糾紛功能
(一)完善行政復議委員會機制。著手修改《中山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案件審查會議議事規則》等5項行政復議委員會工作制度,以適應我市行政復議的形勢發展需要;針對現有行政復議委員會中非常任委員總數少、部分委員因故經常無法參與案件審查的現象,提請調整行政復議委員會的人員組成架構;完善案件審理的相關操作程序,采用行政復議建議書的形式反饋相關執法問題,強化行政復議監督職能;積極采取調解和解、聽證方式解決行政爭議,促進社會和諧。
(二)加強復議案件鎮區受理點的管理。擬定《中山市鎮區行政復議受理點管理辦法》,細化鎮區受理點設置、人員招聘、檔案管理等規定;強化鎮區受理點工作人員培訓力度,實行持證上崗制度;探索建立鎮區受理點工作人員協助調查案件機制;創建鎮區行政復議與信訪案件銜接工作機制。
(三)引導群眾通過行政復議解決行政爭議。通過電視臺、電臺、公共汽車公司等媒體加強復議工作宣傳,引導群眾首選復議解決“官民”矛盾,行政復議案件數量大幅提高,初步形成“大復議、中訴訟、小信訪”的行政爭議處理格局。
       六、夯實法制服務發展的基礎,不斷優化內部管理機制
(一)著力建設提升效率的制度體系。逐步確立以制度求規范、以規范求效率的總體工作思路,建立業務工作月報制、業務工作檔案制及重點事件一事一報制等,使各項法制業務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日益增多的法制業務循著規范、協調、高效的路徑運轉。
(二)積極開展各項主題活動。發動黨員干部積極參加全民修身、創先爭優、廉政教育月、讀書月、法制干部能力提升培訓等活動;繼續積極實施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以及“千個支部幫扶千個困難家庭活動”;派出干部作為聯系人到板芙鎮湖州村做好基層黨建鞏固提高工作。
(三)加大法制宣傳工作力度。通過《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畫刊》以及電臺和電視臺等新聞媒體,以專版、專訪、專題、專欄等形式,宣傳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制度、簡政強鎮下放事權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及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推動群眾了解政府法制工作,促進社會對政府法制工作的認同和參與,取得預期效果。

新媒體
微信 微信 微信二維碼
手機版 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中山市 中山市 中山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磐安县| 泰兴市| 得荣县| 称多县| 城口县| 韶山市| 樟树市| 民勤县| 蒙山县| 平利县| 阳信县| 大关县| 太湖县| 连江县| 泌阳县| 乐亭县| 宜黄县| 运城市| 和顺县| 红河县| 乡城县| 忻城县| 梁山县| 巢湖市| 陇川县| 海阳市| 镇远县| 怀柔区| 景泰县| 卢氏县| 桐柏县| 资溪县| 聊城市| 锡林浩特市| 彝良县| 普宁市| 莱阳市| 隆化县| 威远县|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