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2024年,市市場監管局針對部分重點行業領域特種設備使用隱蔽性問題,積極部署開展特種設備使用登記排查整治,切實保障我市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專項整治分兩個階段開展。第一階段重點對洗滌、漂染、造紙、制衣、紡織等行業的特種設備(尤其是烘筒等壓力容器)開展地毯式排查;第二階段為節后全面深化排查,進一步擴大排查范圍,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場所、重點問題,對可能使用八大類特種設備的場所開展排查,推動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和管理。整治以來,全系統共出動檢查人員7480人次,排查企業3924家次(其中重點行業企業778家次),排查特種設備11528臺(其中重點行業烘筒等壓力容器2438臺)。排查發現未辦理使用登記設備478臺(其中烘筒295臺);排查發現并消除一般隱患497個、嚴重隱患118個,下達指令書437份,查處未辦理使用登記案件121宗。
專項整治中,市市場監管局著力強化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加大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力度。一是推動“兩個責任規定”落實。持續推廣全省特種設備企業自主管理平臺,指導督促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配齊質量安全總監、質量安全員,優化完善并督促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二是嚴把作業人員考核關。嚴格落實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提升作業人員安全操作特種設備的能力,2024年我市新通過考核取證作業人員2965人次,復審7543人次,為全市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提供堅實保障。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培訓。積極開展“新春走基層 博士送安全”“黨員做先鋒 安全進萬企”“特安寧”“安全生產月”“質量月”等安全生產主題宣傳培訓活動,組織重點行業企業召開學習宣貫會議,采取知識問答互動、事故案例警示、專家授課等方式,宣傳講解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和特種設備安全知識。2024年,共開展宣講培訓7場,2000多家特種設備單位參加培訓;依托“中山市場監管”公眾號、視頻號等發布特種設備安全科普信息110多則,寄發工作提醒函、派發宣傳海報4萬多份。四是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圍繞高風險特種設備,指導企業積極開展事故應急救援演練,2024年共開展救援演練59場,不斷提高特種設備從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救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