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真抓實干,開拓進取,全力抓好交通各項工作的落實。現將上半年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交通規劃工作得到強化。我局堅持規劃龍頭引領,高標準、嚴要求編制各項交通規劃,不斷提升交通發展水平。啟動了22個交通規劃項目,中山交通的頂層設計逐步成形。《中山市公共交通發展戰略》批準實施,《中心城區公交站點近期建設規劃》等完成評審工作,《中山市干線公路網規劃修編》和《中山市圍內航道規劃修編》完成了初稿,《中山市農村公路網規劃》等完成前期調研,《中山市綜合交通規劃》完成了交通調查,《中山市公路客運站場規劃(修編)》等完成了立項,《中山市交通信息化規劃》落實了編制經費,《中山港總體規劃》根據交通運輸部意見已完成修編,即將報省交通運輸廳復審。
(二)項目前期工作穩步推進。我局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盡量縮短項目審批時間,簡化審批程序,努力協調解決建設項目配套資金、用地、線桿拆遷等瓶頸問題,爭取項目順利推進。全力開展加密四線等10個項目的前期工作,其中縱一線橫一線高速公路、中順快線高速公路計劃年內完成工可報告,其他項目爭取完成立項。配合開展深中通道、中開高速、江番及江珠北延線高速、深茂鐵路等4個省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深中通道目前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及防洪、通航、航空等專題研究工作,已完成項目總體方案及技術標準研究及專家評審、隧道通風技術標準及隧道專題平行研究及專家評審。由于前期工作扎實,廣東省第二批擴大內需項目之一的中山港黃圃港區多用途碼頭已于6月中旬順利開工建設。配合翠亨新區規劃建設,向省政府及相關部門申請將東部外環高速(即原橫一、縱一線高速)、中順快線高速公路項目作為收費高速公路立項,爭取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建設。配合開展《珠海市、中山市跨界道路建設項目合作協議》相關工作,確定香海高速公路等5個重點建設的公路項目、寶翠橋等8個重點建設的市政道路項目,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
(三)干線公路建設逆勢推進。我市干線公路今年計劃完成24.33億元。受國家宏觀調控清理地方融資平臺的影響,交通集團的銀行貸款受阻出現建設資金短缺問題,建設進度明顯滯后,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存在非常大的困難。我局多方克服困難,繼續按照“3、6、9、12”的時間節點要求推進項目建設,要求責任科室圍繞年初提出的目標,按照“一包四定”原則(即包項目、定人員、定任務、定時間、定責任)抓項目建設。加強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加強技術指導和現場監管,規范交通項目建設市場。1-5月計劃完成投資8.17億元,實際完成4.4098萬元,完成率為54%,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為18.3%。年內計劃通車項目福源路Ⅱ標, 2012年計劃完成總投資3309.1萬元,1-5月計劃完成2048.78萬元,實際完成3442.08萬元,完成率近168%。另外,廣珠西線高速三期2012年1至5月實際完成投資6.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1.5%,本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2.87億元,占項目總投資的72.8%。
(四)危橋(涵)改造工作提速。今年市政府下達的危橋(涵)改造任務為40座。我局及時將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相關鎮區,充分調動鎮區積極性。目前已收到民眾鎮等14個鎮區上報的2012年危橋涵改造實施計劃項目共129座。上半年,全市已啟動71座危橋改造項目,其中6座已完成改造、7座正在施工。22個沉底項目也有6座正在施工、3座準備施工、13座正在積極推動中。
(五)公交優先力度加大。十四屆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實施《中山市公共交通發展戰略》,并納入到《中山城市總體規劃》。爭取中央財政油價補貼1.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及時撥付2011年12月份及2012年第一季度公交優惠補貼共3500多萬元,確保了公交行業的穩定發展。從2011年開始啟動在中心城區新建公交候車亭202個,至今已建成187個。全市新增公交線路5條,優化調整線路7條。完成100輛CNG出租車運力投放。采用鎮區購買公交服務的嘗試取得突破。“五一”前實現中山通IC卡乘車全市全覆蓋,“全省一卡通”也完成部分設備兼容改造工作,計劃近期內在2條公交線路試運行。截至6月底,全市累計有效IC卡突破110萬張,日均客流量達到70萬人次,是2009年的兩倍,持IC卡乘車人次已達總客流量的50%。節日期間日均客流量在100萬人次以上,今年“五一”當天達到136.6萬人次,比2010年國慶節當天客流量突破90萬人次增長了51.7%,公交惠民成效顯著。
