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政委張戈武,指揮中心主任戴宇文以及交警支隊城區大隊副大隊長楊軍等做客由市直屬機關工委,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節目《周五民聲直播室》,就“疏堵保暢”與市民互動交流。
嘉賓分析認為,造成主城區早晚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個方面,交警部門在前期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礎上,新增十項措施,竭盡全力緩解交通擁堵。
本報記者 盧興江
原因
四大原因致主城區擁堵
互動交流時,市民楊先生認為,主城區擁堵時段僅限于早晚交通高峰,其他時段并不嚴重。交警部門是否分析過造成主城區早晚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
對此,戴宇文予以解答。他說,根據相關大數據分析,導致主城區早晚交通高峰下出現擁堵的原因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是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大,增長迅猛,供需矛盾突出,大部分主干道處于超負荷運行,路少車多、道路承載不足:二是占道施工影響交通通行顯現突出。截至12月9日,主城區在建占道施工項目54個,導致南外環等主干道路中斷、長江路、博愛路通行能力下降;三是坦洲快線車流對主城區交通沖擊較大,大量車流從坦洲快線快速涌入主城區,引發城桂路、起灣道等局部路段和金字山隧道附近片區擁堵;四是節假日各學校、大型活動等重點場所周邊路段交通壓力增大。特別是寄宿制學校學生一般為周六早上放學回家,周日下午返校,大量接送學生的車輛聚集在市一中、華僑中學、實驗中學等學校周邊道路,加重了周邊路段的交通擁堵。
措施
再出十項新措應對擁堵
“作為一個普通的交通參與者,我留意到交警部門近期在主城區疏堵保暢方面確實做了不少的工作,有一定成效,但還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交通管理。”談到治堵問題時,市民周先生說。
楊軍就此問題回應說,按照計劃,交警部門已經完成了105國道沙朗立交段、北環路-三角快線節點、中山四路-起灣道交叉口、湖濱路片區共4個擁堵節點治理任務,交通秩序得到有效規范,通行效率均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年初研究排查的52個節點,已完成整改47個,涉及多個部門和相關鎮街,還在協調推進;完成了悅來中路、蓮興路、南安路、安山大街等20條道路共705個停車位清除工作,釋放了部分通行能力;緊盯住重大施工項目交通疏導問題,組織審核坦洲快線等17處重大工程施工配套交通方案,評估安全隱患,對10個施工點位進行現場督查。
楊軍說,在此基礎上,交警支隊再出“十大新舉措”,包括,市交警支隊組織專家團隊全面加強博愛路、興中道等重點部位交通組織對策研究,在105國道北外環翠景道路段試行管道通行,在博愛二路南下新碼頭路段試行“拉鏈式”交替通行新型交通管理模式等。
駕駛員朋友 請注意兩點
提醒
交警支隊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以來,全市公安交警部門共出動警力49863人次,每天主城區疏堵保暢警力保持在800人左右,與8月份相比,每天增加警力近100人次。目的正是緩解交通擁堵,確保正常通行。
交警部門希望通過《中山日報》等新聞媒體,提醒駕駛員朋友出行前可以通過高德、百度、騰訊等手機APP提前了解沿途道路路況,選擇最優路線,盡可能避開車流較大的道路;不慎發生刮擦、追尾等沒有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后,盡量快處快賠或通過“廣東110”互聯網平臺處置,及時撤離現場,以免造成人為交通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