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山市第七屆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會暨2024年落實普法責任制局際聯席會議在市司法局召開。通過實地考察、社會評議、評議團評議以及現場投票等方式,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綜合評分第一名的成績獲“優秀”等次。
評議會上,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培鵬圍繞普法機制建設、系統內普法與社會普法情況、特色普法項目三大方面,向與會人員充分展示市市場監管局近年來的普法工作成效。
市市場監管局自“八五”普法以來,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切實履行市場監管職責,全力推進市場監管法治化進程。
一是建立健全普法責任機制。充分發揮黨組對法治宣傳教育的領導作用,成立普法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普法責任分工,制定《普法責任制工作制度》,印發年度《普法責任清單》,有序推進市場監管普法工作。
二是堅持系統內普法與社會普法協同發力。依托市場監管學堂、“實戰型”傳幫帶等多種形式,面向市鎮兩級行政執法人員開展市場監管法規與實務工作培訓,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基礎法”和“專業法”學習。同時,面向社會推行“點餐式”普法,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強企培基雙百課堂”活動,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解難題、謀發展”,充分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20世界計量日”“12·4國家憲法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主題普法宣傳活動,提高社會群眾對市場監管法律法規的認知度。
三是創新打造特色普法項目。在全省首創“1+1+N”知識產權保護服務體系,開拓知識產權保護和綜合服務“中山模式”,獲評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推出“民天衛士”陪餐普法行動,被評為2020年-2021年全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優秀普法項目;組建“食安益”食品安全科普志愿服務隊、“特安寧”特種設備科普志愿服務隊、計量服務小分隊,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計量管理秩序的良好氛圍;創新產品質量監管模式,全面推進“產品醫院”質量服務體系建設、“質量特派員”上門幫扶企業項目以及首席質量官制度,強化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意識、改善產品質量管控流程;在全省率先出臺醫療器械領域行業監管清單,印發全省首個《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合規經營指引》,為市場主體提供合規經營指引,提前化解合規風險。
下一步,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不斷創新普法宣傳形式,努力營造法治宣傳“接地氣”、法治教育“入人心”的氛圍,以法治化市場監管守各方平安、護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