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資源局舉辦2024年歷史文化進校園進社區第三期活動
2024年8月18日下午,中山市自然資源局“歷史文化進校園進社區”2024年度第三期活動在小欖鎮門前創意園的青欖空間順利舉行。來自中山及周邊城市的5位青年以“身邊的歷史”為主題做分享,分別從陶塑瓦脊制作及傳承、老建筑活化保育、舊村拍照記錄分析和口述歷史實踐等4個角度講述他們的成長心路和收獲。本次活動吸引了近90名中山、順德、深圳等地熱愛歷史文化的青年積極參與,反響熱烈。
活動合照
活動現場觀眾
這期活動第一位分享者以菊城陶屋的陶塑瓦脊作品制作歷程回顧的“入古”,再就陶塑與現代建筑、現代生活的“出新”作分享,和現場觀眾一起探索傳統技藝守正創新的更多可能。
活動現場照片
第二組分享者以自己的項目實踐經歷,分享如何分析身邊老建筑的歷史脈絡,運用建筑的知識來進行建筑的結構調整,通過關注使用者本身,賦予老建筑新的功能和生命,對舊城活化利用中的建筑盤活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活動現場照片
第三位分享者多年來利用業余時間拍攝了大量中山村落的老建筑照片,除卻照片本身的美學和文化宣傳意義,結合老舊地圖分析老建筑類別、形制、特色等方面背后的原因,并帶領觀眾關注與思考中山村落的特質,以及城市未來的可能。
活動現場照片
第四位分享者分享了其近年口述歷史實踐的經歷,口述歷史不僅是設計的工具,也是村落文化挖掘的前端和重要的一手資料,保存了許多小尺度的城市記憶、風俗文化乃至人的生命經歷。引導青年從觸手可得的資源出發,用更多的角度去了解歷史和觀察世界,更多關注身邊的人和事,讓微小的話語得以發聲和保存。
活動現場照片
分享活動結束后,不少觀眾意猶未盡,留下來與分享嘉賓交流討論。他們紛紛表示,原來歷史就在身邊,有不少青年朋友也正在不同的領域、用不同的方式行動著,并做著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觸動了他們一起了解、認識和參與創造歷史。朋輩分享更親切且觸動心靈,停下來、慢下來可以發現很多容易忽略的人和物。
市自然資源局的“歷史文化進校園進社區”系列,旨在精心鉆研新的一批課程內容,走進不同的鎮街,聯合學校和社區,更廣泛地邀請各職能部門以及本土專業研究者與工匠參與,繼續傳承與保護城市發展的文脈根基。該系列本年度已開展3期活動,第四季度還有1期活動,敬請期待。
往期【歷史文化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