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指出,后續幾年,超期服役的老舊電梯數量持續攀升,人民群眾對于老舊電梯故障率高、運行可靠性差等問題的反映也越來越多。中山特檢院響應政策,積極探索,總結經驗,通過“安全評估+信息賦能”,著力推動加快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提升設備安全可靠水平,切實辦好關系群眾利益的民心工程。
一是數據賦能推動更新改造。中山特檢院參與編制《中山市大規模老舊電梯更新調研報告》和《中山市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實施方案》,屆時可通過運用中山市老舊電梯安全評估歸集的數據庫信息,采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對使用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逐臺開展“預診篩查”并出具風險提示報告。連續多年開展中山市在用電梯監督抽查和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同步建立完善信息數據庫,結合MIS數據庫為中山市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提供更新改造清單,就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和輕重緩急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是綠色通道助力設備投用。中山特檢院開通“加裝電梯綠色通道”,將申報檢驗到領取報告的流程壓減了15天以上,至今已成功為全市682臺加裝電梯實現過程提速,并為相關使用單位提供政策指導和技術保障。
三是技術支持助力規模檢查。落實《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老舊電梯大規模檢查 推動安全隱患治理與本質安全提升行動的通知》要求,中山特檢院協助省市場監管局開發完善廣東省老舊電梯隱患排查小程序“粵安梯”功能,為維保單位開展隱患排查、監察機構開展風險評價提供信息化技術支持,提高檢查效率。
四是專項宣傳消除安全疑慮。針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多、安全管理責任難落實問題,中山特檢院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在老舊小區較多的鎮區開展電梯安全使用管理基礎知識講座,講授法律法規體系、電梯使用管理、案例分析等內容,并耐心解答居民關于電梯日常使用的疑問,重點講解居民比較關注的電梯加裝事宜。