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所在位置: 政務公開 > 政策法規 > 市府辦文件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

信息來源: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日期:2015年03月18日

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翠亨新區管委會,各鎮政府、區辦事處,市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23號)、《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2013〕36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意見》(粵府辦〔2014〕15號)要求,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提高我市城市防災減災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經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2015年上半年,各鎮區完成轄區排水防澇設施普查工作,采取應急措施有效解決易澇點的隱患問題,在全面普查、摸清現狀基礎上,2015年底前編制或修編完成鎮區排水防澇專項規劃。新建區域排水管網全面實施雨污分流,對于現狀雨污合流區域,應加快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快雨污分流管網改造與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解決城市積水內澇和水浸黑點問題。2017年底前,各鎮區力爭完成易澇區域的排水系統和雨污分流改造,城市內澇有明顯改善,基本建成排水防澇信息化管控平臺。到2020年,建立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和管理體系,我市中心城區能有效應對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各鎮區中心區能有效應對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
二、主要任務和要求
(一)開展現狀普查。各鎮區根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制訂的城市排水防澇普查的數據標準要求,2015年上半年對轄區排水防澇基礎設施、受納水體、泄洪河道、嚴重積水與內澇易發地點等情況進行全面普查,對排水和防澇能力進行科學評估,對內澇風險等級進行劃分,編制完成普查報告。
(二)編制專項規劃。各鎮區在普查的基礎上,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編制大綱》的要求,在2015年底前編制或修編完成鎮區排水防澇專項規劃,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涉及的新增建設用地應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完善用地手續。專項規劃須明確雨水徑流控制、內澇防治等相關標準,提出蓄、滯、滲、凈、用、排等多種措施組合的排水防澇系統方案,對雨水徑流控制與資源化利用、排水管網系統和防澇系統等做出統籌安排(中心城區、火炬開發區的排水防澇專項規劃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統籌)。
(三)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各鎮區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控制開發強度,合理安排布局,有效控制地表徑流,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城市開發、道路建設、園林綠化統籌協調,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雨水滯滲、收集利用等削峰調蓄設施,增加下凹式綠地、植草溝、人工湖泊、人工濕地、可滲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車場和廣場。新建城區綜合徑流系數的確定以最大限度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為原則,一般控制不超過0.5;硬化地面中,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不宜低于40%;有條件的地區應對現有硬化路面進行透水性改造,提高對雨水的吸納能力和蓄滯能力。到2020年,全市水域面積不低于10%。
(四)建設信息化管控平臺。加強城市降雨規律、排水影響評價、暴雨內澇風險等方面的研究,構建城市排水管網水力模型,逐步建立完善覆蓋整個城市排水防澇體系的信息化管控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形成從政府到社區的多層級聯動模式。發揮數字信息技術對排水防澇工作的支撐作用,實現雨情分析、水文分析、遠程監控、風險評估、災情預警、指揮調度等綜合管理功能,提高城市排水防澇設施管理和應急水平。
(五)加強排水管理。全面實施排水許可制度,加強排水管理,避免雨水、污水管道混接。加大雨污合流區域分流改造力度,暫時不具備改造條件的,盡快建設截流干管,加大截流倍數,提高雨水排放能力;新建區域排水管網全面實施雨污分流。加強初期雨水的污染防治,對截流的初期雨水進行達標處理。建立城鎮排澇風險評估制度和災害后評估制度,加大對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和運行狀況的監管力度,加強河湖水系的疏浚和管理,汛前嚴格按照防汛要求對城市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維護和清疏。
(六)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各鎮區要按照城市排水防澇專項規劃,確定近遠期工作目標和任務,細化分解年度任務,2015年底前完成建立排水防澇建設項目庫工作,明確項目建設任務、規模、投入估算、進度安排和責任單位等,落實國土、規劃、環評、立項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度安排。近期重點整治易澇片區和易澇點,加快排水管網、泵站、水閘、排澇站、調蓄設施、河道、內河涌等建設。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應與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統一規劃,同步建設,與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地下管網、園林綠化、道路橋梁等統籌實施。各鎮區排水防澇建設項目庫和排水防澇工作實施情況分別于每年1月底前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備案,作為檢查驗收的依據。2015年底前,我市要建成1個以上低影響開發建設綜合示范項目和2個以上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改造示范項目(中心城區暫按現行體制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統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鎮區是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的責任主體,負責統籌做好屬地城市排水防澇工作,要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完善管理體制。市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要求,制訂具體工作措施,指導推動各鎮區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要加強統籌協調,牽頭建立與市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指導監督城市排水防澇規劃、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并做好年度檢查驗收工作;市發展改革局要督促各鎮區做好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市水務局要加強對城市防洪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指導和監督,保障防洪設施正常運行;市城鄉規劃局要加強對各鎮區規劃編制的指導,組織專項規劃評審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加強配合,共同做好城市排水防澇工作。
(二)加大資金投入。各鎮區要多渠道籌集資金,提高城市建設維護資金、土地出讓收益、城市防洪經費等用于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改造、建設和維護資金的比例。城市防澇設施建設和改造經費要列入政府年度財政預算。市發展改革、財政、水務、住房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部門要統籌運用相關資金,研究出臺相關財政補助政策,支持各地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要創新投入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和改造,健全基層排水管理和服務體系,落實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資金投入。
(三)完善應急機制。各鎮區要盡快建立暴雨內澇監測預警體系,制定完善城市排水與暴雨內澇防范應急預案,明確預警等級及相應的處置程序和措施,健全應急處置的技防、物防、人防措施,加強應急能力培訓和預警信息宣傳,經常性地開展應急演練。
(四)強化監督考核。各鎮區要把城市排水防澇工作作為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的緊迫任務,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排水防澇工作行政負責制,將其納入鎮區實績考核體系。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明確指標評分辦法或等次評價標準,對各鎮區排水防澇工作開展年度檢查、驗收,各鎮區排水防澇建設項目庫和年度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年度檢查驗收的重要內容。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3月1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涟水县| 建始县| 刚察县| 西吉县| 甘肃省| 东宁县| 连云港市| 宾阳县| 宜都市| 郸城县| 汶川县| 邵东县| 蓬溪县| 武汉市| 安阳市| 加查县| 和平县| 乌恰县| 颍上县| 安吉县| 弥勒县| 屏东县| 南京市| 绥棱县| 泸水县| 安阳市| 扬州市| 肃南| 慈利县| 浪卡子县| 高安市| 吴桥县| 江安县| 阿拉善盟| 大邑县| 依兰县| 盈江县| 郧西县| 红河县|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