(六)運輸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春運、“五一”、端午等節日運輸實現安全、平穩、有序。完成了營運車輛審驗、牌證證件管理和發放、危險化學品庫區摸排等工作。首次開展出租車駕駛員質量信譽考核并取得良好成效。我市首批進行聯網售票運行的5個車站,已全部完成聯網售票工作。水泥船退市拆解工作進展順利,上半年共受理退市水泥船和木質船拆解申請68宗,占退市船舶總數的49.63%,已拆解退市水泥船46艘。針對我市駕校學員考試積壓情況日趨嚴重,行業違規行為增多,學員投訴量暴發式增長等情況,我局加強與交警考試部門聯系溝通,完善相關規定,加快推進培訓學時計算機管理系統建設,促進駕培行業健康發展。
截止6月底,全市公路客運量完成13386萬人,旅客周轉量1027846萬人公里,同比分別增長44.28%和48.03%;完成公路貨運量5637萬噸,貨運周轉量433810萬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33.70%和33.36%;完成水路客運量81.17萬人,旅客周轉量7270萬人公里,同比分別增長22.09%和23.61%;完成水路貨運量1183萬噸,貨物周轉量133983萬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26.04%和37.40%。受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我市港口生產有所放緩,全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進出口吞吐量同比有所下降,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434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57.15萬TEU,同比分別減少 11%和5.46%。
(七)以打擊非法營運為重點加強運輸市場整治。繼續落實《中山市城區非法營運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開展城區交通運輸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組織開展包車市場的專項整治工作,對全市各旅游點、客運站等重點區域進重點稽查,重點打擊包車異地營運和使用退出營運市場的“黑車”非法營運行為。加強與市公路局等部門的聯動協作,積極做好省公路養護迎檢工作。依法治超,創新由交警攔車、交通處罰、公路追賠的治超方式。
上半年,全市查處道路運輸違法違章案件2460宗,其中非法營運案件1635宗。實施路政巡查106天,查處路政違法案件250宗,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197份,強制告誡書53份;清拆違章廣告247個,合計1138平方米。出動水路執法人員440人次,檢查船舶90艘,檢查渡口、碼頭47個,檢查航道事項10宗,發出宣傳單73張,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10份,發出《營運船舶超越經營范圍告知書》2份,處理港航違章事項報告9宗,責令拆除違章簡易碼頭1座,港口行政立案3宗,結案3宗,共處罰金額3萬元。開展治超74天,出動治超人員1316人次,檢查車輛1482輛次,查處超限車輛34臺,卸載1009.99噸。
(八)行業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有序開展。道路運輸行業發生統計口徑內事故5宗,死亡6人,同比分別減少8宗、12人,下降61.5%、66.7%。水路運輸行業和交通建設領域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我局高度重視行業穩定工作,積極配合政府和有關部門處理好
(九)“三打兩建”工作聲勢浩大。根據“三打兩建”工作部署,我局早部署、廣宣傳、深摸排、狠打擊、嚴整治,在我市交通運輸行業掀起了“三打”行動熱潮,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共計走訪座談300多次,派發宣傳單張14000多張、張貼大宣傳海報200余份,懸掛宣傳橫幅60多條,派發物流行業誠信經營優質服務的宣傳倡議書200多份,在出租汽車LED廣告屏滾動播放“三打”標語,摸排出交通運輸行業欺行霸市線索3條,承辦完結其他部門核查線索7條。重點整治古鎮物流行業、出租車行業、娛樂場所保安收取出租車司機買位費等欺行霸市行為。
二、下階段工作思路
(一)加快前期工作,為項目及時開工創造條件。繼續推進《中山市干線公路網規劃修編》、《中山市圍內航道規劃修編》、《中山市農村公路網規劃》、《中山市綜合交通規劃》的編制工作,爭取年內完成規劃的編制及報批工作。著手開展中山市干線公路設計標準研究、中山市縣鄉村道總體布局規劃等空間規劃設計及調研課題的相關工作。繼續推進我市重點公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爭取今年底前完成項目前期工可、專項報告的編制及報批工作。配合市政府建立跨界交通建設長效工作機制,加快推進跨界道路項目建設,盡快打通群眾反映強烈的“斷頭路”。
(二)克服困難,推進干線公路建設。對于征地拆遷困難,要加大相關工作的協調配合,促進各個部門加強配合,為項目順利建設創造條件。對于建設資金緊缺的問題,要積極嘗試BT融資、發行債券、干線公路改成高速公路建設等多種新型融資建設模式,尋求解決項目建設資金的辦法。在建設資金緊缺尚未得到有效緩解的情況下,要科學合理地統籌安排各項目建設計劃,做到突出重點、有保有壓,最大限度地減小資金短缺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對于迫切要求通車或者是對廣大群眾影響大的建設項目,如福源路二標和G105國道細滘至沙朗段改建工程,千方百計保障建設資金。對于征地拆遷等制約后期建設的關鍵工作環節,要作為重點工作盡量予以保障。
(三)堅持“公交優先再優先”,提升公交發展水平。加快推進實施《中山市公共交通發展戰略》,啟動公交專用道建設、大容量公交車投放等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實施《北部組團常規公共交通近期改善規劃》、《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規劃研究》和《中心城區公交站點近期建設規劃》。繼續推進“公交一盤棋”,協調相關部門在9月底前完成三鄉公共汽車公司資產重組,著手沙溪隆都公司的收購準備工作,正式成立南部公交組團。繼續跟蹤“全省一卡通”工作,協調中山通公司批量對設備進行兼容改造,逐步推廣實施“全省一卡通”。進一步提高公交線網密度及完善小區公交配套服務,計劃再新開通公交線路3條,優化調整8條,加密公交線路3條,增開夜班車4條。計劃9月底前再投入100輛LNG公交車。
(四)以調整運輸結構為主線,促進運輸行業健康發展。扎實推進“聯網售票”工作,實現我市三級站以上客運站場聯網售票目標。轉變“重客輕貨”思想,完成貨運站場專項調研,鼓勵道路貨運企業發展廂式運輸和甩掛運輸。完成道路運輸企業、汽車客運站、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推進水泥船退市拆解工作。推進駕駛員培訓學時IC卡管理系統建設。做好交通信息化總體規劃調研和編制工作,爭取下半年通過視頻系統方案評審和啟動建設工作,把駕培質量監督系統等納入“北斗中山”的“智能交通”項目,努力完成重點車輛衛星定位監管系統和公交行業管理系統的開發和運行,以交通信息化推動交通現代化。
(五)全力以卦,抓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迎測評工作。我市將于七八月份迎來全國文明城市測評工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到了百米沖刺的關鍵時候。我局將嚴陣以待,對照測評表,認真梳理各個薄弱環節,全面加強整改,確保高分通過測評。7月中旬,我局將成立三個督查小組,分別由局領導帶隊,采取明查暗訪的形式,深入到一線查漏實缺。查找出來的問題要予以通報,并限定時間整改。
(六)抓好安全工作,確保交通運輸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抓好源頭管理,公路方面要加快危橋、危險路段的整治,推進平安工地建設工作,港口方面要做好危險化學品庫區的摸排和老舊碼頭質量核驗工作。道路運輸行業要把好企業準入、車輛準入和車站準入“三關”,建立客運站進出站信息化監管系統建設,抓好安全監管。抓好從業人員管理,建立健全各類“黑名單”和考核制度,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抓好動態監管,堅持日常巡查制度,建立巡查記錄,抓好隱患整改。特別是當前汛期已經來臨,要早作準備,早作打算,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各類交通設施安全度汛。抓好行業穩定工作,認真應對、妥善處理來信來訪、勞資糾紛等及時化解矛盾,促進行業穩定。
三、相關建議
(一)盡快啟動“大交通”管理體制改革。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交通方式越來越多元化,管理與統籌的難度也就越大。當前我市交通管理體制存在管理部門眾多、職能分散、政出多門、協調難度大等弊端,制約了中山交通的健康發展。根據我市建立珠三角三大經濟圈重要交通樞紐的戰略定位和立體交通的發展形勢,建立大交通管理體制不僅勢在必行,而且條件基本成熟。建議按照“統一管理、兩個層面(決策層、執行層)、三大職能(管理、建設、執法)的大交通管理模式,整合行政資源,優化交通布局,發揮立體交通整體優勢和組合效率,加快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系。
(二)切實解決公路建設資金短缺問題。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形勢下,我市干線公路建設任務繁重同龐大的資金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建設資金短缺問題成為制約干線公路快速推進的主要因素。為此,我局建議:一是繼續保障交通建設專項資金歸集渠道暢通;二是市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支持市交通集團擺脫“政府融資平臺”定性問題;三是在市交通集團融資困難過渡期,積極采用發債、BT、信托等多種社會融資模式;四是適時推出更多優質公路建設運營項目,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公路建設投資。
(三)加快實施《中山市公共交通發展戰略》。實施《戰略》,需要配套建立快速公交骨干網絡、完善快速公交接駁體系、建設公交綜合樞紐站場、投放大容量公交車等措施。但是目前配套建設資金仍未落實到位,具體建設項目難以推進。建議市委、市政府研究以市財政投入的方式,優先安排項目啟動資金。我局根據市政府要求,將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制定近期實施方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全力推動《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